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涨跌,这几天的量化基金被各种找原因的矛头对准。
印花税减半超预期等利好之下,8月28日A股反高开低走,一时间,找原因的矛头对准了量化投资,8月29日市场低开高走,亦有人感慨“量化拉盘也猛”。一时间,关于量化交易“助涨杀跌”的争议再次尘嚣甚上。
震荡市之下,主动管理基金表现不佳,量化以稳健的净值上涨,确实吸引了不少投资者。今年二季度数据显示,公募基金的量化基金管理规模已经突破千亿,私募量化规模大约突破1.5万亿,并且已经形成了量化头部梯队,30家百亿量化私募手握约7000亿元资金。还有数据显示,国内量化交易在A股占比已经超过20%,更有激进的统计远超过这个数据,认为四五成交易来自量化。
近期有一种观点很有传播度。认为当前市场交易量越小,量化交易带来的影响会越大。当前A股成交量低迷,而万亿量化在市场上T+0高频交易,判断周期极短,给市场带来极致的波动,严重影响长期投资者在价值基准上的中长线投资,更有甚者,给量化投资戴上了“扰乱市场”“收割散户”的帽子。
但这一观点也遭到另一派的坚决反对。多家头部量化私募以及券商的相关从业者向记者表示,这个锅不背。头部量化换手率基本上在100倍左右,并非能够做到秒级高频,规模较小的3亿到5亿的量化私募换手率可能较高,但因规模较小,对市场冲击也不会太大。
“T+0交易在国内并非主流交易策略,我们换手率仅有50倍上下,平均持仓约在8天左右,有的策略甚至长达两周。”有量化私募人士表示。另有某头部量化私募人士表示:“满仓运行,根本不存在助涨杀跌的问题。”
“加强私募量化的监管”气氛又烘托起来了
量化是否“助涨杀跌”是老生常谈,在印花税降半的“史诗级”利好面前,高开低走显然不符合多数投资者的预期。这个“锅”又一次砸在量化头上。
28日开盘沪指大涨5个多点,结果开盘一分钟之后,空头卖单压住了多头,指数急速下杀,“量化卖出”的言论愈演愈烈。持这一观点的人士指出,在市场重大利好情况下,按照以往印花税下调的暴涨经验,主观不可能卖出,只有量化才可能逢高出货兑现收益。还有观点认为,国内量化交易策略趋同,加剧了杀跌的波动。
此外,量化基金卖出席位也在网上流传,某个股龙虎榜显示,当前卖出席位第一的就是量化基金。买入137.41万,卖出3495.01万,净卖出额为3357.6万。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