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礼运篇》中提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这样有序有靠的生活和社会状态,想必是大家都欣然接受的。不过时代在变化,我们曾经认为的传统“养儿防老”显然已渐行渐远。“当我老了,谁来养我”已成为所有人无法回避的真命题。
“6010657”这个数字大家都熟悉吧?这是联合国划分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标准,即当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的时候,这个国家或者社会便进入了老龄化。国家统计局最新报告指出,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0%,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2014年15-64岁的人口首次开始负增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世界第一,且还有不断加速的趋势。
数据来源:Wind,2001-2021
在老龄化日趋加重的情况下,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面临较大的挑战。目前现行养老保险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包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保基金作为重要的战略补充。,政府倡导并由雇主自主发展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第二支柱”。个人储蓄养老金制度则为“第三支柱”。当前我国养老金的三大“支柱”发展并不均衡:基本养老保险“一枝独大”,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迟滞,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尚未成形。目前我国养老金总规模约10万亿,已覆盖近10亿人,但养老金占GDP比重不足10%,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详见下图)
数据来源:Wills Tower Watson,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截至2020年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ICI(截至2021年)
除此以外,我国养老体系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待遇不平衡等挑战。基本养老保险金由地方政府负责运营管理,经济发达地区吸引大量劳动力涌入,抚养比较高。人口流出的省市,如黑龙江无结余。上海虽然不断吸引着年轻人,但是预期寿命持续提高加速了老龄化趋势。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与城镇职工差异巨大,虽然城镇职工缴纳金额较多,但城乡居民的养老金水平有待提高。
数据来源:截至2020年,Wind,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抚养比=职工人数/离退休人数
养老体系亟待改革,未来的改革方向就是拓展养老渠道,改善结构失衡。其中第三支柱个人养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未富先老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备先老,老龄化社会下如何提早准备,积极做好养老规划才是最重要的。
风险提示:上述资料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发售或邀请认购任何证券、投资产品或服务。所刊载资料均来自被认为可靠的信息来源,但仍请自行核实有关资料。投资涉及风险,不同资产类别有不同的风险特征,过去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前请参阅销售文件所载详情,包括风险因素。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 上投摩根锦程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混(009143)
- 上投摩根锦程养老三年(FOF)(007221)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