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8月16日电(记者 李天慧 实习记者 李东东)8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河南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且覆盖全省的智能充电网络。
这意味着,三年后的河南,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高速还是公路,都可以看到充电桩的“身影”,实现“充电自由”。
《方案》从加快构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快构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配套支撑体系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制定了16条具体行动措施,推进全省智能充电网络全覆盖。
在加快构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方面,《方案》指出到2023年年底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向所有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延伸,到2025年具备充电条件,实现有效覆盖。
同时,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建设充电基础设施车位比例不低于10%。在大型商场、超市、文体场馆等建设充电基础设施车位比例不低于20%;在公交、环卫、机场通勤、出租、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建设专用快速充电站。到2025年全省A级以上景区配建充电基础设施;4A级以上景区设立公用充电区域,建设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比例不低于5%。
结合乡村振兴,《方案》提出将县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省充电网络建设的关键节点,支撑全省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战略布局。积极构建“县域示范站+公路沿线充电站+村居充电桩”县乡村充电网络,到2025年实现示范性集中式公用充电站县域全覆盖、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有效覆盖,基本满足农村居家充电需求。
在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的同时,《方案》通过完善充电智能服务平台、加强配套电网保障能力建设、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推进充电标准化和关键技术研发、规范市场准入管理等措施,为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支撑体系。并结合完善治理体系、降低建设用地成本、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措施,让全省电动汽车早日实现“充电自由”更有保障。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