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有了个“基建狂魔”的绰号。


俗话说,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绰号。


这些年来,我国完成了多项世界性工程。


比如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最长公路隧道、最高海拔隧道、稳居世界第一的高速、高铁通车里程等。


在这一项项工程的背后,离不开建筑材料的大量供应。


其中最为基础的,便是水泥。


水泥号称“当代建筑的粮食”,被广泛应用到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的方方面面,托起了人类现代社会的文明。


但水泥一开始并不是一种常规的建材,在1824年被英国人阿斯发明之后,经过漫长的传承才在中国生根发芽。


百年时间里,中国水泥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落后到冠领全球,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


而说起国内的水泥企业,就不得不提到海螺水泥,曾因《世界水泥》杂志里一句“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的评价而名声大噪。


本期视频,我们将结合新中国的水泥发展史,带大家一起探讨海螺水泥是如何从一个深山里的无名小厂,逆袭成全球领先的行业巨头。


1、 顽强兴起


在说海螺水泥之前,咱们不得不先了解它诞生的背景。


中国的水泥工业最早要追溯到18世纪清朝末年。


彼时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步入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大工业逐渐走向成熟,向国外输出设备和工业技术成为发展的需要。


其中英国人发明的波特兰水泥更是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建设的必需品。


清末时期,外国列强的的炮舰在中国沿海虎视眈眈。


为了抵御入侵,清朝的军事和工矿企业陆续开办,对水泥的需求日益增长。


但羸弱的晚清压根没有水泥生产能力,只能花大价钱进口。


1889年,为了摆脱对进口水泥的依赖,在洋务运动的支持下,唐山细绵土厂建成,成为我国第一家立窑生产水泥的工厂。


不过由于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的缺乏,唐山细绵土厂亏赔严重,没几年就停产了。


几经周折,在1907年,唐山细绵土厂改名为唐山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重新运营。


除了唐山启新,那些年还陆续出现了广东士敏土厂、湖北水泥厂、南京中国水泥厂、昆明水泥厂等多个依靠地方政府或民族企业家建立的水泥厂,采用的都是欧洲引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


可惜在后来与日本等列强的战争中,大多数水泥厂遭到严重打压甚至被关停,民族水泥工业的发展陷入极其严重的困境。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急需水泥来进行新的基础建设,一些战后存留下来的老厂经过抢修纷纷恢复了生产。


但依靠这些残存的老厂,完全无法满足新中国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


特别是60年代我国开始三线建设,为了发展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泥。


为此,国家成立建材主管部门,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支持各地引进国外技术建设大中型水泥厂。


在60年代末,上海就接到任务,要求在安徽筹建“小三线”,其中水泥厂便是上海在安徽的建设任务之一。


生产水泥最重要的原材料是石灰石,辅以适量的粘土和铁矿粉研磨烧制即可。


因此建设水泥厂,第一步要找到足够的石灰石矿资源。


于是,1969年初,上海建工局和上海水泥厂牵头,派出选矿小组,到安徽南部山区寻找合适的矿源建厂。


当时选矿小组勘察了安徽休宁、绩溪、歙县、祁门、黟县等6个县区的矿源,可惜都不理想。


就在选矿小组准备放弃返回上海的途中,偶然得知宁国的大海螺山和小海螺山有丰富的石灰石矿资源。


选矿小组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往宁国考察后,发现大、小海螺山的石灰石矿资源非常丰富,足够开采五十年,而且质量优良,完全符合建设水泥厂的硬件条件。


最终,上海选择在宁国大、小海螺山附近建厂,1970年底,占地2054亩的上海胜利水泥厂正式投产。


胜利水泥厂所使用的商标,也因大、小海螺山而得名为“海螺”商标,海螺水泥由此诞生。


其生产的水泥采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华新湿法旋窑”工艺,凭借过硬的质量在全国多地广泛运用。


后来随着胜利水泥厂发展越来越好,原厂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急需扩建新厂。


令人意外的是,70年代末,三线建设要结束了,胜利水泥厂的上海职工也陆续回到了上海。


经过这一番变数,扩建新厂的任务和原胜利水泥厂的资产也逐渐移交给了安徽接管。


二、焕然一新


由安徽接管后的胜利水泥厂,经过大规模改造扩建,成了新的宁国水泥厂。


新水泥厂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生产工艺,在当时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80年代初,国际上水泥生产工艺已经有了新突破。


欧美、日本等国家抛弃了传统的“湿法”工艺,开始使用更先进的“干法”工艺。


面对改革开放后国内对水泥质量和产量越来越高的需求,宁国水泥厂当然是希望引进“干法”工艺生产。


但新工艺势必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这在当时是个很冒险的行为。


后来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宁国水泥厂得到了国家“六五”计划的支持。


经过多方努力,在1982年,宁国水泥厂使用科威特基金会商业贷款,正式引进了日本三菱成套的“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并于1987年顺利投产。


这也让宁国水泥厂成为了我国建材行业首批由国外引进的大型水泥厂之一,更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


凭借先进的生产工艺,宁国水泥厂生产的“海螺”牌水泥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应用到很多江浙沪地区的大建设上,例如上海东方明珠、杨浦大桥、南浦大桥等,使用的都是“海螺”牌水泥。


但随着“海螺”牌水泥的销量增长,宁国水泥厂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1992年国家取消水泥价格管制后,赚钱到手软的宁国水泥厂开始飘了,接连投资了大理石厂、煤气站、矿泉水厂等其他业务,影响到了主业的发展。


其次是宁国水泥厂当时职工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低下,年产量只有150万吨,空有好设备却落后于竞争对手。


这些问题直到一个关键人物上任之后才有所改变,他就是郭文叁。


郭文叁最早是宁国水泥厂的技术员,在厂里前前后后做过很多岗位,一路摸爬滚打后,在1993年当上了厂长。


郭文叁上任厂长后,大刀阔斧的撤掉了所有对外投资,坚决聚焦水泥这个主业。


针对产量低的情况,郭文叁取消了工厂以往的制度,采取了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短暂的解决了问题后,郭文叁又有了新想法。


为了让宁国水泥厂的生产工艺不落后,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可是改造需要很多钱。


在90年代中期,中企和外资合资的模式已经有了基础。


郭文叁看上了这种模式,希望能找个外资出钱。


但国企和外资合作,有很高的政治风险,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为此,郭文叁找到安徽省政府,研究利用外资的可能性。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与商谈,1995年一月,宁国水泥厂得到2500万美元的外资支持,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外合资的的海螺水泥。


紧接着,国内第一条“日产20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在宁国顺利投产,帮助海螺水泥奠定了技术优势。


有钱、有技术,还有足够的产量,这时的海螺水泥已经不满足于偏居一隅,希望能走的更远。


但厂区所在的宁国山区,交通不便制约了销售半径。


而且水泥生产严重依赖石灰石矿作为原材料,如果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建厂,又缺乏原材料。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大概在1995年,海螺水泥提出了在水泥界著名的“T型”战略。


所谓的“T型”战略,可以简单理解成一横和一竖。


一横是在有石灰石资源的沿江地区新建或扩建水泥熟料生产基地。


一竖是指在沿海无资源但水泥需求量大的地方收购一批小水泥厂,改造成水泥粉磨站,就地生产水泥的最终产品。


这里需要向大家科普下水泥的生产方式,基础原理是把石灰石、粘土、铁矿粉等原材料破碎烧制成熟料,再把熟料粉磨成对应的颗粒度即可。


海螺水泥的“T型”战略,就是把熟料和粉磨两个工序分开建厂,再利用低运费的长江水道把二者结合起来,以此打破地域限制。


三、跨域引领


在“T型”战略的支持下,海螺水泥开启了新一轮的大发展。


95年并购了位于长江边的铜陵水泥厂,97年又并购了芜湖的白马山水泥厂。


在并购芜湖白马山水泥厂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趣事,直接影响到了后来海螺的总部选址。


熟悉安徽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芜湖和宁国所在的宣城市是邻居关系。


当时芜湖市领导看见隔壁的海螺水泥有对外扩张的意向,就主动找上门,希望海螺水泥能把芜湖的白马山水泥厂给并购掉。


当然这不是无条件的并购,芜湖的真实目的是想让海螺水泥把总部迁入芜湖。


作为交换,芜湖为海螺提供户籍指标,而且可以最大程度享受税收优惠,再把芜湖赭山公园东大门那块绝佳地段留给海螺盖员工宿舍。


考虑到芜湖是沿江城市,还符合“T型”战略,又给了这么多难以拒绝的条件。


最终在1997年,海螺水泥出资两亿元并购了白马山水泥厂,正式把总部落在了芜湖。


也是在这一年,海螺水泥进行重组,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在香港上市的国内水泥公司。


上市后的海螺水泥也没有停下来,继续买买买。


短短几年时间,并购了张家港水泥厂、上海奉贤水泥厂、南通水泥厂、泰州水泥厂等企业,迎来飞速发展,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水泥企业。


其实不仅是海螺水泥,当时国内很多大型水泥企业,例如华新水泥、山水水泥等,都在扩张。


国内大型水泥企业的崛起,不但让中国彻底摆脱了建国初期产能不足问题,还成为了世界最大水泥生产国。


21世纪初的时候,中国水泥年产量已经占到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


相比之下,国外的水泥产量却在不断下降。


为此,从21世纪初,很多来自欧洲和日本的外资水泥企业看上了中国市场潜力,开始大举进入,甚至强势并购,让中国水泥产业忧患重重。


例如法国拉法基收购四川双马成为控股股东、瑞士豪瑞入股华新水泥、德国海德堡牵手冀东水泥、摩根士丹利购入山水集团30%股份等等。


外资通过跑马圈地,从2005年开始,瓜分了中国水泥产业的半壁江山。


例如云贵川和重庆在内的西南地区,是拉法基经营数年的地盘;日本太平洋水泥在大连、秦皇岛等东北地区站稳脚跟;华中地区,有霍西姆盘踞;西北市场,则有海德堡先入为主。


2006年,刚布局完成国内首条万吨生产线的海螺水泥也遭遇了资金瓶颈,被摩根士丹利旗下资本看上,准备转让超10%的股权。


如果转让成功,摩根士丹利将成为海螺水泥第四大股东,那就代表国内大型水泥企业,基本被外资团灭。


有意思的是,当时商务部和发改委介入,拒绝了摩根士丹利对海螺水泥的入股,这场闹剧最终宣布搁浅。


没有被外资影响的海螺,在这之后积极部署早期定下的“T型”战略。


从华东地区始发,先后进入了华南、珠三角、西部等市场,加速了全国化布局。


同时在生产技术上,海螺也在不断更新,2012年投产了国内首条日产12000吨的水泥熟料生产线,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


与此同时,国内的水泥行业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外资投资热消退,风投逐渐离场。


伴随着外资的撤离,中国水泥企业反而开始积极到海外投资。


仅海螺一家,就先后在印尼、缅甸、柬埔寨、老挝、俄罗斯等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


而在国内,海螺继续发挥“买买买”的传统艺能,每年都在不断的并购各大地方水泥厂。


仅仅是2022年上半年,海螺水泥就完成了对重庆多吉、宏基水泥、哈河水泥等8家相关公司的收购。


毫不夸张的说,目前几乎每一个省份都有海螺的工厂。


甚至在一些资源丰富省份,例如安徽、江苏、湖南等地,能做到有十多家工厂。


总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不断的兼并重组和技术革新中,海螺水泥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品牌供应商。


在最新的2022《福布斯》 全球上市公司500强中,海螺集团排名第374位,位列水泥行业全球第一。


4、 结尾


从一个深山小厂到全球第一的转变,海螺水泥见证了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从百年前的落后到领冠全球,背后是数以千万计的水泥工人所作的巨大贡献。


但面对新时代,我们不得不承认,水泥是个高污染产业。


其生产活动消耗带来的碳排放,是造成温室气体效应的最大元凶之一,占每年碳排放总量的5%左右。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国,提升水泥企业节能减排能力,推进清洁生产,应该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故事的最后,我们不得不夸一下海螺在这方面的努力。


早在宁国水泥厂期间,海螺就提出了建设“花园式工厂”的目标。


每一个海螺工厂,都有一个海螺湖。


厂区内,树木葱郁、花草繁盛,植被覆盖率极高,完全颠覆了“烟囱冒黑烟、天空灰蒙蒙”的传统水泥厂印象。


据说宁国、池州和铜陵的海螺工厂都非常美丽。


甚至池州海螺工厂还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走在厂区,能大概率与野生动物不期而遇。


如果有机会,前往打卡感受下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是个不错的选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