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各宽基指数、行业指数、基金指数以及商品指数上周及今年以来(截至6月9日)的表现详见下表。


1、世界上没有什么新鲜事,A股自4月下旬以来跌跌不休的行情,去年9、10月也出现过。

以中证全指为例,去年8月17日开始至10月11日,几乎就没出现过像样的反弹。

记得我在去年10月13日写过一篇文章《差点忘了A股还能涨》,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连剧本都有点相似,在持续续下跌之前,与今年1、2月份一样,去年5、6月份也曾经出现过连续的上涨,之后出现经济状况不及预期才引起了持续续的下跌。

但所谓物极必反,去年9、10月份的跌跌不休正是在最悲观的时候打出了市场的底部,之后开启了一轮上涨。


我们来看中证全指走势图,虽然行情会有反复,但底部是呈现越往后越抬高的趋势的。

2、因为行业的极度内卷以及摩根斯坦利对宁德时代的看空报告,新能源板块最近在低位继续遭受暴击。

新能源不少环节前两年的高景气引发了产能的大量扩张,在需求增速趋缓之后进入残酷的降价竞争、抢市场份额阶段,这势必引起行业利润的下降。

但这种竞争不可能无限进行下去,降价竞争中撑不下来的企业纷纷被淘汰,市场会进入寡头垄断时代,这时候利润又会逐渐回升。

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往往也可能是行业的低谷,伴随着市场的极度悲观,其实也应该是理性投资者开始捡便宜的时候。


3、我在翻看美股标普行业板块表现时发现,尽管标普500指数及纳斯达克今年以来表现亮眼,但除信息技术之外的大部分行业板块,包括房地产、日常消费、银行、保险、石油天然气、医疗、公共事业等等都是下跌的。



由此可以推断,美股今年以来的上涨是由信息技术推动的,而领涨的龙头正是像英伟达这样的AI算力概念以及微软这样的大模型概念。

也可以说,美股今年的主线实际上围绕着人工智能展开。


而A股今年的主线实际上也是人工智能相关板块。

只不过美股更集中在硬件方向,而A股更集中在软件方向。


放在更长时间维度,对人工智能,我们似乎可以有更多、更大的期待。


4、有朋友问起主动量化基金近两年表现很好、要不要加大配置比例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从常识来讲,各种主动量化虽然因子和策略千差万别,但主要还是挣交易的钱,2021年初以来这种震荡下行的市场环境中确实表现出了一些优势,但会不会是与小市值表现更优强相关呢?

因为上一轮量化大显身手的市场环境也是小市值占优,后来市场环境变了,量化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也是我迟迟未大幅增加主动量化在整个持仓占比中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还需要持续观察。


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华夏智胜先锋股票(LOF)C(OTCFUND|014198)$ $兴全合润混合(LOF)(OTCFUND|163406)$ $大成新锐产业混合A(OTCFUND|090018)$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