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9日在白宫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然而谁能想到,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冷淡,这一看似利好的政策并没有成为美股芯片股的“救命稻草”。

周二,费城半导体指数最高曾下探超170点或5.7%,接连跌破3000和2900点两道整数位,最终收跌4.6%,为一个月最大跌幅。成分股无一幸免,其中拉姆研究、迈威尔科技、应用材料、科天半导体等跌超7%,WOLFSPEED、泰瑞达、英特格等跌超6%,至于英特尔跌2.43%,AMD跌4.53%,英伟达跌3.97%,美光科技跌3.74%。

图片

也正因芯片股的大幅走低,拖累了当日纳指表现,纳指最终收跌超150点,跌幅1.19%,报12493.93点。

美芯片巨头下调业绩指引 半导体行业剧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股芯片巨头也用惨淡的业绩数据述说了行业今年以来的疲软。

此前英伟达(NVDA)公布了其第二季度的初步业绩数据。根据其公告,预期收入约为67亿美元,环比下降19%,同比增长3%,主要反映出游戏收入弱于预期。

图片

英伟达表示,营收低于预期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不利因素导致渠道合作伙伴销售减少,进而使其产品销售下降。除了减少销售之外,该公司还与渠道合作伙伴实施了定价计划,以应对预计将持续到第三季度的市场挑战。

详细来看,游戏收入为20.4亿美元,环比下降44%,同比下降33%。数据中心收入为38.1亿美元,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61%,虽然该项收入创下了纪录,但由于受到供应链中断的影响,该项仍略低于公司的预期。

图片

英伟达CEO表示,业绩显著低于预期仅是因为游戏业务放缓,他强调,英伟达的基本面依然强劲,需求仍然旺盛。

无独有偶,美光科技(MU)更新业绩指引,预期第四财季经调整营收介于68-76亿美元,而市场预估为72.6亿美元。此外,美光科技还预计,2023财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将环比下降,而营收和利润率显著环比下降;自由现金流为负。

图片

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Edward Moya表示,在英伟达和美光科技双双下调指引之后,这似乎是一个对所有人都具有挑战性的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多方均认为半导体行业的增速已经放缓。据Gartner最新预测显示,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预计将增长7.4%,低于2021年的26.3%,低于上一季度预测的2022年增长13.6%。由于全年经济状况继续恶化,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已从上一季度的预测减少367亿美元至6392亿美元。

半导体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表示,根据 WEMA、SIA和WSTS可追溯至1976年的数据,今年6月芯片市场的销售额首次出现连续下滑。通常6月是芯片销售在年内最为强劲的月份之一,即便是在之前最疲软的1985年,芯片销售额也增长了1%。

第二季度芯片市场市场增长持平,低于长期平均水平。根据IC Insights对今年剩余时间公司销售前景的评估,似乎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IC销售额也很有可能低于其长期平均增长率。

“芯片法”长久仍有望缩减美国芯片设计与制造占比

2022年7月27日美国参议院以64票赞成、33票反对通过了《芯片与科学法案》(以下简称“美国芯片法案”),而在7月28日,众议院以243票赞成、187票反对通过了这项法案。最终在北京时间8月9日晚,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该法案。

详细来看,美国芯片法案主要涵盖两个重要部分,其一为向半导体行业提供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在美国研发和制造芯片,并为这些企业提供25%的投资税抵免。

图片

其二,授权未来几年提供约2000亿美元的科学和技术研究资金,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电池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对未来竞争力至关重要的领域。

从其中补贴比例来看,527亿中有390亿元用于刺激制造业,意味着该法案主强调制造,其次才是研发设计。这主要源于现在美国公司已经占据全球芯片行业研发支出的一半以上。

根据 IC Insights 数据,2021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研发支出中约有56%来自总部位于美洲地区的公司。

图片

甚至上,其中的英特尔在研发开支上贡献了151.9亿美元,占据全球研发支出的18.9%,足以匹敌整个欧洲和日本的总和。

图片

但事实上,诸如英伟达、AMD 这些公司大部分产品都在中国台湾生产,该法案将有可能吸引这些巨头在美国建厂。长期来看,该法案终将会缩小美国设计与制造之间的占比。

正如Wolfspeed在4月宣布其位于美国纽约州莫霍克谷的工厂开业,其或将成为首家吃补贴的企业。

但是,该法案要求任何接受美国政府资金的芯片企业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他们研发的技术。这意味着芯片企业要在美国研发,生产,改造才能获得补贴,否则将面临补贴收回。也即是说美企需要在建厂成本与巨额补贴之间进行选择,因为在美洲建厂与在亚洲建厂的成本相差较为悬殊。

半导体行业协会表示,现在,美国在10年内建造和维护一家先进芯片工厂的成本要比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或新加坡高出大约30%,比中国内地更是高出50%。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也曾抱怨,去美国建厂成本比在台湾高50%,与中日韩比没有竞争力。

交银国际就该法案发表观点,认为芯片法案的核心在于长期的国际竞争策略。巨额补贴将有效带动半导体制造商的产能投建热情,目前国际半导体制造设备交期整体仍处于历史高位,这无疑将会进一步加剧半导体制造设备的供不应求。

诚然美国这项“芯片法”不怀好意,但终会有半导体制造商“趋之若鹜”。随着将来通胀放缓,宏观经济复苏,美国芯片企业或将摆脱困局,带动美芯片股步入下一个增长周期。

相关证券:
  • 英特尔(INTC)
  • 英伟达(NVDA)
  • 泰瑞达(TER)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