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董静怡 香港报道

由香港桂冠论坛委员会主办的香港桂冠论坛将于2023年11月13至18日在香港科学园举行。日前,该论坛在港举行新闻发布会及启动礼。

首届香港桂冠论坛的主题为“汇聚顶尖思维,启发科学成就”,将汇聚2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在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三大领域中的邵逸夫奖得奖者,与逾200名青年科学家分享研究成果。

香港桂冠论坛委员会主席唐伟章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背靠内地,是联动海内外的枢纽,与全球前沿科技学者交流更加频繁便利,这也是香港的突出优势。

创新是本次论坛强调的重点。“如果教育是进步的垫脚石,那么创新就是推动我们向前的引擎。”李兆基基金代表林高演博士在发布会上表示。

在创新方面,中国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大力支持大学研究,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许多大学在国际上都取得了卓越的地位。”唐伟章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认为中国在技术和创新方面正一步一步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

香港特区政府一直把推动创新科技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投放资源支持本地大学的科研发展。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介绍道,近年来,他们透过扩建科学园、数码港,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创新香港研发平台等措施来完善基础建设,同时投入更多资源,包括增加公帑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学额,以培育本地人才,并引入新课程,以吸引非本地的科学及科技人才。“综合以上措施,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成熟的创新科技生态圈。”

在为期四天的走访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参观采访了香港多所大学的科研项目,它们聚焦行业热点问题,强调科技创新,部分已实现商业化落地。其中,一些项目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也可透过它们窥见前沿科技发展的一隅。

铁路智能化如何做?

铁路运输在我国运输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加快智慧交通建设,行业迈入了大规模、网络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在运维方面仍存在智能化程度低、监测信息不全面、状态采集手段欠缺等问题,这也是众多最新轨道研究的布局方向。

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致力于推动国家在铁路运营安全性研究领域的技术进步,在其各类的项目中,利用感应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铁路系统的安全、准时和舒适度的研究引人关注,他们计划将技术应用到各种铁路网络,最终打造一个智慧铁路系统。

香港理工大学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倪一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年来,铁路智能运维系统的研发颇受关注,参与者众多,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当中,“目前一些设备也有数据检测系统,在车辆行进的过程中是没法检查到的,我们强调实时的监测,从维护性的检修到运行状态的检修。”

但倪一清也表示,这样一个系统的成本仍然很高,后续的管理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也是其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高安全性是其接下来的研究重点。

此外,针对于诸如近期发生的印度两车相撞、前年的河南暴雨倒灌地铁等突发事件,该中心也有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我们称为异物入侵检测系统,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它是动态的。”倪一清向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为解决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噪声污染,提高轨道维护效率,铁路工程香港分中心研究成员研发了一种基于颗粒阻尼原理和先进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块化钢轨颗粒阻尼器。该技术已应用于深圳地铁5号线塘朗城站路高架桥区段。

据悉,钢轨颗粒阻尼器对高于800 Hz的频段有较好的减振降噪效果。安装阻尼器后轨道近场噪声可降低3-5 dB,远场噪声可降低1-3 dB;阻尼器半安装可将钢轨衰减率提升约0.3 dB/m,阻尼器全安装可将钢轨衰减率提升约0.6 dB/m。

手术机器人研发方向如何走?

随着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和机器人技术不断进步,机器人辅助手术程序和诊治方法彻底改变医疗诊断及治疗方案。机器人技术能改善内视影像质素和手术精确度,令医生进行内窥镜手术时更得心应手。这类微创手术的入侵性低,可广泛治疗世界各地的病患。

在香港特区政府InnoHK的资助下,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于2020年4月由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及工程学院成立,结合了医疗及机器人两个科技领域。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赵伟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生和工程师双方的合作非常重要,“医生有临床的问题,我们希望病人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治疗,但是我们没有解决的方法;工程师有解决的方法,但是在临床应用方面不太了解机械在身体里面如何应用、有哪些限制。”

通过医生反馈,工程师进一步改进,最终应用到临床会使得病人得到更好治疗。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欧国威介绍道,手术机器人可使手术更完善,如不会出现医生操作时的手抖问题,且在学习阶段,操作机械的学习对于医生来说也更为容易。

赵伟仁向记者表示,与公司不同的是,该中心聚焦各类前沿技术,有些还并未有公司涉及,“我们有很多研究在未来有望成长为一个初创公司。”

研究中心其中一个项目是微/纳米机器人,它们可以通过血管进入身体不同部位运送药物,以及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完成一些小手术。

据介绍,更小、更智能、更安全的医疗机械人设备和系统在微创手术极具潜力,微型机器人是创新生物医学价值的缩影,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最新五年战略计划中的战略研究领域之一,但技术上仍需克服很多挑战。该中心团队开发基于图像引导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微型机械人平台,该平台利用纳米机械人集群和磁驱动系统,将药物主动递送到血管内的目标区域。

欧国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手术机器人的底层技术方面,国内与国外没有太大的差距,重要的问题是国产化,“我觉得接下来不是追赶的问题,是大家选哪个方向去走的问题。”

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与治疗难题如何解?

“我们正处于一个老龄化社会,香港乃至全球人口迅速老龄化,导致与年龄有关的退行性疾病(如痴呆症)的发病率增加。”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研发总监傅洁瑜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介绍道,在所有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形式是阿尔兹海默症,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会有1.52亿该病患者。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方法,且患者常在病情进入晚期、出现记忆丧失等症状时才得以确诊,但事实上,患者在病症出现前10-20年已经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傅洁瑜表示,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和治疗面临巨大挑战,目前业内缺乏客观诊断工具和有效的干预治疗。这也是该中心团队的研究方向。

在诊断方面,该中心团队成功识别出血液蛋白生物标志物,并构建了特定生物标志物组合,只需一滴血,便可筛查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以及评估其病情发展阶段。

傅洁瑜向记者表示,目前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方式为临床评估,医生会通过谈话或做一些认知测试对患者进行评估,这样的结果往往不够客观,而脑部成像的检测方式费用昂贵,需要等待很长时间。相比之下,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则更为方便且准确。

近日,港科大进一步表示,其建立了深度学习模型,用于评估欧洲人群及中国人群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多基因风险。该项研究将新型深度学习模型与基因检测相结合,可评估个人在其一生中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准确率超过70%。

在治疗方面,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还专注于开发阿尔兹海默症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基因治疗。傅洁瑜介绍道,基因编辑技术在治疗例如遗传性的阿尔兹海默症这类由遗传基因突变引发的疾病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仅在中国,该病患者就超过50万人。

在此背景下,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全脑基因编辑技术,使用新型的运送工具,跨越血脑屏障,通过单次、无创的静脉注射,将优化的基因编辑工具运送到整个大脑,实现高效的全脑基因编辑。

据悉,上述科学家及其项目都将参与11月的论坛,与青年科学家交流。唐伟章表示,该论坛旨在提升年轻一代对不同科学及科技领域的认识和兴趣,透过促进世界各地青年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支援香港及其他地区的青年发展。

更多内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