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影医疗近日发布了新一代分子影像技术平台“uExcel Technology”和业界首款全芯无极数字PET-CT“uMI Panorama”,助力极微病灶精准诊疗,尤其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治疗和前沿研究中有重要价值。PET探测器专用芯片是“uMI Panorama”系统的核心部件,打破了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对进口通用芯片的依赖,填补了国产超高端医疗装备专用芯片的空白。
作为近20年来核医学领域出现的最重要技术,PET-CT在肿瘤诊断、精准医疗、临床医学研究等方面有独特优势。“核医学能够预知某些药物的敏感性和疗效,对很多疾病的早期评价和预测可以发挥较好的作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石洪成说。去年5月,联影医疗研发的“uMI Panorama”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之后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投入临床使用。
北京协和医院的联影医疗uMI Panorama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委、西京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汪静教授表示,国产高端分子影像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解决了很多卡脖子的关键问题;在“政产学研用”平台搭建方面,研发国产设备的企业能深入、及时地与医疗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助力孵化前瞻性的科研成果,推动医学研究转化。
“我国核医学无论是科室的数量、设备的数量,还是检查人数和药物使用,都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汪静介绍,我国约有3000家三级医院,其中设有核医学科室的不到1000家,我国每年接受核医学影像检查的数量不足300万人次,临床常规应用的放射同位素几乎100%依赖进口。
2021年,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核医学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要求到2035年实现一个县一个核医学科,全国2800个县市区将至少增加2500个核医学科。
核医学设备是核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大高端分子影像诊疗设备的自主研发及创新力度,是国家战略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联影医疗等企业的创新研发、国产设备的推进普及,可以进一步带动学科建设和核医学的人才培养。”汪静说。
联影医疗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张强表示,高质量图像不单依赖于PET-CT某一性能指标的提升,而是要同时实现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灵敏度和轴向视野的全方位突破。为此,公司推出了搭载“中国芯”的“uMI Panorama”和“uExcel Technology”技术平台。在PET-CT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上,“uMI Panorama”实现了国际领先,其时间分辨率突破了200皮秒这一技术“拐点”,有助于显著提升图像质量,对重疾早诊早筛有重要意义。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的“uMI Panorama”已用于15种药物的临床研究,涵盖了针对肿瘤、心脏及神经系统的动态及静态显像。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这款国产设备在微小病灶检测能力上优势明显。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霍力演讲。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霍力教授说:“我们的研发力量非常强,汇聚了全世界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药物。通过与联影医疗开展深度合作,基于医企融合创新平台,我们可以实现真正的源头循环创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推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的科研成果。”
西京医院也在与联影医疗开展基于新一代分子影像技术的深入合作。汪静表示:“我们对国产设备的功能设计进行了完善补充,提升了设备的利用度。与此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多篇重要论文以及重点项目的科研经费支持。”
栏目主编:黄海华
来源:作者:俞陶然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