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赵津羽 昆曲澎派闺门旦传人 记录: 艾莲
人物简介
赵津羽,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职业昆曲推广人,昆曲澎派艺术传人,上海梦乐昆曲澎派艺术研习中心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委员、上海市新艺联会员、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委员、上海海派旗袍文化大使。曾获2022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上海教育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
在我心中,昆曲如诗似画走进我的生活,它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生活,表达情感,叙述故事。让我从中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传我美好,塑我精神。
爱上昆曲:难忘恩师们的引领
当我第一次学习昆曲,就已痴迷不知归路;当我第一次穿上昆曲的云衫,便体会到它舞袖翻飞的逸趣……那一年,我12岁,与昆曲美好相遇。
我的启蒙老师告诉我那一张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照片,是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剧照。那时的我不知道何为昆曲,也不知道杜丽娘是谁,但我被照片上的杜丽娘满头珠翠所吸引,这就是一见钟情吧。
我很幸运的是,刚学昆曲不久,就得到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的亲自指教。我表演了一段《牡丹亭游园》片段,虽然内心非常紧张,但看着这位慈祥的老人不停地含笑点头,立刻就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后来,我也陆续去拜访俞老,聆听他的教诲与指导,把所学的一遍一遍唱给俞老听。每次去俞老家我都会精心打扮一下,挑选好看的衣服。我至今珍藏着一张30多年前的照片,那是我特意穿了一件妈妈新织的柠檬黄色毛衣,站在俞老面前唱昆曲。那件衣服,即使我长大了,长高了、长胖了也舍不得丢弃。每每看到这张照片,就想起当年学昆曲的往事,可能就是这种情怀,让我从此与昆曲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4年,我在电视里看到国画泰斗程十发先生为张洵澎老师“从艺四十年专场”题写“宝钻生辉”四字;荧屏中,老师一颦一笑间那灵动的眉眼、飞舞的水袖与程老的题词是多么吻合的一幅“飞天画像”啊!我心动得如痴如醉,原来昆曲闺门旦可以演得那么灵动可爱。当时我就做了艺术人生中重大的决定,一定要拜入张洵澎老师门下。
当我怀着一颗忐忑之心叩开张老师家门时,眼前的老师似乎与荧屏里的人物重合了,一样的可爱,一样的甜美,一样的光彩夺目。霎时,我感觉自己找到了人生榜样,要做张老师那样一个将昆曲融进生命的人。
学习昆曲:作为闺门旦演员始终保持青春状态
张洵澎老师是闺门旦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昆曲澎派艺术创始人,我师从、传承、研习、传播的也是澎派闺门旦艺术。
闺门旦指的是一类人物,而不是某个角色,在我看来,这人物有三点共性:第一,她们通常是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女。第二,她们有着清纯可人、美丽动人、风骨迷人的外形。第三,她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因此当我演绎闺门旦时,无论是表情、身姿还是步伐都要有年轻的状态,要给观众充满阳光和活力的感觉。
张老师传授我的第一出戏是《红梨记亭会》,它那么巧地和我第一次在电视中看到的那“一幅画面”重合了。
当年学戏是在张老师家中,被老师笑称为16平方米的“昆曲自留地”中。冬去春来,老师示范的唱腔、表演及舞蹈,很快把我带入了戏中人。
《红梨记亭会》也是我表演最多的一出戏,剧中谢素秋这个人物不同于一般的闺门旦行当,即使身处风月也有一腔赤诚。需要用各种眼神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丰富情绪和身份特点。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扇窗户里向观众传递人物的内心世界。
后来,我陆续扮演过杜丽娘、百花公主、杨贵妃、田氏、陈妙常等不仅扮相要求靓丽妩媚,嗓音柔美清脆,还要有青春的舞步,才能把人物塑造得更生动鲜活。
我想,作为一名闺门旦演员始终要保持青春的状态,这种青春,是心灵上的青春,同时也离不开闺门旦表演程式的塑造。正如“娇俏含羞目生辉,丹唇微启银铃脆”。
传承昆曲:愿意做昆曲的播种人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传播张洵澎老师的昆曲表演艺术,2015年我在长宁区古北市民中心成立了“昆曲澎派艺术研习中心”。张洵澎老师的老同学、老搭档,国宝级昆曲艺术家蔡正仁老师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挥舞着手臂大声道:“昆曲终于有派了!”
2021年,我写了一本书,名为《我的昆曲+:津羽讲昆曲》,这是结合我多年昆曲推广实践写的一本入门读物,全书共十七讲,分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从昆曲基本知识、经典剧目讲解、昆曲在当下文化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昆曲的审美意蕴、当代价值。我希望更多喜欢昆曲的人了解昆曲知识。
我希望自己不只是站在舞台上,不仅仅是一名昆曲澎派闺门旦演员,而且也是一名昆曲艺术的播种者,用大家能接受的方式, 去推广昆曲,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探索推广方法,也总结了“昆曲+”的道路。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昆曲,走近昆曲,同时也希望能将昆曲舞台上精致唯美的艺术美学融入生活,成为艺术生活美学。
比如,昆曲+养生:昆曲和瑜伽、太极都有相通之处,静可养神、动可养气,我编了一套《昆韵手指操》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脑病科顾超主任合作用“医曲结合”的新理念探索早期认知障碍人群健康干预,列入了上海市徐汇区科普创新项目;昆曲+女性:昆曲是一项非常适合女性的艺术,大家闺秀温婉如玉、巾帼英豪飒爽英姿,昆曲里的这些女性人物让我们可赞可叹;昆曲+美育:昆曲的唱词,它用最美好的语言文字去抒发情感,去表达内心的波澜,让孩子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欣赏美的心灵和一双创造美的双手。
六百年的昆曲艺术虽然离我们今天比较遥远,但它的美曾经撼动四方。
我想,这样的美,我会尽我全力传播下去,就像我写的那首《昆曲六百年》的词一样:水磨悠悠六百年,天香国色是牡丹。步步娇,皂罗袍,姹紫嫣红看今朝。在梅边,在柳边,一往情深追梦人。追梦,追梦,兰韵袅袅飘四方,只为再传六百年,只为再传六百年。
作者:艾莲
本文来源:中国妇女报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