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今日复盘与热点聚焦:

A股方面,全天强势单边上行,沪指大涨逾2%,创本轮反弹新高;受政策利好提振,地产股表现突出;金融中路推进,白酒、基建助攻,医药生物、餐饮旅游、家居建材亦有上佳表现。上证指数收涨2.31%报3149.75点,深证成指涨2.4%报11089.01点,创业板指涨1.78%报2339.79点,科创50指数涨0.97%报1002.45点。市场成交额9687.9亿元,北向资金实际净买入98.06亿元。(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1/29)

港股全天单边走强,三大指数大幅收涨。恒生指数收涨5.24%报18204.6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7.66%报3695.8点,恒生国企指数涨6.2%报6236.72点。大市成交1667.57亿港元,南向资金净卖出10.98亿港元。科技、地产、金融、消费四大权重板块罕见携手走强。(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1/29)


证监会: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 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


证监会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并自即日起施行。一、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实施重组上市,重组对象须为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允许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购买涉房资产;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时,可以募集配套资金;募集资金用于存量涉房项目和支付交易对价、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不能用于拿地拍地、开发新楼盘等。建筑等与房地产紧密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参照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政策执行,支持“同行业、上下游”整合。二、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允许上市房企非公开方式再融资,引导募集资金用于政策支持的房地产业务,包括与“保交楼、保民生”相关的房地产项目,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或旧城改造拆迁安置住房建设,以及符合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要求的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允许其他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要求再融资募集资金投向主业。三、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与境内A股政策保持一致,恢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H股上市公司再融资;恢复主业非房地产业务的其他涉房H股上市公司再融资。(引自中国证券网)


证监会:研究起草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备案细则


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证监会正在与基金业协会研究起草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备案细则,将尽快推出,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届时可申请试点。证监会当日表示,决定开展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设立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引入机构资金,投资存量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基础设施,促进房地产企业盘活经营性不动产并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引自中国证券网)

地产领域“第三支箭”的发射无疑是今天最引人注意的热点之一。

我们上周在《红利的进攻性体现在哪里?》中解释过什么是“三支箭”,就是从债券、信贷、股权三个融资主渠道支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途径。此前,支持房企融资的工具主要落在债券和信贷上,但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提出“支持涉房企业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开展股权融资”之后,市场对“第三支箭”也有了较强的预期。而就在昨晚,房地产融资端“第三支箭”落了地——

11月28日晚间,证监会宣布在涉房企业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五项措施,并自即日起施行。五方面举措包括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实施重组上市;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允许上市房企非公开方式再融资;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H股上市公司再融资与A股政策保持一致;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开展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

要知道,地产行业的股权融资政策自2010年开始收紧之后,经历了2013年、2016年的持续加码。此后,涉房企业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基本是处于停滞状态。所以本次“再开闸”可以说是缓解了近5年以来上市房企难以进行资本运作的问题,尤其对非公开融资方式的许可,还有助于房企定向寻找投资方,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和此前公开发债所面临的认筹不足的困局
$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混合A(OTCFUND005576)$

这对地产行业信心的提振和板块估值修复预期的加强有着立竿见影的作用。之后的路径,中金公司认为行业有望延续“政策落地-信用恢复-预期扭转-销售回升”的复苏态势,中长期基本面指标有望进一步企稳

因此,今日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地产板块几乎是应声上涨。尤其在低估值金地资产占比较高的港股市场,恒生指数走出了5.24%的涨幅,显著超过上涨2.31%的上证指数和上涨2.40%的深证成指(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1/29)。

$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混合(OTCFUND003413)$

而同样令人侧目的是,港股的另一重标签——科技股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弹性:截至收盘,恒生科技指数大涨7.66%(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1/29)。

事实上,在隔夜美股因多位美联储高级官员“放鹰”而普遍下跌、但中概股多数收涨的情况下,恒生科技今日的强势并非没有伏笔。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改善、国内政策力度有望加码是密不可分的。而这种宏观基本面的改善对更具弹性优势的港股来说,影响较A股可能会更显著,对于港股资产中弹性又更加显著的科技类成长股来说,作用或还会更大。

来看恒生科技去年以来持续回调的几个主要因素:疫情的发展影响整体经济环境和居民消费习惯;全球大通胀导致各主要经济体连续大幅加息,海外流动性收缩、人民币汇率承压;互联网监管;以及中概股退市问题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5311)$

目前的情况也很清晰,后两者稳中向好,尤其是监管侧,“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出台绿灯投资案例”已被高层多次强调,互联网金融、游戏行业也吹起暖风(详见《游戏中窥见是“科技力”还是“文化力”?》),主导市场走向的关键性因素还是落在前两者身上。

不过,虽然港股受到内地基本面和全球流动性的双重影响,但正如我们在《恒生科技的流动性困境就此解决了?》中所说的那样,“稳增长”或许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冲美联储加息,现在这种趋势可能还进一步加强了

——因为从近期地产纾困的进展来看,宏观层面是有能力也有手段去对一些重要行业进行托底的,也因此,投资者对“稳增长”加码的预期和“稳增长”实现的信心都有望提升,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态度本身可能就是一种结果。

更何况,今年二季度以来,平台经济龙头公司的业绩修复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上周部分互联网龙头新鲜出炉的三季报显示,不少企业利润端超市场预期,盈利能力环比二季度继续提升,表明平台公司降本增效有显著效果。随着这一批公司业务增速的复苏,互联网行业规模经营的杠杆效应有望进一步释放。

相较而言,观察能够敏感反映企业战略变化的市销率,恒生科技截至今天仍处于1.65X、上市以来4.57%历史分位的水平(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1/29),在互联网企业整体出现战略转向的情况下中长期的投资性价比仍然显著。

总而言之,在当前时点上,如果看好恒生科技板块,较简单也是较基本的逻辑可能就是:高弹性资产或更受益于经济的稳健修复。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