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你会经常接到了金融中介的贷款“骚扰”电话。这个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银行体系正积蓄了大量的“水”,专业术语叫宽货币。
央行既然有宽货币,那么目的就在于宽信用,她要你去贷款。
查一下社融这个指标,现在是10.6%,已经处于低位,刚好验证了银行钱借不出去的判断。

我们知道,国家为了让经济发展滚滚向前,广义货币M2在GDP和通货膨胀的基础上,需要再加2~3个百分点。
合理的M2=GDP(6%)+CPI(3%)+备量(3%)=12%。
算一算今年的真实情况,GDP按4%算,M2=4%+3%+3%=10%。
现在M2是12.1%,结论就是,除了银行里的钱出不来,货币还超发。
关于“水”的历史,它还真是一个好东西。
道家老子说“上善若水”,儒家孔子说“智者乐水”,兵家孙子说“兵形像水”。
当代金融精英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通货膨胀让纸币每年贬值3%,货币M2在此基础上又超发3%,其真谛,无一例外都符合水“滔滔不绝”之道。
不过,有一点大家没有想到的就是,这个蓄水池现在出口不畅,滔滔不绝的积蓄会带来蹦堤的风险。
疫情之下,国内经济已经萎靡不振,病根是疫情管控失去场景。而好消息是,后续辅助治疗用药恰恰在于这个“水”。
所以,从长周期来看,这个大水只会迟到,而不会缺席。相反,相关部门担心的却是水出之日,千万不要引发泛滥。
所以,吃过见过的投资者才会说:“悲观者永远正确,但只有乐观者能够赚到钱。”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