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是非常专业的一件事,如果不投入精力研究,不能全力以赴,多半会变成“三分钟即可学会,一辈子也搞不明白”的事情。我把正月初三直播内容《从乍见之欢到久处不厌——股市稳健赢利之道》整理出来,以供更多的朋友参考、讨论。
一、掌握基本财务和证券知识,看懂三表、三率
小白推荐:会计基础知识、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看懂三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利润表:主要看收入增长率、扣非利润增长率、毛利率、净利润率。通过过去十年、五年、三年及近年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率,考察公司业绩增速,确定是否符合成长股标准,高于20%方可视为成长股。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反应公司业务属性和竞争壁垒。对于制造业公司来说,毛利率低于20%、净利润率低于8%说明竞争力弱,应排除投资清单。
资产负债表:主要考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非特殊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60%以下。负债率越高,公司抗风险能力越弱,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现金流量表:主要考察公司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的匹配程度。经营性净现金流应高于扣非净利润。考虑到中国现阶段特殊的商业环境(应收账款广泛存在),比值至少应保持在60%以上,过低要考虑坏账风险或财务造假。现金流量表还可以反应公司资本支出大小,连年保持高额资本支出(投资性现金净流出)的公司,是重资产属性,理论上不是好的长期投资标的。
看懂三张报表后,可以通过“三率”推算公司的利润水平。“三率”是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公司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收(特殊情况下有投资收益或损失)。将之简化,公司净利润率=毛利率-“三率”-税率。
在大致估算公司的收入体量后,要计算净利润,可以通过“三率”的变化进行反推。假定毛利率不变,以往净利润率为10%,则“三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相对收入),净利润下降10%,反之亦然。例如,预计一家公司今年收入1亿,公司年报或投资者调研纪要显示今年销售费用率将提高1个百分点,其他不变,则全年利润=10000万元*(10%-1%)=900万元。如果毛利率和税率发生变化,需要进行进一步推算。这里没有考虑投资收益因素。
至于收入预测,可以根据公司计划、产能情况和上一年的增速进行预估。
二、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2001年我刚入市时,价值投资理念还不怎么盛行,看了很多《短线是银》之类的书籍,后来发现牛市里什么技术指标好像都是对的,熊市里什么技术指标都不管用,浪掷了很多时间。技术分析用在大盘上会有一些参考价值,但在个股上比“盲人摸象”还惨。2015年以来万霁基金运作过程中,多次抄底在个股的绝对底部区域,获利丰厚,靠的是基本面和估值分析,从技术上完全找不着理由。当你设想自己手握亿元以上资金的时候,就会明白技术分析的可笑。一个人一辈子的工作时间不过四、五十年,岂经得住浪费?
一些家有实业的人,更容易接受价值投资理念,更愿意以“企业”的心态分析上市公司。
价值投资赚钱太慢吗?刚入市时都有类似疑问。多数年轻人会认为,自己的几万元本金太小,即使每年增长30%,猴年马月才能实现财务自由?
首先要明白复利的威力是巨大的。即使投入5万元,按年复合增长30%计算,10年后的资本是69万,如果投入10万元10年后是138万!而大部分股民十年后的结果仍然是亏损或微利。如果你身处二三线城市,属于一般工薪阶层,过去10年工资结余未必达到这个数。
其次,个人资本增值与赚钱能力是两码事。当你通过自己的资本实践,探索积累了稳健的获利之道,就可以通过成立阳光私募基金等方式,为他人理财,这相当于放了一个巨大的无风险杠杆。
三、广泛阅读,厚积薄发
在实业经营和一般性专业技术研究中,如果你潜心钻研3-5年,可能成为专家了。但股票投资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涉及到各行各业,范围非常广泛,远比实业经营要困难。加速进步的唯一方法是阅读和学习。
巴菲特和芒格终身都在学习,芒格说:我和巴菲特就是一部终身学习的机器,我们看的书会让你吃惊。“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观察他(巴菲特),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他把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跟一些非常有才干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有时候是打电话,有时候是当面,那些都是他信任且信任他的人。仔细观察的话,沃伦很像个学究,虽然他在世俗生活中非常成功。”
投资类书籍推荐: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怎样选择成长股、投资者的未来。前两本值得反复看,终身看,常读常新。后一本可以通过美国股市百年历史获得中国过去三十年无法获得的启发。
经济管理类书籍推荐:将心注入、从优秀到卓越、海底捞你学不会。阅读经济管理类书籍,可以体会一家公司之所以成功,是什么因素导致。
人物传记类推荐:慢慢自由路、邓小平时代、盛田昭夫。之所以推荐投资者阅读人物传记,一方面可以通过传记了解历史,启发当下;另一方面,实业也好,投资也好,都会遇到阶段性困难,当遭遇挫折时,伟人的经历是最好的励志教材。
四、解剖麻雀,触类旁通
从研究某个公司入手,全面、深入地研究、解剖,越细越好,越深越好,越全面越好,做足功课。研究透的一个标志是:当股价下跌时,知道是市场在犯情绪性的错误,有一种“众人独醉我独醒”的感觉,敢于安心持有,或逆市加仓。如果下跌就心有不安,立场不坚定,说明研究不透。
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一家公司,形成模型并逐步完善,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果第一次放松要求,研究不全面、不深入,必然为以后的失败埋下隐患。
根据万霁资产的研究模型,解剖麻雀的9个要点是:
1、分析行业空间,判断所处阶段。行业空间要大,并且最好处于成长阶段。小行业无法诞生伟大的公司。判断行业增长阶段,需要考察过去十年、五年、三年和近年增长率,同时进行境内外渗透率的对比,以确定(国内行业)目前处于哪个阶段。如果个人资料收集有困难,建议参考各大财经网站的行业研报,相对专业。
成长性行业在度过初期的混乱,步入有序竞争后,是最容易出牛股的地方。时代的企业一般是“改变社会的企业”,具备暴发式增长的潜力。成熟或萎缩的行业未必不能出牛股,核心是集中度能否提升。如白酒过去十年产销量大幅下滑,但品牌白酒获得持续增长,背后机理是大量地方酒厂的退出。
2、了解发展历程。通过过去十年年报中管理层讨论的内容,了解公司发展历程和行业变迁,理解发展思路、业绩驱动因素、竞争格局、正面和负面因素等,以便对未来作出更清晰的判断。巴菲特在投资可口可乐时,曾经在图书馆找出一百年前的年报阅读。
3、理解商业模式。最好的商业模式当然是永续成长、重复消费、可以提价、资本投入小、护城河深厚等。反之,不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是:容易出现业绩断崖,如项目驱动型公司、手机配件类公司等;同质化竞争无法提价,如一般钢铁、纺织品;高资本投入,如技术进步较快的电子业务;无护城河的公司等。在成长性行业中,对商业模式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4、剖析竞争优势。一家公司成为王者,之所以业绩增长更快,是“因为幸运而优秀”,还是因为“优秀而幸运”?要搞清楚背后的原因。管理、人才、技术、质量、价格,哪个是最核心的因素,这种优势能否持续,会不会被轻易超越?
5、复盘竞争格局。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是一个好指标,可以清晰表明哪些公司取得了超速增长,哪些公司正在没落,哪些公司即将迎头赶上。没有永恒的龙头,城头变幻大王旗是社会进步的特征。切忌过于主观,追随了过去辉煌而当下正在没落的公司。
6、重视产品储备。好的公司一定是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一代更比一代好。由于行业特性,在医药公司中产品储备更为迫切,如果没有重磅潜力品种,必然会出现业绩失速的一天。
7、理清负面因素。没有一帆风顺的发展,公司是在社会和行业的变化中成长的。要清楚哪些因素曾经对公司业绩形成压力,未来这种情景会不会再现。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有没有新的变量可能影响公司发展。考虑到所有负面因素,做了充分的排除,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8、考察管理层。公司的成败得失,核心因素当然是管理。但是对于局外人,管理却是很难研究、很难量化的一件事情。即使去跟管理层面对面交流半个小时,也未必能准确把握一个人。对管理的研究可以采取排除法,列出一票否决的清单,以防“入瓮”。对管理的研究也不可过于执着和迷恋,未必他不努力,但是出现了更牛的人,淘汰就再所难免----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
9、进行定量分析。上述8个方面都是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当然是最重要的,决定了是否可以选出好行业中的好公司。定量分析是为了确定入场时机和价格。世界上没有统一的、精确的估值方法,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
成长股适用市盈率估值法。按彼得林奇的经典论述,市盈率应与成长性相适应,即如果认为公司未来几年业绩增长30%左右,那么当前30倍市盈率就是合理的。对于成长非常确定的公司,可以有估值溢价。比如过去十年的片仔癀和长春高新,以及最近两年的茅台,就一直享受溢价。确定入场市盈率高低的另一个方法是收益率目标,如果期待未来几年实现15%的收益目标,那么用40倍市盈率买入增长率为30%的股票也是合适的。
周期股和困境反转的股票适用市销率。市销率法要考虑不同行业和不同公司的净利润水平,即按照现有收入规模和常态下净利润率,还原公司理论利润,给出适当的市盈率作为估值低位区。用理论净利润乘以市盈率,反推出的市销率就是“市销率法”。
尚未盈利但又前景看好的互联网及其他新经济公司,也适用市销率。当然这个销售收入,是前瞻性的,一般是按下一年或今后某一年收入进行测算,乘以成熟期理论净利润率,得出净利润,再将净利润乘以市盈率得出目标市值,并以此反推出市销率。此时“市盈率”依据今后几年增长率得出,即如果认为今后五年收入可以保持50%的复合增长,那么市盈率就是50倍。这种估算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在估值中最无用的应该是现金流折现法。这个模型需要计算的参数包括企业剩余寿命、增长率、折现率等,任何一个参数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巨大的估值差异。芒格就说,他从来没有看到巴菲特拿计算器算过。
五、由点到面,不断拓展研究范围
对某个公司研究足够深入,道理上也就对该行业了然于胸。因为研究不是孤立的,研究某个公司必然涉及到对行业的全面考察。
专业投资者一般是由熟悉的成长性行业开始,每年新增2-3个行业,逐步拓展研究范围,直到把所有成长性行业全覆盖。在覆盖成长性行业之后,如有能力再逐步拓展到周期性行业,捕捉周期品中的成长股。
六、跟踪研究,更新信息
包括跟踪上市公司临时公告(定增、股权激励、管理层变动等)、定期报告(月度经营信息、季报、年报)、专业人士对该公司的研究报告、媒体报道等,及时更新信息,把握经营发展动态,捕捉新的发展趋势,加深对公司的了解,当然也包括改变对公司的认知,否定之前的结论。
跟踪研究中重要的一环,是阅读定期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对公司发展计划进行检查,对重点产品或项目进行验证,对行业竞争态势进行评估,对管理层诚信进行揣摸等。如果能参加股东大会,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公司。
在实践中,我逐渐觉得,如果一个行业或公司太让你操心,需要时刻跟踪信息变化,甚至一个公告或报道就能让你睡不着觉,那么这往往不是一笔好的投资,说明行业变化太快,不具备投资所需要的“稳定性”。一笔好的投资,一定是可以让你安心睡得着觉的。
七、不断试错,但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多次跌倒
投资没有捷径,每个人都要从自己的经历中不断总结反思,反复试错,争取日有所进。华尔街的基金经理都是百万美元打造的,每一个失败的案例都是宝贵的财富,千万不要让这个财富白白流失,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多次。
我接触不少初入行者,如饥似渴地阅读加研究,试图快速搞定这个行业,成为行家里手。阅读确实可以缩短学习过程,但从初学到熟悉,至少5年以上的时间无法逾越。即使你付出再多,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和经验的积累也只能一步一步来,所以芒格说他从不见40岁以下的投资人。
八、从大师的经验、教训中吸取营养
芒格说:如果我知道会死在哪里,我就不去。美国股市有200年的历史,中国股市有30年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无数个大师级人物。每一个成功的人物背后,都有无数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是无价之宝,可以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加速走向成功,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巴菲特自11岁开始接触股票,此后阅读了图书馆几乎所有的证券类书籍,始终没有找到稳定的赚钱模式,直到20岁左右遇到格雷厄姆。他之所以成为世界首富,原因之一是师从格雷厄姆,大学期间投资思路即已成熟(保险杠杆是另一个原因)。而一般人20多岁大学毕业才开始学习投资,30多岁或更晚投资思路才能成熟。10年的差异,是我们与世界首富之间巨大的鸿沟!
- 转债标的(BK0528)
- 可转债ETF-SPDR(CWB)
- 上证转债(000139)
- 中证转债(000832)
- 济川转债(110038)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