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走势很弱,新股却异军突起,连续出现狂炒。本周三(8月9日)上市的三支新股都获得爆炒,盘中惊现最大涨幅超过30倍的“奇迹”。以往弱势炒新在A股并不鲜见,当时有IPO市盈率23倍的“天花板”限制,出现狂炒似乎也不足为奇。而现在注册制已经在A股全市场铺开,新股发行的市盈率也打开上限,连续多只新股出现爆炒似乎很难令人理解。“弱势炒新”重出江湖,让人联想起最近有关“活跃资本市场”的提法,“弱势炒新”对于活跃市场有一定的正面效应,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市场泡沫,并对其他老股形成一定的抽血效应,破坏力不可不防。
“弱势炒新”的本质,是游资利用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高和先行“T+1”交易机制,进行的短期快速投机游戏。在上市首日高开震荡之后,打新中签者大多选择获利了结抛售股票,而游资主力藉此机会大量吸筹,等待换手率达到一定程度,市场浮筹减少之际大幅拉升,营造惊人的赚钱效应。由于“T+1”交易机制的存在,这种大幅暴涨带来的“纸上富贵”游资也无法在当天兑现,但足够大的拉升空间为第二天的下跌预留安全边际,像那只当天最多暴涨30倍的新股,第二天即使大幅低开50%游资也有利可图,而隔夜打五折的诱惑又吸引新一批投机热钱进场接盘,反复炒作,直到炒作热情耗尽。
虽然本周炒新的个股都是小盘股,对市场的抽水效应有限,但如果“弱势炒新”的情况延续下去,迎来大盘股上市也来一波炒新,即使涨幅没有那么夸张,但造成的抽水效应会更明显。去年八月,中国电信的炒新殷鉴不远,除了参与炒新的资金面临接下来两个无量跌停的考验之外,大盘也受到拖累,上证指数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下跌超过10%。接下来,先正达等大盘股的发行箭在弦上,如果不及时为炒新剎车,恐怕影响还会更大,也和“活跃资本市场”的初衷渐行渐远。
不过,直接进行“窗口指导”也并非最佳选择,让新股中签者有适当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彩票”的效果,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张旺财星工作室】认为,最好的方式是针对新股上市首日进行有限度的“T+0”试点,也就是上市当天买入新股之后,有一次可以卖出的机会,此后资金就冻结直到次日才能交易。这一机制的好处是,一些早盘买入获利丰厚的投资者,可以在当天盘中就可以抛售股票,锁定利润,用增加抛压来降低游资拉高炒作的力度。同时变现完的资金当天不能交易,也形同锁定了热钱的流动性。
库藏股也是可以考虑的方向。【张旺财星工作室】建议,不妨赋予IPO公司库藏股的权限,在IPO的时候设立不多于新股发行量的库藏股,用于上市前5天股价超过发行价20%以上的时候抛售库藏股的权限。而出售库藏股的资金一年内如果出现股价比发行价下跌20%以上情形的时候,上市公司需要用这部分资金从二级市场上买入股票,进行回购。如果一年内没有触发回购的情形,则成为上市公司的资产。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过度炒新,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保证新股发行和上市交易的平稳运行。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