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多客

来源 | 贝多财经


民营银行的诞生顺应了普惠金融的要求,承担着支持民营经济、服务小微的历史使命。经过近年来的发展,19家民营银行形成了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并用各自本领实践普惠金融的初心。

本文从多家民营银行在核心技术、小微服务、开放合作3个层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揭示民营银行发展思路与思考。

一、技术是核心,也是基础,注重科技能力赋能业务实践

“科技立行”是多家民营银行的共识。

相比于传统银行的网点、产品、存量存贷款客户资源等优势,民营银行显然无法媲美,但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部分科技优势突出的民营银行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在物理网点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实现差异化发展,服务普惠金融创造了可能性。

除了普遍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创新和应用外,民营银行还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科技创新和应用成效显著,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竞争优势突出。有的民营银行已经具备了行业领先的科技水平和研发实力,并形成对外技术输出能力。


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坚定走高水平科技自主自立自强的发展道路,将科技作为驱动业务发展的核心引擎,助力了数字银行业务的降本增效及高质量发展。

微众银行持续打磨优化基于“Openhive开放蜂巢”技术的全分布式核心系统架构,2022年,实现关键产品综合可用率高于99.999%,超越电信级标准,在支撑单日金融交易笔数突破8.4亿笔的同时,户均IT运维成本进一步降至2元。同时,微众银行也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领域均有一定成绩,通过开源生态将科技成果向全球企业赋能,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推动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生产力,还不断完善以FATE开源生态为核心的联邦学习生态,持续提高影响力。

但要获得如此深厚的能力积累却并非易事,不仅需要战略上的重视,还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微众银行自成立以来,科技人员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2022年研发费用较上年增长超过20%,截至2022年末,微众银行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500项,在隐私计算等前沿领域专利申请量居于全球银行业前列。

除了微众银行外,网商银行、金城银行等同样在科技方面表现亮眼。

网商银行持续通过科技探索,深入布局前沿技术,更是首创了“大山雀”卫星遥感技术、“大雁”数字供应链金融系统、“百灵”人工智能风控系统等。而金城银行已搭建完成“两地三中心”双活容灾架构体系,实现数据中心级故障秒级切换,并形成业务多活架构部署的基础支撑能力;建立防护全面覆盖、风险提前处置、威胁主动防御、技术安全可控的新型动态信息安全防御体系。

二、小微是重点,也是特色,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

近年来在经济增长放缓、需求不振的背景下,部分小微企业因缺客源、缺订单而创收受限,工资、租金等支出却相对刚性,导致资金链趋于紧张,经营压力增大。

为助力小微企业应对挑战,人行推动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银保监会引导银行业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委及各地政府陆续推出“六税两费”减免政策、房租减免、社保延迟缴纳、现金补贴等一系列纾困政策。由此可见,以金融服务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是整个行业的共同目标。


针对当下小微金融服务的难点和痛点,各家民营银行正在结合自身特点,差异化服务小微客户。

微众银行依托金融科技能力,打造多元化的普惠金融矩阵,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提供“既普且惠”的金融服务,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微业贷”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方面走出了一条商业可持续的有效路径,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出的全国首个线上化、无抵押、随借随用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目前已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截至2022年末,“微业贷”的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贷款余额占比超70%;企业征信白户占比超50%,让更多小微企业有机会平等地享受到及时、安心的银行信贷服务;信用贷款余额占比达98%,缓解了小微企业因缺少抵质押物而融资难的问题。截至2022年末,微业贷累计授信客户超110万家,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下企业占客户总数超70%,超50%的授信客户是“首贷户”。

网商银行不设线下网点,借助实践多年的无接触贷款“310”模式(3分钟申请,1秒钟放款,全程0人工干预),为更多小微经营者提供纯线上的金融服务,让每一部手机都能成为便捷的银行网点。截至2022年末,累计超过5000万小微经营者使用过网商银行的数字信贷服务。

新网银行则是坚持差异化定位,瞄准小微商户的融资难点和痛点,紧扣小微金融服务“量增、面扩、质升、价降”目标,小微信贷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截至2022年末,新网银行小微贷款累计发放超750亿元,贷款增速超70%。

亿联银行依托互联网场景平台上的小微经营客户,通过借款人的个人信息、经营信息及三方数据信息,提供小额、高频贷款服务,凭借在线申请、生物识别、模型评分、远程放款等手段,真正实现了“无接触金融服务”,已累计放款超过150亿元,为超过30万小微客户提供了服务。

三、开放合作是策略,也是互补,共同推进金融服务的普及化和便捷化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格局下,民营银行借助自身科技和资源等优势,通过推进开放银行模式跨界互联,与各业态进行融合,尽可能实现差异化经营,满足普惠客群需求几乎成了民营银行发展的必然。


事实上,开放银行不仅是一种商业模式,更将成为商业银行的新业态,是银行在数字化社会深化演进过程中的发展方向。

包括微众银行、苏宁银行在内的多家民营银行纷纷有所行动。

微众银行致力于成为开源技术贡献者和开源社区建设者,已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建立了开源项目社区,共开源了33个项目,在代码托管平台获得来自全球开发者的超过35,500个Star,13,300个Fork,2022年吸引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助推了产业数字化进一步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今年5月中旬,苏宁银行与中建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以云筑网为合作平台,创新数字科技应用,投入优质金融资源,共同支持建筑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苏宁银行遵循“金融科技+场景金融=普惠金融”的经营逻辑,大力推动数字金融与生产场景深度融合,目前已与上百个经济场景平台建立合作,覆盖农业、家电、物流、餐饮、批发零售、建筑业等行业,满足不同行业客户在采购、备货、运输等各环节的融资需求,加力提升场景内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

未来,民营银行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政府部门、社会各方进行更为广泛的链接,连接更多的优质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个更加适宜普惠金融发展的经营环境,形成基于优势场景的金融服务生态,实现多方共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