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一句狂热的研判道出了新能源产业链的繁荣景象。在新能源行业持续增长的确定性中,身处其中的很多企业都享受到行业高速增长的红利,再凭借自身的运营能力取得不错的成绩。如果投资标的正处于风口之上,那么投资胜率就大大提高了。让我们从当前锂电池、光伏、储能等拥挤的赛道中跳脱出来,聊聊充电桩的生意。
按照国家对于充电桩建设的任务要求,到2030年“车桩比”要达到2:1。当前,车桩比是3:1。从3:1降至2:1,意味着充电桩数量的增长步伐要快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速度。显然,“车桩比”这一目标锁定了未来充电桩建设与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长空间。
充电服务企业能链智电CEO王阳在财报交流会中算了一笔账:根据CIC数据,2020和2021年公司覆盖的充电桩市占率分别为28%和36%,单枪营收分别为35.29和82.76美元,市值反映在2021年单根充电桩上是4483美元/枪,反映在2021年的整体营收上PS是54.2倍。若市场维持对单桩的估值,或维持对整体营收的估值,并假设能够维持目前公共充电桩市占率,能链智电将获得与整个市场同步的持续增长。
既然新能源行业的增长红利已摆在眼前,那么能链智电是否能够通过自身运营赢得更多呢?在理解公司为行业创造的价值之前,需要先了解充电桩行业的制约因素。
充电桩市场分散竞争,数字化服务降本增效
中国充电桩市场与欧美相比在结构上有着较大差异,欧美以私人充电桩为主,而中国以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为主,目前中国总充电量近80%来自于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未来仍将以公共充电为主,公桩占有率持续提升,私桩、换电站和超充站对整个充电市场形成补充。
着眼于公共充电,充电桩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上游为建设充电桩所需设备的制造商,中游为充电桩运营商,下游为充电桩用户(包括整车企业和个人消费者)。
上游充电设备充分竞争,技术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供应商数量众多。硬件设备成本占充电桩总成本的90%+,以成本占比45-55%的充电模块最为核心,IGBT功率开关是其关键组成部分(成本占比20%+)。
中游运营商也呈现分散的趋势。在中国建设充电场站,依赖于场地资源、电力资源、服务和充电桩四个要素,这决定了未来充电运营市场会是一个分散的市场。能链智电认为,有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到市场中,比如各地的城投、能投、环投、交投,物流公司,有土地资源的房地产公司,停车场运营公司,蔚来、理想、小鹏这样的主机厂,甚至传统能源企业也在布局充电桩,它们的资源禀赋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2016年到2021年,中国前五大的公共充电运营商市占率从90%下降到73%。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top5市占率68.2%,市占率逐月下降。
当市场分散化加剧时,用户会面临一个很实际的问题:C端车主,谁愿意手机上下载一堆App?不仅注册麻烦,使用的时候还要挨个去查充电桩占用情况;B端用桩企业,对接N个平台对账和结算效率也很低。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拥有资源聚合能力的服务商来为各方提供服务,利用互联网+产业的降本增效来解决问题。回顾以往看过的行业,但凡涉及到万亿规模大市场,且禀赋各异的参与者众多,都给产业服务商提供了机会。
充电服务商如何为行业创造价值
能链智电将自己定义为数字化的新能源生态,采用连接即服务(Newlink as a Service)的模式,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将产业链各环节的服务拆解来看:
充电桩制造商:诉求是获得销售渠道,而中国大部分运营商都跟能链智电合作,当运营商有新的建站需求时,公司可以帮助充电桩制造商进行销售。
充电站运营商:诉求是提高充电桩利用率和场站运营质量,能链智电可以为运营商提供选址规划、买桩、买电、线上运营、线下运营、非电服务、厂家生态等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公司为超过900家充电桩运营商提供服务,特来电、星星充电等都是能链智电的合作伙伴。
整车厂:诉求是希望能够有合作伙伴帮助其覆盖不同的充电运营商,减少对接N个平台的成本,能链智电就可以做这样的事,弥补车企优质快充网络的不足。一汽大众、岚图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都是能链智电的合作伙伴。
终端用户:用户希望简单便捷地找到好用的充电桩,能链智电与快电、高德地图、货拉拉、首汽等合作伙伴共同为车主提供“一键找桩、一键支付”等充电服务。
2022年上半年,能链智电实现营收1.08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线上服务营收占比94%。线上服务指的是充电桩互联互通以及运营支持等。
线下服务包括充电桩采购、电力采购、充电站的日常运营管理、电桩的保养和维修等,虽然收入绝对值低,但业务增速极高,需要保持跟踪观察;非电服务则是探索差异化竞争的必要手段,是实现充电桩盈利模式多元化的突破口。相比于3分钟就可完成的加油,目前平均的充电订单时长约40分钟。即便未来充电效率提升,但5分钟快充对整个电网的负载、充电桩的成本和电池损耗的压力都很大。公司认为,未来两到三年内,充电过程可能缩短到20-30分钟,这会衍生出许多消费需求,这也是其大力拓展非电业务的重要原因。
能链智电2022年上半年充电量10.6亿度,同比增长160%,达到行业市场增速的2倍,未来是否能持续跑赢,还需要关注行业结构变化和公司战略布局。
行业结构变化:换电对充电带来怎样的冲击?
与加油站体验更贴近的是换电模式,经过长期探索,换电技术不断成熟,商业模式逐渐成型,在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的政策支持之下,再度引起关注。
2022年初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主要由蔚来、奥动新能源和杭州伯坦三家参与建设,其中蔚来换电站建设最快、规模最大,三家建设换电站数量分别为863座、416座和107座。中国石化、吉利汽车、协鑫、国家电投未来均有规模较大的布局。
换电站未来会有两个非常核心的应用场景:一个是封闭园区中的车辆和里程长充电量大的车辆;另外一个是高端私家车和运营类车辆,比如蔚来在城市中为车主提供更高端的服务体验,奥动则进入出租车领域。
能链智电认为,长期来看,换电市场在整个电力补给中可能会占到15%-20%的市场份额,考虑到电力基础设施和成本因素,对整个充电市场起到补充作用,不会成为主流的能源补给方式。目前,能链智电与奥动、蔚来都有合作。
公司战略布局与竞争壁垒
能链智电的合作主要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展开。新入局的玩家很多,甚至公牛集团、格力电器这种公司也都跨界参与进来,拓展合作伙伴数量便是扩大业务基本盘。与运营商的合作也从早期的用户运营,向集合买桩、买电、选址、运营、运维等多元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高质量合作迈进。横向与纵向的战略是自然而然的,跟踪其进展即可,下面关注一些其他方面的布局。
公司持续与主机厂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除充电解决方案以外,还在即插即充、自动驾驶的能源补给上进行探索。在新能源行业中,充电服务还处于发展初期,行业发展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需求,通过与主机厂合作能够洞察发展趋势,把握市场需求与痛点。
2021年,中国Top50的城市使用了中国总充电量的60%-70%,目前能链智电的业务也主要来自于核心城市,包括北上广深、成都、重庆、西安、杭州等。
目前,公司充电网络覆盖358个城市,作为充电服务商,能链智电的城市扩张计划会跟随中国各城市的新能源发展步伐来制定。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渗透率达到26.7%,华东、西南和华南许多城市发布了较多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公司覆盖的城市也会跟进扩展,甚至部分地区开始扩展到三线县级市或者县城。
虚拟电厂最近热度很高,从发电侧到传输侧到储能再到用户侧,虽然不是真正的发电厂,但通过中间的电力分发和调配,达到虚拟电厂的作用。能链智电连接了4.4万个充电站,40万把充电枪,手握大量的充电订单,参与了整个电力的分配和调配,代理77家用电单位提供电力交易服务,为未来虚拟电厂业务做生态储备。
能链智电是一家服务型的企业,对人、财、物的运营和行业Know-How是其核心竞争力。作为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能链智电在过去几年中积累了为行业做好服务的经验,打通产业链上中下游并与参与各方建立生态关系,以及团队、品牌、运营、资本的积累,能够成为能链智电的护城河。此外,在非电服务市场的探索中,基于不同位置、不同枪数、不同充电用户类型的场站,应当铺设哪些服务,公司也沉淀下来了一些方法论。
未来展望
能链智电预计,2022年全年的充电量将突破27亿度,其2022H1和2021全年的充电量分别为10.6亿度和12.33亿度,2022年全年的充电桩销售金额预计为1.3亿-1.5亿元。
充电桩这门生意,绑定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增长,规模庞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众多玩家进入。聚合,是一件有利于行业降本增效,更有利于消费者的事情。以行业的高速增长为基底,能链智电能否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可以通过上述这些维度来做考量。
- 能链智电(NAAS)
- 蔚来(NIO)
- 特锐德(300001)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