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呈现基金公司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现象,基金规模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头部基金经理,但伴随着“明星基金经理”的规模扩张,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也逐渐到达瓶颈,同时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也逐渐减弱。

在此背景下,2022年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中强调: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提高投研人员占比,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

今天我们就主要来聊聊基金行业为什么要施行团队化管理产品?对比中美基金业投资进程,“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具备哪些优势?

一、基金规模是业绩的敌人?“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不易受规模容量等限制

巴顿比格斯在《对冲基金风云录》中提到:规模是业绩的敌人。那么规模较大的基金业绩是否往往比规模较小的要差呢?

为了验证这一问题,我们选取了2020年成立的两年和三年持有期偏股混合型产品,在2021年和2022年两个完整年度对产品业绩和同类排名进行了统计。

 

数据来源:Wind,业绩分布采用年化收益,同类排名采用wind二级分类,统计区间: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统计样本:2020年成立的两年或三年持有期偏股混合产品。

数据显示,收益排名50%后的基金,其2022年末规模要比收益排名50%前的更大,综合来说基金的规模越大,收益越低,但这个结论也不是一定正确。从业绩分布中可以看到,小规模基金的业绩弹性更大,其收益率水平可以达到0-10%,也可以在-20%以下。

可以说小规模基金的业绩和基金经理操盘水平有很大关系。基金经理管理能力越强,其获得收益的能力越强;如果基金经理的水平不够,那么其管理的基金可能会面临更高的亏损。不过基金规模一旦上去了,可能会限制基金经理的能力发挥。

举个例子,某位基金经理擅长成长型投资风格,但成长型风格股票往往市值偏小,流动性较差,容纳不了多大的资金,在基金规模大了以后选股必然会退而求其次,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业绩下降是可以预见的,这也验证了开头我们为什么提到巴顿比格斯会说“规模是业绩的敌人”的原因之一。

针对“单个基金经理管理模式”的局限性,美国基金业或许能告诉我们答案。比较中美两国的基金情况,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的数据,截至2022年年末,美国受监管的开放式基金(相当于我国的开放式公募基金)规模总值已达28.6万亿美元,其规模占据全球近一半,远超中国的3.27万亿美元。

 数据来源: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截至:2022年12月31日

而资本集团旗下美国基金品牌管理着全美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对所有公募基金的管理方式均采用分仓的形式,不同基金经理独立管理自己的部分,也就是“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

所谓的“多基金经理共管”就是指一只基金产品由多位基金经理采用分仓的模式共同进行投资管理。这种基金管理模式具备三大优势:

1)是分仓可以让单个基金经理的持仓规模不至于过于庞大,能够发挥出自己所擅长领域的能力;

2)是在市场风格切换时,有多名风格互补的基金经理可增强市场适应性;

3)是“多基金经理团队制”可以消除单一投资官带来的诸多潜在弊端,由基金经理研究共享,独立决策,可以有效防止在市场机会不明朗时赌性过大。

虽然目前中国的公募基金规模远小于美国,但公募基金的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区间:2011-2022

在公募基金规模逐年壮大的背景下,大规模基金诞生的可能性更大,未来美国资本集团的“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二、兼具资产配置选择,分散风险

从实际的投资需求看,资产配置的目标在于以资产类别的历史表现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决定不同资产类别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重,从而降低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3.04.12

对于一位基金经理来说,他的固有性格、投资理念和长期投资习惯会形成一定的资产配置风格,不同的基金经理所擅长的能力圈不尽相同,有些基金经理擅长权益投资领域,有些则擅长固收投资领域。

相较于“单基金经理管理模式”,在“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下,基金总体的资产配置会更丰富,例如不同的基金经理可以有效地分散于A股与港股、权益与固收、股债与商品等,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三、具备独立的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能力,提升产品适应性

要想扩大一只基金的规模,持股数量、持有单只股票的市值中至少有一项需要有明显的提升。随着产品规模的逐渐增长,当持仓总数达到一定程度时,组合中市值相对较小、流动性较弱的股票通常难以支撑上升的持股需求,因此规模较大的基金选股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股票市值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的风格不免会偏向大盘风格,基金持仓可能更偏向于头部公司。

例如,在2003年以前,美国成长基金规模不到500亿元,产品风格以大盘成长、小盘成长混合为主。而随着产品规模的不断上升,特别是2008年以后,大盘风格逐步增强,并持续占据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申万宏源证券,统计区间:1995/01-2021/01

同时,每个人的时间、精力以及认知和学习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平台的研究支持、基金经理的研究覆盖将限制行业或持股数的进一步扩大。

但在团队化管理模式下,基金投资可以突破个人局限性,通过多位风格互补的基金经理增加市场适应性,更好地应对市场周期波动的影响。

当前A股市场已有超过5000家上市公司,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预计后续A股上市公司数量还会不断增加。单一基金经理模式难以有效覆盖全市场,而在“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下,庞大的研究团队可以提升覆盖公司的广度和深度,个股选择的范围也会大许多。

四、注重投研团队建设,保护持有人利益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相比于单一基金经理模式的单打独斗,“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下不依赖于某个人,而是兵团作战,整个投研团队将成为一台良好的价值挖掘机器,在投资效率、投资范围、良性纠错上更具有竞争优势。

首先,在决策机制上,投研团队可汇集多个基金经理的投资智慧,将集体决策和个体决策结合起来,降低决策的情绪化,使决策更加科学。就算在极端情况下,有1-2位的基金经理离职,团队化管理由于决策机制和剩余团队成员的存在,使得基金产品将延续之前的组合风格,从而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

其次,在考核机制上,该模式下可实行科学的团队考核机制,例如某基金给每个基金经理分配与投资能力匹配的投资范围和资金规模,并根据考核机制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保证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有更大仓位的管理权限,使考核更优秀的基金经理对整体基金的影响力更大。

总之,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国内更多的基金或许将仿照美国大型基金管理模式,实行“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工银安悦稳健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混(OTCFUND|017198)$

$工银瑞信黄金ETF联接A(OTCFUND|008142)$

$工银北证50成份指数A(OTCFUND|018112)$

风险提示:投研观点仅供参考。本材料(活动)由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发起),为客户服务资料(活动),并非基金宣传推介资料(活动),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 在全面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等情况,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以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审慎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