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经济全面复苏,产业环境持续优化,是后疫情时代社会发展重启的重要标志。但是,在“春天”到来之前,一部分经济实体却已经无奈倒在了之前的“严冬”中,成为了千帆驶过的一片沉舟。

此前陷入兑付危机的中植企业集团是否属于这种情况,现在还不能下定论。不过,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中植集团债额。通过对一些资料的研究,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实际上所谓中植系的负债目前还仅限于金融业务内。为什么要说这样一个前提呢,因为之前的那些负债信息披露,数字出现了极大的断层,有2000多亿、4000多亿乃至于上万亿不等。要知道,金额的递增并不能说明大众离真相越来越近,只能说明时态正在朝着一个相当离谱的方向去前进。


之前提到,笔者曾经查阅了一些资料(也基本上都是一家之言),为数不多的有效信息中曾提到,中植集团在全盛时期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了数万亿。当然,这其中也许不仅是金融范畴,大概还有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企业等计入。这样一想就很有意思了,全盛时期管理数万亿,债额也是数万亿,换句话说,中植企业集团为了经营金融版块把整个集团都砸进去了?还是说,信息传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误差,把管理资产说成了负债规模,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就变成了所谓的“债额万亿”的消息呢?

 其实,现在再来纠结这个问题确实已经没有必要。比起中植集团到底债额多少,投资者最关注的显然还是到底何时开启兑付。所以类似的乌龙也就只能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至少,对于那些与这次事件毫无瓜葛的人来说,就是这样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