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如需删文请后台留言

一、公司介绍和最新情况

云从是 A 股上市的平台型 AI 企业,特点是以软件为主,有两个核心产品,一是人机协同的操作系统,二是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核心是以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为主,搭配 AIo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nternet of Things,人工智能物联网)设备。

云从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与其他 AI 企业的本质不同是,认为 AI 具备人机协同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人沟通和合作。我们致力于摆脱 AI 黑盒子的问题,从产品的打造,商业化落地,到规模化生产,都注重人机协同。最大的特色是 KAAS(knowledge as a service,知识即服务)架构,能把 AI 算法、专家知识、行业经验、相关规则,通过计算机代码、神经网络、实时图谱等等技术整合到人机操作系统中,最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的产品交付具备弹性业务流的设置。

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以事件驱动,同时有决策和辅助决策能力,和传统的业务软件或者操作系统最大的不同是,以事件而不是流程驱动。CRM 或者传统的业务流程软件,流程是既定的,如果想再去改,需要很复杂的配置。人工智能是灵活的,出现了什么事件,系统会给你相应的指引。指引一方面来自行业监管的要求,比如防疫、金融的各项监管,另一方面也会来自行业头部企业积累的经验,比如大的银行的案例,同时也会来自企业内部的制约。交互之后 AI 的能力能更好落地。云从基于此推出了二浪方案,云从始终强调,人工智能不应该仅限于人脸识别或者计算机视觉,想要技术更好向客户落地,把解决方案和实际业务绑定,应该有全面的感知认知和决策的方案模型。

过去几年云从的收入、毛利、自主产品比例都提升较多,未来我们会更加深耕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交通及智慧商业这四大行业,还会通过打磨标准化的产品,交付合作伙伴,覆盖更多的长尾客户,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二、Q&A

Q1:相比于其他 AI 公司,我们更强调人机协同的能力,这块能力依赖于数据的大规模训练,得出解决方案,但人结合计算机的过程中难免会带来效率的下降,公司怎么去平衡?是不是某些场景更适合于人机协同,某些场景纯计算机解决的方案更好?

由计算机帮助大家做决策,可以做到低时延、低情感。的确是这样,但是出于发展技术的初衷,以及对 AI 底层的理解,云从认为 AI 应该和人发展协作,赋能于人,而不应该直接取代人类。有些行业是可以由计算机完全做决策的,比如最近发展非常快的自动驾驶,也有很多行业计算机是没有办法完全取代人的。

比如金融行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都在管理从业人员的行为,很多风险是人没有依照现有的规则引发的,而不是因为市场决策。比如券商的金手指,交易员的金手指,或者次贷危机,都不是因为决策时效性,而是因为在既有规则框架下,有的人没有很好地执行。在这种情况下, CWOS(Cloudwalk Operating System)能够帮助提升监管层的能力。

传统的业务流程软件或者操作系统,能够告诉你按照流程下一步做什么,但很大的问题是不知道是否做了,做的是否合理合规。举个例子,银行存款纠纷,明明存了或者他认为存了,存款没有了,或是买理财,可能柜员没有做好风险披露,用户买了不应买的理财产品,回头来找柜员,大家各执一词。单纯的录音录像没有办法事后弥补,因为损失已经造成了。AI 技术通过感知算法,能知道是否做了风险披露,没有做就不应该引导客户签单。感知的范围大到风险管理,小到举手投足,是否在客户进来时抬手示意,是否在客户落座之后再落座等等。防疫领域能感知有没有戴口罩,戴了口罩或者没戴口罩以后做了什么。有感知能力才能制定详细的规则,帮助提升管理效率。

某些行业有机器完全取代人的情况,但大量的行业是人和算法共存的。我们选择这四大行业是依据内在的标准以及头部示范效应,外加有足够的市场空间。

Q2:公司深耕垂直的细分行业,和头部的一些玩家绑定,涉及后续的规模化效应,模型的复用性以及拓展性怎么平衡?

公司把内部的发展的方向大概分成几块,第一是技术能力,第二是商业落地能力,第三是规模生产能力。技术能力是指公司要发展立足,技术是生存之本。我们强调全面的技术能力,经过 7 年多的发展,现在 AI 的算法模型大概有 1 万多个,基本上覆盖客户日常的场景。第二是持续深耕商业落地能力。第三是规模生产能力,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已经有相对完善的,从研发到市场再到销售的一整套管理体系,称为 AI 的流水化生产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之前的大量案例浓缩到通用版的 CWOS 上,在通用版基础上,有行业版 CWOS,四大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 CWOS,例如银行版、商业版、智慧治理版。通用版和行业版 CWOS 已经能解决大概百分之六七十客户的需求。再往前我们会根据客户对系统的要求,功能的要求做对应的解决方案组合。这个组合不是定向开发、定制化的,而是基于 1 万多种算法模型,做大积木式的挑选,产品的排列组合。未来希望把定制化的比例压缩到 20%左右。现在因为公司产品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定制化的比例较高。在特殊的行业和项目上,定制化比例在 50%左右,预计 2025 年定制化比例会在 20%的水平。

Q3:针对定制化,我们怎么理解不同行业的 know-how?

首先,云从始终深耕四大行业,不去拓展太多的行业,原因是做新的行业,比如汽车,需要花很多时间了解,真正做好一个行业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首先,内部要有足够多的算法架构师,要重新搭建技术团队。第二,要找到行业专家指导,比如说想做汽车行业生产线,就要了解汽车行业生产线管理,要素是什么,光线怎么打,机器人怎么协作,误差怎样,需要跟汽车行业的人做深层次的沟通、打磨、调试,满足他们的生产规则。

第二,四大行业有共性,除了常规的市场规模、头部效应以外,有很强的规则因素,抽象出来,无非几种逻辑,管人的,管事的,管流程的,什么时间出现什么事,到了某一个阈值做相关动作,跟代码 if-then 一样。抽取共性的规则是非常重要的,抽象得好不好,是否简化,在于怎么深层次了解逻辑。银行基本是存贷汇三个业务,存款细分为公司的存款和个人存款,贷款细分为个人贷款和公司贷款,汇是资金的往来和流动,内部都有对应的服务标准和管理流程,抽象出来就是通用的。因为存贷汇不是只有工商银行有,农业银行,渤海银行,辽沈银行,吉林银行或者是山东银行都是这样的业务流程,区别仅仅在于标准不同,比如说工商银行贷款达到了某一资质就放款,辽沈银行可能是另外一个标准。

Q4:公司 2021 年的单人效大概接近百万,对比其他家非常高,背后主要的驱动力是什么?

人效是我们考核的重点指标,公司的管理不单单考核收入,还要考核毛利、回款、人效,这四个是对前台的考核。有考核的目标,就能知道怎样管理资源。前面的人在做商业拓展的时候,就会明白什么项目不去做,一个几十万的项目,人效不过关,就立不了项。2020、2021 年收入增幅有所放缓,主要原因在于主动放弃了一些低人效的项目。

第二,云从提供的方案越完善,跟业务流程绑定越深,销售卖单自然越来越大,单人效会越来越高。2019 年之前,云从提供的是单点技术,比如人脸识别、人证比对、测温、物体识别、文字识别。那时算法和技术很稀缺,是 AI 行业的一浪时期,单点技术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做单点技术的厂商能利用技术红利夺得一些市场。带来的问题就是人效比较低,因为都是项目制的,今天做门禁闸机,明天做刷脸闸机,后天做手持的。2019 年之后我们发现客户有很多业务流程上的需求,比如云从最开始做机场的安检、人脸比对、闸机,后来做机场楼的人流管控。再后来做流程管理,国内机场大部分机位利用率、起降时间都不是很好,平均的飞机起降时间比香港或者纽约长,但中国跑道数、候机楼登记口的位置甚至比国外多,原因是什么?机场的人也很困惑,所以把这个问题给了云从,云从就进入机场进行管理,现在正在探索中。整个服务流程的管理,包括飞机选择近机位还是远机位,以前都是靠人的经验指挥,现在有信息化智能化的支持。类似工作能提高业务复杂程度和单合同收入,也带来人效的提升。

Q5:人工智能场景的渗透率在提升,场景在扩张,对于人员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我们怎么样保证人员的稳定性,怎么做人员的激励?

人才的管理首先是梯度性管理,把小部分核心的人才放在上海、北京或者广州,给出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方案,做数据、代码、产品开发、产品运行的人会在重庆或者其他二三线城市。搭配产生人员的梯度,既能保证给高层次的人提供优秀的薪酬待遇,又不至于给公司的费用管控造成太大压力。同时公司因为上市,有员工激励平台、定期受益计划,内部各种分享等等。

Q6:最近大半年很多龙头公司往海外走,咱们出海这块情况和想法如何?

因为国内的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大家比较关注出海,尤其是互联网、消费电子行业。对于我们来说,国内 AI 的渗透率还有很高的提升空间,友商和客户还有特别多的事情可以做,还有很多市场空间和机会,所以短期公司没有把出海考虑的特别重。

第二,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在美国的实体清单里,出海短期之内难以直接去发达国家,往往优先考虑东南亚或者非洲国家。但是 AI 公司会考虑前提条件,信息化、数字化要足够完善才能做智能化,因为数据需要基础的信息化系统和硬件支持。如果没有数据,AI 没有办法训练和使用。印度、非洲大部分公司的信息数字化程度较低,甚至要考虑合规问题,因此想要打开海外市场要花比较长的时间,三五年只够做前期的积累。未来公司会考虑把算法市场拓展到海外,但短期对出海比较谨慎。

早年各种各样的行业,交通商业甚至农业,比如矿山、港口、码头,都来找云从,需求很旺盛,老板不清醒的时候就会招人,结果发现财务数字和产品积累没有特别大的改善,之后引入华为的管理经验,完善配套管理,产品卖得更快更好。第一,公司 2019 年开始引入华为的管理经验,请华为的团队做全方位的流程搭建,即 IPD(产品集成开发)。公司大概花了两年时间做完 IPD,打通后面的产品开发和前面的销售,摆脱研发和销售不通的项目制问题。IPD 管理流程让前端知道什么样的商机是好的,研发知道盲目开发要负责任。

第二,完善配套管理,包括项目管理、CRM 商机管理、预算管理、资源倾斜、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等。今时今日云从再去拓展项目,销售侧知道应该找哪些客户,公司能提供什么产品。找到客户以后,销售要立项,立项过程中大家会对商机的优先级,企业靠谱程度,人效,毛利等等进行考核,没有达到不予立项,如果立项就不断倾斜资源完成项目,并进行追踪。这样整个公司的项目资源管理会上一个台阶。作为商业化运营的公司,技术只能够解决生产,不能解决销售,过去几年我们让产品卖得出去,现在借助上市,我们会把产品卖得更快更好。

Q11:高科技或人才密集型的公司内部的管理跟互联网不一样,跟一般计算机公司也不太一样。公司内部的核心管理层上市后的分工或者管理是怎么样的,和可比公司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作为人工智能的独角兽,我们管理这块应该比较松散、自由一点,还是怎么样?

我们公司的风格跟互联网公司不大一样。互联网大厂有能力去创新风格,是因为他有能力养闲人,允许一定程度上管理的松散和浪费,采取赛马的机制,最优秀的可以脱颖而出,飞速成长,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做到。

团队的构成主要来自中科院或是国内,所以比较务实。和一些友商从海外回来,管理相对比较松散不同,我们更多强调目的性。但管理不像传统的企业那么严,对技术的人才很爱惜。

未来团队、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始终秉承这样一个观点,更多了解或者探讨微软、IBM 怎么做。微软只有 10%的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剩下的人都要去做工程师,开发商业化的产品,谷歌、亚马逊其实都是这样。人工智能企业不是每一个人都做前沿分析,有人做研究院的工作,有人要做商业化的拓展,达到管理上的平衡。微软比例是 10%,我们作为新兴的行业,比例会稍微高一点,但是、不会盲目地拓展。这个比例需要长期的打磨,现在云从不能说完全正确,实际上还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间,这恰恰也是公司长期发展能够带来的提升。云从有试错的勇气,愿意根据市场的反馈,不断迭代成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