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最伟大的造物主,工作也有出错的时候。体现在人类身上,造物主无意间搞错的一个基因,就可能给一个人带来终生的疾病折磨。
好的一点是,人类向来有逆天改命的野心。一直以来,医学界都在试图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弥补造物主的疏忽。基于此,基因编辑工具不断迭代。
CRISPR技术的诞生,让基因编辑从直板机步入智能机时代,也让我们距离成功修补人类基因缺陷的目标越来越近。
如今,医学界诸多大咖,就在基于CRISPR技术尝试对人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改造,且从体外编辑到体内编辑,步子越迈越大。
不过,从理想到现实,总有鸿沟需要逾越。
现实中,即便是背靠超级大咖的明星公司Editas,在新技术的研发上,也不一定能总是成功。
11月17日,Editas公司宣布,暂停全球首个体内基因编辑疗法EBT-101的临床研究。背后原因,或许是由于EBT-101的疗效不及预期。
当日,受这一消息影响,这家明星公司股价大跌10.12%,市值仅剩7.5亿美元,较巅峰时期的市值(68亿美元)缩水近90%。
巨大的落差也在告诉我们,不管是大咖还是“黑科技”,都难以让创新药研发一步难登天。
/ 01 /被寄予厚望的体内基因编辑疗法
理论上,CRISPR基因疗法可以改变基因、修复基因、筛选基因,帮助人类改变DNA和RNA。说句夸大的话,未来在CRISPR基因疗法的支持下,人类可以成为自己的造物主。
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可能还需要很久。当前,CRISPR基因疗法的使用场景还是集中于单基因遗传病。根据是否在体内编辑,又可以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体外基因编辑疗法,通过提取患者的病变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编辑,之后再将细胞回输;
另一类是体内基因编辑疗法,通过载体直接将基因编辑系统输送到患者体内,在体内对患者的基因进行修改。
相比之下,体外基因编辑疗法技术更为简单,但制备成本更加高昂;体内基因编辑疗治难度更高,但更具性价比和想象空间。
这是因为,体外基因编辑疗法适用于器官、组织或细胞类型较少,所以大部分适应症集中在血液疾病上;而体内基因编辑疗法则可以用于多种疾病,想象空间更大。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家药企Editas ,便是体内基因编辑疗法的先驱。
2013年11月成立的Editas,在问世之初就有多重光环加身。其创始人有手握CRISPR基因编辑专利的生物学家张锋等。
除了金光灿灿的背景之外,Editas公司的药物研发的进展也不慢。
2019年7月25日,Editas公司启动CRISPR/Cas9体内基因编辑疗法EDIT-101的临床试验,旨在纠正视网膜感光细胞的遗传缺陷,以治疗Leber先天性黑蒙10 (LCA10) ,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体内基因编辑疗法。
领先的管线,众多大咖的加盟,投资人对Editas的未来充满期待。在2021年1月,虽然尚未有产品问世,但Editas 公司的市值一度冲上了68亿美元。
不过,即便拥有多重光环的加持,Editas的首款体内注射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还是暂时翻车了。
/ 02 /EDIT-101被按下暂停键
此前,人们对于CRISPR/Cas9体内基因编辑最大的担忧在于安全问题。
核心原因在于,CRISPR-Cas容易“脱靶”,改变其他正常的基因。毫无疑问,这种错误会给患者健康带来新的隐患。
体外基因治疗药物,研发人员可以通过特定的技术,识别脱靶细胞与正常细胞;而在体内,显然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体内基因编辑的安全问题比体内基因编辑更难掌控。
不过,在前期的临床试验中,EDIT-101似乎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根据EDIT-101早期临床结果,患者在治疗过程只出现了轻中度的治疗相关的炎症,且都可以用类固醇控制。
不过,一款治疗药物除了安全之外,最根本的评价维度还在于效果。
遗憾的是,在疗效的考验上Editas表现的不如人意,其在11月17日公布了EDIT-101的 Ⅰ/Ⅱ期临床试验数据。
这项临床试验招募了14名患者,仅有三名患者对EDIT-101治疗出现反应。并且,其中2名纯合子患者都有反应,但在12个杂合子患者中只有1位患者出现反应。
这也就意味着,EDIT-101对杂合子LCA10患者效果一般,而对纯合子的LCA10患者效果要稍好一些。但要知道,LCA10患者人数本就不多,在美国大约有1500位患者。
而如果将这个范围缩小到纯合子LCA10,患者人数更少,预计仅有300人。先不说EDIT-101目前展现出的效果一般能不能临床成功的问题。
退一步来说,即便Editas公司烧掉所有的钱财,将EDIT-101成功送上市,如此狭窄的患者群体也决定了EDIT-101不太可能有太大的想象空间。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11月17日,Editas公司宣布暂停EDIT-101的临床试验,寻求合作伙伴继续开发EDIT-101。
作为体内基因疗法的先驱,EDIT-101被按下了暂停键。
/ 03 /创新药研发难以一步难登天
EDIT-101的失利,并不意味着体内编辑疗法一定会停止前进,但能够再次告诉我们,创新药研发难以一步登天。
科学技术的发展向来是螺旋式上升的,新技术、新产品从来不会凭空出现。在生物制药领域,这一结论仍然适用。
事实上,生物制药向来是一个需要不断累积经验的领域。其中大部分的新兴技术的成长过程都不会太容易,也不会太短暂。
即便是如今看起来已经成熟的ADC、双抗等技术,在其历史上往回翻几页,也都有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史。
失败,是创新药,尤其是First in class药物研发的常态。Editas公司的跌倒,对于国内医药市场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启示。
在过去,国内过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First in class药物,大部分药企做的都是风险较低的me too以及fast follow药物,所以很难真正感受到First in class药物研发的残酷性。
如今,随着反对me too的声音变多,使得不少人产生了First in class崇拜,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玩家开始试水First in class。
不过,在药企踏入这一领域之前,或许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真正九死一生的战争,在这里才刚刚开始。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