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5G前夜的PCB!我国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产业链受益上市公司梳理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券商研报称目前卫星产业链可类比5G前夜的PCB,低轨卫星星座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增长,市场空间或达千亿。
梳理产业链及受益上市公司名单(附图)。
财联社7月15日讯(编辑 宣林)我国近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申万宏源李国盛认为,卫星星座的大批量发射一般都在实验星完成发射后的1-2年内进行,目前卫星产业链可类比5G前夜的PCB,我国低轨卫星星座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增长,全产业链市场空间或达千亿。
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内外卫星互联网产业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根据腾讯网,截至6月26日,SpaceX 公司上半年完成了44次发射任务,星链发射总数目达到了4698颗;国内方面,五大运营商联手构建了基于5G的卫星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完成首次远海测试。天风证券李鲁靖等人在5月17日的研报中表示,2023年或为我国低轨卫星元年,“十四五”阶段有望完成0-1跨越,产业链各层级均有望实现显著放量。
卫星频率和轨道是稀缺战略资源。国际电信联盟(ITU)对卫星轨道/频率的分配有规划和登记两种方法。对于非规划的卫星轨道/频率,遵循“先登先占”原则,即先申报、先登记者有优先权。根据《“新基建”之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研究白皮书》,地球近地轨道可容纳约6万颗卫星,到2029年,地球近地轨道将部署总计约57000颗低轨卫星,轨位可用空间所剩无几。频率方面目前C波段和Ku波段资源几乎耗尽,Ka波段竞争也日趋激烈。
中信证券付宸硕等人在7月10日的研报中表示,相较于美国已初步建成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国在星座数量和建设周期上都有巨大提升空间。与同步轨道卫星一二十年使用寿命相比,低轨卫星寿命为5年左右,需要每年对星座进行更新,替换超期服役卫星。预计未来随着流量需求的持续提升,部分低轨星座不但需要投入超千亿的一次性建设市场,而且将带动每年巨大的存量更新市场。
卫星互联网与传统卫星通信产业类似,可以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上游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基础设施等环节;产业链中游是卫星通信运营商,提出卫星方案服务、资源服务、产品服务等,旨在实现客户卫星通信需求;产业链下游为卫星互联网的终端用户。
产业链中最核心的四大环节是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服务。根据《“新基建”之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研究白皮书》,2019 年卫星产业链中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和卫星运营占总市场规模的比例分别为7.10%、2.20%、45.10%和 45.60%。
卫星互联网商业模式已得到初步验证。铱星、OneWeb和Starlink等低轨宽带星座已逐步开启商业服务,据铱星公司2022年年报,铱星星座的用户数量已达到199.9万,并在22年全年实现了7.2亿美元营收,872万美元利润,已实现盈利。据Starlink官网,截至2023年5月,Starlink用户数已达到150万以上,距2021年开启个人宽带商业服务以来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西南证券通信研究团队在6月的研报中表示,已得到初步验证的卫星互联网相关商业模式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盘中宝
- 风口研报
- 狙击龙虎榜
- 电报解读
- 模拟芯片的皇冠!电池管理芯片受益上市公司梳理电池管理芯片被称为“模拟芯片的皇冠”,在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等领域下游应用空间广阔。
中国BMIC企业市场份额在全球占比不及10%,本土BMIC厂商望迎新机遇,梳理受益上市公司名单(附表)。2小时前14w+ 阅读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