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于2001年获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建于1954年,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特色优势学科之一,渊源可追溯到1922年成立的私立东陆大学采矿冶金系。1965 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3年获批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博士点,1998年获地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 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本学科1998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2006年获批云南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获批云南省优势特色学科,2015年和2018年两次通过全国高等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6年入选云南省高峰学科建设,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入选云南省一流学科“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建设。
学科现有在职人员76人,其中23人有正高级职称,21人有副高级职称,博士生导师18人;53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有留学经历;其中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1 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1人,“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 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云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云南省人才计划入选者18人。
流动站面向全球地学前沿和国家资源战略的需求,依托云南独特的地域优势与矿产资源丰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景观奇特的天然地学实验室特色,结合我国西部地区矿产地质及地质环境的特点,针对地矿行业的突出问题,着重解决固体矿产勘查与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中的一些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学科发展的交叉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向和内容,已形成5个特色方向。
(一)西南三江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资源安全战略需求,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的西南三江、缅甸、老挝及巴基斯坦等复合造山成矿带开展地质与矿产地质调查及勘查评价研究,创新性提出“多岛弧盆成矿论”和“陆内构造转化成矿论”新认识,圈定多个复合成矿带,揭示其区域成矿规律,完善建立了正向和侧向碰撞造山带成矿模型与勘查模式,发现及评价普朗、羊拉、北衙等大型-超大型矿床,为缓解国家资源紧张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出版《西南“三江”多岛弧盆-碰撞造山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等专著8部,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找矿成果奖10余项。
(二)成矿动力学与隐伏矿床定位预测:聚焦矿床深部定位预测的重大理论和绿色勘查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理论技术研发到成果应用快速转化以经济社会效益为特色的“产学研一条龙”示范模式。创建了川滇黔成矿区陆内走滑构造控矿—流体贯入成矿论,成功研发和应用“四步式”深部矿体定位预测、构造-蚀变岩相找矿、全空间域坑道重力探测等大比例尺深部勘查关键技术,在云南会泽、毛坪等老矿山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增铅锌金属储量超1000万吨、锗949吨,经济价值3000多亿元,延长矿山服务年限30年以上,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2座。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找矿成果一等奖5项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国家专利授权12件。
(三)西部山区地质环境效应与灾害防治:结合西部地区尤其是云南地质环境特点,以地质环境安全研究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等为切入点,已在城市环境地质、地质灾害学、矿区水文工程地质与防灾、地震工程与防灾减灾、复杂条件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和研究等方面,开拓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新方向;将岩溶地下水污染理论研究成果成功运用于环保生产行业,为岩溶区地下水污染评价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环境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全空间域地球探测与信息集成:瞄准全空间域重-磁-电多方法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深部矿体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大比例尺高精度坑道重力、TEM 定位探测深部矿体新技术,应用于滇东北、湘南多金属矿集区,为深部找矿新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撑。
(五)旅游地质与地质遗迹:基于旅游地质学方面的研究,作为三江并流、中国丹霞、澄江化石地等世界遗产、石林等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和规划的技术支撑和咨询单位,逐渐形成了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遗迹保护、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研究特色方向,为中国特色旅游和地学科普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获批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共建基地与省部自然科学一、二等奖。
学科拥有教育部“西部重点成矿区带矿产地质及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10个,云南省顶尖团队“云南省三江成矿系统 与评价”等省部级创新团队4个,校级创新团队6个。现有专业实验室16个,实验及科研用房面积达2550余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及矿物、岩石、化石标本等价值3000余万元,建有地学博物馆(博物馆有17000余件国内外珍贵的岩矿石及古生物化石标本等,是国内高校中建立较早和拥有全球珍贵岩矿和古生物化石的少数几个博物馆之一)。
经过多年的建设,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高层次地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先后承担完成了6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重点科技项目,指导发现了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其经济价值超5000亿元,主持和参与了“地下水环境”等多项国家和地方标准制订和修订,先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0余部,为国家建设、西南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本科毕业生10000余名、硕士1500余名、博士100余名、博士后20余名及其他各层次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名,已涌现出了以崔银亮、黄智龙、肖化云、温汉捷、唐立梅等为代表的科技界优秀人才。
流动站加强国际交流,已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俄罗斯、日本、越南、巴基斯坦、泰国以及老挝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著名大学及相关科研院所开展经常性和广泛性的学科交流、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不断促进了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