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大唐永盛:做到中国电信天通卫星全球覆盖 ……………
来源:通信产业网…………
大唐永盛:2020年做到中国电信天通卫星全球覆盖通信来源:通信产业网通信产业网讯(记者 博文)9月13日,作为中国电信的年度大戏,2018年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在广州拉开帷幕。历经10年积淀,天翼展从最初的手机交易订货会升级为智能生态盛会。本届博览会以“共赢智能新时代”为主题,在展示各类泛智能前沿应用的同时,设置高峰论坛、技术分论坛以及访谈间,思辩智能时代产业链如何赋能数字经济。在展会的访谈直播间上,北京大唐永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谞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总编辑辛鹏骏专访时表示,大唐永盛将始终以保障应急通信为使命,2020年做到天通卫星全球覆盖。据朱谞介绍,大唐永盛是大唐电信旗下企业,2002年进入卫星通信领域,当时的卫星通信领域几乎都由国外厂商控制,因此,打造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领域成为我们公司的愿景,经过多年的耕耘与实践,大唐永盛将卫星通信与应急指挥结合在一起,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的各项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朱谞表示,以海上应急通信为例,大唐永盛2009年开始为中国边防海警建设海上卫星通信指挥系统,作为边防海警来说,在海域执法过程中的通信保障更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海上没有通信覆盖,这就需要卫星通信的帮助,国家安全,通信安全应为首位,依靠我国自主研发的VSAT卫星通信系统,我们为中国海警建立了将近200套智能卫星通信系统,为中国海上执法船提供稳定可靠的宽带指挥链,并且通过不断深耕通信领域,开发出“天通一号”智能卫星终端。作为此次天翼展唯一入选的智能卫星电话,大唐永盛的“天通一号”可谓是一款隐形冠军产品。据朱谞介绍,“天通一号”是大唐永盛推出的国内首款支持中国自主商用通信卫星的天地一体智能卫星终端,“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政策支持的产业化项目,“天通一号”卫星优势众多,其覆盖地形没有限制,服务范围涵盖灾难救援、个人通信、海洋运输、远洋渔业、航空客运、两极科考、国际维和等。朱谞表示,中国地大物博,有许多地域广阔,地理位置特殊,为做好各类环境的保护、监控等管理工作,全方位的信息化手段必不可少,但单纯依靠地面网络的覆盖无法满足立体的监管需求,天通卫星业务的开展,解决了这一难题,可以形成天海陆空四位一体的全覆盖,有效保障应急通信。同时,天通卫星的安全、保密性极强,更适合维稳战线的通信需求,且具有4G网络和卫星网络双网双待、自由切换的便捷功能,为经济建设、环境保护、民族团结提供更多帮助。朱谞表示,大唐永盛将始终以保障应急通信为使命,2020年做到天通卫星全球覆盖。以下为访谈实录:(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确认)辛鹏骏:我们继续我们的中国电信“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直播在线访谈活动,这次我们邀请了来自于北京大唐永盛科技发展公司的朱谞副总经理,大唐永盛也是大唐旗下的,这次也是中国电信“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项目当中唯一入选天通项目入选的项目,我们也欢迎朱总,昨天天翼大会开幕,大会以签约方式来作为启幕,签约天翼智能终端总量超过1亿部,签约金额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这次终端智能生态博览会,我们增加了一些泛智能的终端,当然不仅是手机,泛智能终端也有很多智能卫星电话,我知道你们是唯一入选的企业,所以我们来介绍你们的公司,你们和电信合作的产品究竟是什么?朱谞:首先非常感谢中国电信天翼终端公司和通信产业报这次为我们提供介绍天通产业链和介绍自己的机会,我先介绍一下大唐永盛公司,我们大唐集团下属的一个子公司,我们从2002年开始就进入卫星通信企业,卫星通信是由国外厂商百分之百的控制,国产的终端也好,系统也好,也是完全没有的,当时我们大唐电信有一个口号:做自豪的大唐人。经过16年的发展,我们回顾一下卫星通信产业做了三件事:第一,2008年前后将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指挥做了一个有机结合,当时因为考虑到2008年奥运会,2009年60年大庆,我们国家在那个阶段有非常多大型、国际型的事务,应急通信指挥是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卫星通信由于特殊性,把卫星通信和应急指挥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好的解决方式。我们当时做了两个尝试:第一,为北京五委建造一辆将无线电监测、卫星通信、集群通信还有视频会议多个系统结合在一起综合指挥车,在奥运会期间,它为“无线电巡洋舰”,也开创了国内应急通信指挥的先河。第二,为北京市消防局也做了尝试,将动物通移动卫星通信(谐音)和静物通的移动卫星通信(谐音)、移动通信指挥三者结合在一起,给他做了一套应急通信指挥车,这个也是当时的创新,我刚才说这两种创新都是在应急通信指挥建设过程中,被大家广为接受和采纳的方式。我觉得这个是我们当时在地面卫星通信和应急通信指挥的尝试。我们公司2009年开始为中国边防海警建设海上卫星通信指挥系统,作为边防海警来说,他们在海域执法过程中,通信是尤为重要,你知道地面通信可以覆盖的地方,到海上就没有了,海上唯一可以支持宽带通信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就是我说的卫塞(谐音)的卫星中心,一种就是海事卫星。这两种相比而言,卫塞(谐音)带宽可以做到非常高,可以做到10兆这么高,海事最高带宽只能到384K(谐音)这么一个带宽,由于海事卫星是由英国公司来控制,所有信息都是由英国完全监控的,通信安全上,由于海警执法船是执法部门,所以采用国外的服务是不太合适的。所以我们考虑卫塞(谐音)卫星通信系统为中国海上执法船提供稳定可靠宽带指挥链,我们为中国海警建立将近200套智能卫星通信系统,从2011年湄公河事件开始我们执法进入高频度的状态,2011年湄公河到后续“981”平台执法,到钓鱼岛每年都会有例行执法,我们海上卫塞(谐音)开创海上卫星通信和指挥非常好结合的尝试。我们公司昨的第三件事就是天空卫星这件事,这个我们是从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就开始关注这个方面,应该说汶川地震之后,我们国家对移动卫星通信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需求,当时是由孙家栋院士牵头,建设中国自己移动卫星通信这么一个项目,然后这个项目从2016年从第一颗卫星标志天空事业已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了,后续国家也会继续发射天空二号、天空三号,最终在2020年以前做到全球覆盖,跟海事卫星一决高下的状态,基本上我们公司在卫星通信领域做的事情就这三件事。辛鹏骏:我想请朱总介绍一下,这次入选天通的产品,究竟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朱谞:这次入选天翼卫星终端是一款智能终端,是将卫星通信和传统地面通信有机集合在一起这么一款智能手机,比如说它是两张SIM卡,一张SIM卡是传统地面移动通信,另外一张SIM卡是由中国电信独家运营174号段卫星的SIM卡,在城市环境中或者说有移动信号覆盖的环境中,我们是可以使用地面移动网络,在没有地面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我们可以用卫星来进行覆盖,这个尝试也在移动卫星通信领域是一个新的尝试,这是海事卫星没有做到的,这款终端是由中国电信天翼终端公司来进行集采,我们希望在后续跟天翼终端工作当中也是大力地推进天通业务良性发展。辛鹏骏:这叫天翼通是吗?你们有没有起一个名字?朱谞:天通卫星智能手机。辛鹏骏:您介绍一下这个手机目前的性能,比如说待机时间,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可以应用。第二,我们大唐永盛在手机当中,我们都有哪些能力植入这个手机?朱谞:天通民用项目牵头单位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所,他们承接天通通信模块的建设,从2014年我们就开始和54所深度合作,包括做各种形态的终端,包括现在看天通智能手机和天通宽带的便捷终端、宽带车载移动终端和船载移动终端,这款天通智能手机在天通应用中是数量最多的产品形态,它的特点是什么?它的待机时间是400个小时,应该说非常长的,卫星通话时间也是大于20个小时,应该说在目前行业应用非常好完成没有地面信号情况下应急通信的情况。应该说我们大唐永盛和54所合作是一种深度捆绑的合作,我们从产业链最前端54所从卫星模块到方案设计到最终产品形成,应该说过去四年时间,应该完成了非常多的合作。辛鹏骏:可以简要介绍一下目前大唐永盛在卫星通信终端包括泛终端应用研发上,你们具备哪些核心能力?朱谞:核心能力是这样的,我们在终端定制方面,就是说我们做了16年的卫星通信工作,我们对能够应用到卫星通信的客户包括军用客户、警用客户、行业客户,对他们各种各样的应用需求非常了解,因为天通的核心是天通通信模块,要将天通通信模块变成天通各种各样的应用终端,是需要把各行各业行业应用需求定制化分析之后,才能够做出来适合各行各业应用的天通终端,举个例子我们海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无人信号采集点,这个就是应用天通终端来做数据传输,这是非常好的替代,原来是用北斗短报来宣传来做信号传输,现在用天通来取代它,第一,更可靠。第二,带宽更宽。这就是非常适合海上信号采集、无人信号采集的应用,这个就要考虑到海上特殊情况包括海上恶劣环境、野物腐蚀各种情况,各种各样行业定制上有非常多经验,在终端研发上也跑过很多弯路,天通是作为国家全国产卫星通信产业链,从天通模块到后端所有东西都是我们国产的,完全具有自主产权,包括大唐电信很多公司都参与到天通产业中,包括大唐数据所为天通做了保密的模块,包括大唐连城(谐音)做了军用天通联合终端,包括天通模块是前期大唐连新(谐音)和我们公司合作开发,所以大唐电信在天通整个事情中还是发挥了很多国有企业应该做的。辛鹏骏:我觉得像卫星移动通信包括天通,我们在特殊场景下应用,这个应用毫无疑问是存在的,而且在很多时候非常关键,我觉得这个产业同样也是生态,它也需要产业链各方一起来参与,可能面向特定的!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