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丹桂飘香,为促进典型病例分享交流、推动普及肠癌筛查新技术,10月9日,非比寻肠第二届“长安心”病例大赛华南区决赛在湖北武汉顺利落幕。

据悉,该活动由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病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健康管理学会、中华胃肠外科杂志联合主办,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在此次大会上,参赛选手为大家分享了精彩的病例故事。全国知名专家们也在现场进行了干货满满的学术演讲和探讨,致力于更全面深入地探讨肠癌筛查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进优化肠癌筛查路径。

湖北省健康管理学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唐世琪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吕永曼教授、程斌教授、鲁艳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徐三平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徐丽娟教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夏燕妮教授,武汉亚心总医院张李涛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么冬爱教授,长江航运总医院叶艺教授,武汉市中心医院郑宇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董丽玲教授,湖北省中医院周凤教授,广州康立明生物销售副总裁池俊林先生,以及本次决赛的参赛讲者出席会议。

湖北省健康管理学会会长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唐世琪教授

结直肠癌,也称为大肠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防控肠癌刻不容缓。在活动致辞中,唐世琪教授首先充分肯定了本次比赛举办的意义,她表示:非比寻肠第二届“长安心”病例大赛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分享平台,交流典型病例,探讨优化肠癌筛查路径。她期盼与会医生同仁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讨论研究肠癌防治方法和经验。

广州康立明生物销售副总裁池俊林先生

池俊林先生在现场致辞中简要分享了近年来便DNA检测的发展历程,并从政策、市场、学术、技术等多维度进行分析,期望与众多行业专家们共同推动肠癌防控的普及,助力国家肠癌防治工作与健康中国的战略落地。

在大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鲁艳军教授带来了主旨报告《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中应用》。鲁教授分析了各类结直肠癌筛查新技术应用于临床的表现。他表示,便SDC2基因甲基化证实和肠癌相关,相关检测技术针对早期腺瘤有好的检测效果,通过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能显著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紧张而专业的病例大赛环节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周晶医生等选手一一进行了病例分享。在周晶医生的病例分享中,体检者因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阳性,及时地接受了肠镜检查,最终将肠癌扼杀在摇篮里。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周晶医生

程斌教授针对该分享中患者两次肠镜均发现息肉的结果表示,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是有针对性的“精查”,毕竟肠镜医师不能完全保证肠镜不漏诊。如果同时出现检测结果阳性、问卷评分高的情况,就能指导肠镜医生更精准地发现患者的肠道隐患。

徐三平教授在点评中表示,讲好病例,应该注重故事性,和早筛有关的病例故事,应该让人听着听着就警醒了,听着听着就明白了。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周晶医生从众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本次决赛的一等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凌燕、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燕玲荣获本次决赛的非肠奖。

在病例大赛之后,进入了圆桌讨论环节。围绕与会主题,多位资深嘉宾进行了专业而生动的探讨。

么冬爱教授肯定了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她表示其优点之一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其临床使用的效果和相关数据均表示,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能给予了医生很高的信心,帮助患者们筛查肠道疾病。

叶艺教授在圆桌讨论中说,从以前的小灵通到智能手机,技术的更新带来了更好的东西,日用品一直都在升级换代,早筛产品也同样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应该从传统的筛查检测方式,向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一类的新技术逐步更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吕永曼教授

在大会总结中,吕永曼教授表示,肠道肿瘤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浓缩了高危人群,优化了筛检流程,是守护家庭,更是守护社会。

关爱“肠”在,从预防肠癌做起,肠癌的早筛、早诊、早治,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此次病例大赛,致力于更全面深入地探讨肠癌筛查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结直肠癌筛查事业的发展。备受关注的非比寻肠第二届“长安心”病例大赛,仍在持续开展中,敬请期待后续比赛进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