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张轩松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公司股份不超过9,075万股,截至2月16日收盘,永辉超市股价3.46元/股,若以此计算,张轩松将套现超过3.1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张轩松第一次减持公司股票。自2021年开始,这已经是其第6次减持公司股票,加上本次已累计套现31.68亿元。2021年永辉超市国内营收规模仅次于沃尔玛,位列中国超市行业第二位,而张轩松作为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为何接连减持,永辉超市是否在走下坡路难回巅峰?
并非第一次减持
回看公司自上市以来的股权变更,作为创始人的张轩松与张轩宁已多次减持。
2010年,永辉超市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张轩松与其兄弟张轩宁分别持有公司20.80%、14.86%的股份,当时公司第二大股东是民生超市,持有公司20.56%股份,随后民生超市经多次减持后,2014年三季报的前十大股东中已无民生超市。
2015年股份增发后,牛奶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19.99%,张轩松、张轩宁兄弟分别持有19.75%、12.19%的股份。
2016年再次增发后,京东邦能投资、圆周电子商务分别持有公司5%股份,这两家公司均是刘强东名下公司,张轩松、张轩宁兄弟持股比列再次降低至18.85%、10.36%。
2018年,张轩松经两次减持,持股比例再次降低至14.70%,张轩宁减持后持股比例变为7.77%,而腾讯作为新进股东持股5.00%。同年,因张轩松、张轩宁在公司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组织架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两者解除一致行动协议。
2021年,张轩松连续4次减持永辉超市股份。2021年2月9日,张轩松以7.11元的成交均价,减持0.97亿股;第二次以6.85的成交均价减持0.93万股;第三次以5.09元的成交均价减持1.18亿股;第四次以5.15元的成交均价减持0.38亿股。2022年再次以4.07元的成交均价减持1.80亿股。根据公司最新公告,经数次减持后,张轩松、张轩宁分别持有公司股份9.72%、8.20%。
对比当前3.46元/股的股价,此前的成交均价还算处在高位。上述自2021年开始的五次减持,张轩松已成功套现28.54亿元,因此张轩松也被股吧股民调侃做“张跑跑”。再加上本次的减持公告,若本次减持不超过9,075万股,以当前3.46左右股价,本次预计将再次套现3.14亿元。
根据公告显示,张轩松的数次减持大多都是为了降低个人负债及减少财务费用。根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4日,张轩松累计质押永辉超市股票1.75亿股,累计质押占其持股比例为19.85%。
值得注意的是,张轩松本次减持计划发生在公司回购期间,此前,永辉超市公告称拟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对于永辉超市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股东—京东系来说,自2015年刘强东以43.1亿元战略入股永辉超市10%股份以后,双方的合作仅就停留在永辉入驻京东、在京东开设旗舰店的表层合作。永辉与京东到家的合作首选在北京,当时京东到家的时效是对3公里内用户2小时送达。
对比现在3公里用户半小时送达的时效,最初京东到家的时效慢了很多,但最初两者合作的这种线上到线下的模式,对于永辉来说也是重要的学习过程。
据界面新闻,相关资深人士分析称,永辉是线下零售标杆,京东是线上零售标杆,两家企业掌舵人的个性决定了两家企业的深度合作很难达成。
而2022年10月,由刘强东直接持股的京东邦能和江苏圆周,也将持有的永辉超市股份转让给京东世贸与宿迁涵邦,后两家公司也由京东集团实控。从京东系到京东集团,这是否预示后续永辉与京东会有其他方面的协同。
接连购入同业或上游公司股票,永辉超市股价却持续下跌
根据此前公司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亏原因,除了疫情等因素影响,本次亏损一方面是由于建立全渠道数字化零售平台,全年科技投入约7亿元,另一方面是由于所持有金融资产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有较大幅度下跌,导致本年度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6.4亿元。
1996年,张轩松就曾有过向上游拓展的举动。当时张轩松试图从啤酒销售业务向上游啤酒生产业务拓展,他与其他合伙人创办了福州榕泉啤酒有限公司,但两年后,就败给了当地的竞争对手,损失几百万,几乎是血本无归。
但是显然张轩松依旧倾向于横向拓展,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接连出手。2013年开始逐步在二级市场购入中百集团29.86%股权,2015年以7.34亿元购入联华超市21.17%股权,随后又以16.56亿元购入红旗连锁21%股权。
此外公司还不断购入上游供应商股权以谋求纵向发展。2018年,公司以5.38亿元购入国联水产10%股权,公司还持有海产企业闽威实业19.64%股权,以及生猪、蔬菜、水果、食用菌企业星源农牧20%股权。
但以上投资,大多并没有给公司带来战略上的协同,反而计提了大量投资减值准备。2019-2020年,永辉超市对中百集团计提5.56亿元减值准备,随后在二级市场大量减持,目前公司持有中百集团5%股权。
而在入股联华超市仅一年多,双方因战略调整宣告分歧,永辉随后悉数转让持有的联华超市股票。2021年,永辉两次减持清空了国联水产股票。根据公司2022年半年报,公司又因持有的金龙鱼与KT因股价下跌确认了4.36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公司在资本市场接连出手,但永辉的股价近几年却跌跌不休。相较于2020年4月30日,公司近几年最高收盘价10.95元,2023年2月17日公司收盘价为3.46元,公司市值跌去了658.36亿元之多。
虽然公司自2020年以来,曾三次回购公司股票,但也未能因此提振股民信心,也难怪张轩松要从2021年起连续减持套现。
创始人持续减持,永辉超市是否在走下坡路难回巅峰
永辉2001年在福建成立后,2004年开始由福建向全国拓展,相继进入重庆、北京、安徽等省份,目前公司业务已经覆盖29个省份,574个城市。
根据公司官网,公司目前已开业门店1,030家,筹建中门店109家。近几年由于疫情,公司不断有新开门店也有大量关闭门店。相较于2019年的1,440家门店,公司总计关闭了410家门店。
从实际经营业绩来看,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931.99亿元,相较于2010年上市时123.17亿元营收,公司近10年营收 累计增长了近6.57倍。
但是由于疫情原因导致线下商超客流减少,消费者购物习惯转向线上电商。同时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等平台的竞争,公司营收自2021年开始有所下滑。
从公归母净利润来看,2021年归母净利润首次迎来亏损,达到-39.44亿元,2022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27.40亿元。连续两年的归母净利润亏损几乎亏掉了此前4年的归母净利润总和。
近几年,在超市行业不断推出新业态,探索新发展路径时,永辉超市作为跟随者,在2017年对标盒马推出超级物种,并在2年内开出100多家店;2018年对标钱大妈等社区生鲜,推出永辉mini,最高峰时有1,000家门店;2021年对标山姆会员店,推出永辉仓储店。但跟踪模仿以及激进开店,并没有给永辉带来新增长。
2019年超级物种大量关店,同样2020年永辉mini迎来闭店潮。作为这两种业态的追随者,永辉似乎并没有学到多少精髓。
据悉,超级物种对标的盒马于2023年初宣布终于盈利,盒马作为一个新零售业态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而永辉mini对标的钱大妈,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21年中国超市Top100》,钱大妈销售额与门店数连续两年实现“双10%”增长。
对于生鲜这种低毛利产品,永辉超市的竞争对手—部分生鲜电商,选择了收缩规模,保证盈利的手段,也终于在2022年迎来盈利。
据悉,早在2021年,叮咚买菜就将重点转向“效率优先,兼顾规模”。2022年至今,叮咚买菜关停了滁州、宣城、中山、珠海、天津等城市的业务,节省了大量无效投入。
根据叮咚买菜2022年Q4季度财务报告,其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1%至62亿元,关键是在Non-GAAP盈利基础上,首次实现单季GAAP净利润转正,以及全年正向经营性现金流。
由于超市行业的“薄利多销”性质,行业普遍净利润较低。因此公司营收可以通过大量开店实现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却可能因为规模扩张,但管理跟不上而表现不佳。
尤其对于永辉超市来说,公司作为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入超市的企业之一,早期凭借高频、刚需的生鲜产品形成差异化,但同时也因为生鲜产品的易腐烂、保质期短等问题。在如今规模庞大时期则需要匹配更高的管理水平及供应链水平。
对比超市行业其他企业,永辉虽然营收规模很大,门店数量较多,但同样从净利润等数据来看,永辉的业绩表现也算不上好。从2022年三季报来看,永辉超市营收709.07亿元,但净利润为-10.25亿元。家家悦、步步高、红旗连锁营收规模分别是139.63、80.29、75.73亿元,净利润分别是1.64、0.34、3.57亿元。
而对比永辉超市2022年各季度经营情况,其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02亿元,第二、三季度分别亏损6.14、7.75亿元,根据其预告全年亏损27.40亿元来看,四季度亏损又进一步加大。永辉超市的营收规模庞大,利润亏损较大的情况,与生鲜电商收缩规模、保证盈利的策略,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公司偿债能力来看,近几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逐步增长。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了84.22%。其中,公司短期借款65.77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98.40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7.11亿元。但是,公司货币资金仅81.0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0.3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3.83亿元。
此外,由于激进扩张后管理跟不上,永辉超市近几年也因食品安全等问题频频被点名。据北京市场监管局网站显示,自2022年11月以来,永辉超市在北京地区已10次被行政处罚,均和食品安全问题相关。
2023年2月9日,一段标题为“永辉超市被曝老鼠在大米上爬”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涉事门店所属公司自身风险多达471条,该公司作为被告方涉及上百条“产品销售者责任纠纷”及“产品责任纠纷”。
对于股民来说,虽然永辉超市一度被称为中国版“沃尔玛”,营收规模位居超市行业前列。但从PE估值的角度来说,公司股价取决于每股收益及公司估值,永辉虽然营收规模较大,但近两年净利润表现却比不上其他同业,属于增收不增利情形。永辉股价也自2020年开始一泻千里,而董事长张轩松的接连减持,也是否预示着他对永辉的未来预期......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