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计算机】捷顺科技:华为汽车以及鸿蒙生态的核心合作伙伴,创新业务突破带动业绩高增


积极拥抱鸿蒙生态,捷停车元服务打造鸿蒙核心应用


9月12日问界M7新款汽车正式发布亮相,2023年10月,AITO问界系列交付新车12700辆,其中问界新M7交付新车10547辆,单车型单月交付破万。


华为车机端合作:捷停车“找车位”能力通过华为鸿蒙系统已在AITO问界M5、M7车型上应用,小艺“查车位”服务的点击率在智能座舱的排名前列,智慧停车服务包括语音唤醒“找车位”、提供收费标准、剩余车位数、以及跨楼层导航到位、车厢内临停缴费等。


深度融合鸿蒙系统:AITO车主可以通过华为手机端的捷停车服务卡片提前搜索到有空位的停车场,并提供一键导航功能、无感支付等功能。随着鸿蒙系统走到更多车端,公司潜力有望进一步激发。


自动泊车新亮点:捷停车的联网车场数据和自动泊车系统有天然契合性,帮助车主实现包括车位的预定,出行路线规划等服务。随着华为自动驾驶不断推进,公司潜力可期。同时,随着捷停车流量增加,有望进一步激活充电、线上运营等前中后端全链条服务。

前三季度归母、扣非净利润均同比上升超5倍,盈利能力持续攀升

在2022年Q3净利润高基数(2022Q3单季归母净利润增速106%)的情况下,2023年Q3归母、扣非净利润仍然实现稳健增长,表明公司具有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

云托管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前三季度云托管业务实现收入同比增长70%,已经实现线上运营车道近1.2万条;捷停车平台用户已经超过1亿,累计覆盖联网停车场数约3.9万个,创新业务整体高增长体现了公司创新业务SaaS模式的优势,同时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开启后公司也有望再次迎来黄金发展期。

【山西新材料】蓝晓科技:吸附分离材料龙头,以平台型发展穿越周期

吸附分离材料行业特点:实现平台化、一体化及研发驱动方可持续成长。

吸附分离材料实现工业生产中的分离、精制、提纯、净化等作用,对下游产品品质影响大,技术壁垒高。

由于吸附分离材料具有下游应用广泛、工艺设计较为定制化、材料设备集成的趋势,因此领域内企业须实现平台化、一体化及研发驱动方可持续成长。

蓝晓科技:深耕吸附分离材料二十余载,平台化发展已显成效。

公司提供以特种吸附分离材料为核心的配套系统装置和整体解决方案,2015年上市。

下游应用覆盖金属资源、生命科学、水处理与超纯化、食品加工、节能环保、化工与催化等六大板块,构建“吸附分离材料+系统装置+技术服务”一体化模式,国内及全球竞争力突出,2015-2022年期间营收CAGR为26%,归母净利润CAGR为34%。

金属资源领域:新能源高景气推动锂资源需求,公司依托领先提锂技术持续获取大额订单。

新能源高景气助推锂、镍、钴等金属需求旺盛,进而带动金属开采需求。

公司金属提取技术起步于镓,镓提取的国内市占率超70%;2018年公司盐湖提锂技术突破后持续获得订单,订单金额处于国内市场领先地位。

除锂和镓外,公司正向镍、钴、钒、铀等金属提取布局,成长能力优秀。

生命科学领域:长期研发积累,迎来多肽固相合成载体和层析介质需求浪潮。

公司自2006年进入生命科学分离纯化领域,现已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其中固相合成载体用于合成多肽,而以减重药为代表的GLP-1类多肽药物迅速催生了对固相合成载体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全球生物药持续研发推动对上游层析介质的需求,而蓝晓科技在层析介质领域的深厚积累有望对海外企业逐步替代。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2023年至2025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21.98/29.31/33.91亿元,同比增长14.5%/33.3%/15.7%;实现归母净利润7.3/10.35/12.27亿元,同比增长35.9%/41.7%/18.6%, 对应EPS分别为1.45/2.05/2.43元,PE为35.9/25.4/2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太平洋医药】ADC鏖战,引领精准化疗新时代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继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之后,人们对抗恶性肿瘤的新的有效手段。

因靶向性高和宽治疗窗口广的特点,ADC正在开启广谱抗肿瘤模式,有望引领精准化疗新时代。

尤其是DS-8201的巨大成功为ADC药物前景擘画了诗与远方,进一步点燃了研发热情。

我们从ADC药物发展的历史,研发的机遇与挑战,药物的市场空间,BD交易情况,研发布局和竞争力分析等角度对此赛道进行分析:

ADC药物为什么掀起研发热潮?国内ADC研发企业为什么能够崭露头角?

ADC展现出优于标准癌症化疗药物的效果,DS-8201的大放异彩引爆了ADC药物开发新一轮的热潮,其研发和临床应用在近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ADC成为继PD-1、CGT疗法之后新一代肿瘤药研发的热点,有百花齐放之势。

辉瑞早在2011年就有ADC药物获批上市,拉开ADC研发热的序幕。

随后一段时期,外企ADC研发因高毒性和安全窗没有体现出来导致临床试验数据不佳。

2015年左右,肿瘤免疫治疗展示出巨大潜力,外企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向IO疗法,因此对ADC的投入开始减少,管线收缩,ADC研发进入了沉寂期。

而此时,国内掀起了me-too药物的研发浪潮,ADC领域的T-DM1是重要的follow目标。

中国药企凭借着世界级的创新能力、开发速度、完善的供应链、R&D人才和临床资源优势迅速崛起,蓬勃发展。

在靶点丰富度和在研管线的数量上都处于领先,也促成了现如今中国药企ADC集体出海的盛况。

投资建议:

相关标的:创新药公司推荐荣昌生物、恒瑞医药、科伦博泰生物、乐普生物和石药集团。

相关的CDMO公司推荐博腾医药、凯莱英和药明合联。

【西南电力】天宜上佳:石英坩埚业绩爆发,碳碳材料开拓新领域

1)公司石英坩埚产能快速释放,业绩进入释放期。

公司已签石英砂长协,保证明后年销量18/28万只,单只净利预计0.8万元以上,明年利润15亿。

2)公司8.6m沉积炉顺利投产,碳碳材料制造成本进一步下跌,成本优势显现。

碳碳价格已经触及行业底部,公司凭借成本优势,快速扩大市场份额,量利齐升。

3)碳陶盘国产替代即将落地,负极碳碳材料即将批量供货,提升碳碳材料下游应用空间,形成多重催化。

优秀内在基因,建立平台型材料公司。

公司2009年成立,是国内高铁动车组用粉末冶金闸片龙头公司。

于2019年7月科创板上市,在深耕高铁冶金闸片业务的同时,提前布局碳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石英坩埚,碳陶材料等新兴领域市场。

优秀的基因使得公司在进入碳碳材料及石英坩埚市场后,能够快速发展,业务成功跻身国内前列。

目前,公司光伏领域收入已占公司业务8成以上。

后续随着产能的释放,及石英坩埚与光伏碳碳热场的协同效应,新能源业务将继续快速增长。

石英坩埚快速起量,业绩爆发。

目前公司江苏共有8条产线,江油计划2023年内建设20条石英坩埚产线。

2024年,公司将拥有28条石英坩埚产线,合计28万只石英坩埚的年产能。

未来石英坩埚行业马太效应逐渐加强,集中度将提高。

公司已签石英砂长协保供,预计2024、2025年公司销量分别为18/28万只坩埚。

目前单锅利润已达0.8万元,预计明年稳定在0.8万元以上。

光伏热场供需扭转,技术迭代显成本优势。

近期碳碳材料价格已有一定反弹,热场未来盈利能力向上。

截至目前,公司产能达到3500吨/年,到2023年年底产能将达到5500吨/年,跃居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经过4次技术迭代,沉积炉尺寸已经达到8.6m,成本全行业最低。

我们预计公司明年碳碳材料出货4000吨以上,行业竞争趋缓,价格缓慢上升,公司吨净利在3万-8万区间。

碳碳材料成本下降,促更大应用市场空间。

碳碳材料制造成本已经下降至30万元/吨以内。

后续有望在锂电材料热场、碳陶刹车盘逐渐扩大应用场景。

经测算,2025年,负极热场市场规模约125亿元,相比光伏碳碳热场扩大约4倍。

2025年国内碳陶刹车盘市场空间约50.85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在碳碳材料,石英坩埚,高铁闸片领域均为国内领先企业。

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36%,给予2024年10倍PE,目标价28.8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西南有色】锡业股份:半导体东风渐近,锡业龙头充分受益

(1)全产业链锡业龙头,产品齐全,锡金属国内市场占有率47.8%,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2.5%,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

(2)公司锡精矿自给率31%,原料供应稳定,锡冶炼产能8万吨/年,位居全球第一。

(3)未来锡供应刚性,下游消费电子行业逐步复苏,根据我们测算23-25年锡供需缺口分别为1.1/1.6/2.1万吨,供需缺口持续扩大有望推动锡价进入上行周期,公司充分受益。

全球锡铟龙头,产储量位居第一。

公司是全球锡行业唯一集探、采、选、冶、深加工及供应链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公司,公司在云南拥有红河个旧、文山都龙两大矿区。

其中锡和铟资源储量均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公司锡金属储量66.7万吨、铟5082吨。

2022年锡产量7.7万吨,铟产量73吨,均位居第一。

供应端:全球锡资源呈下降趋势,未来供应刚性凸显,我们预计22-25年全球锡产量CAGR约1.6%。

(1)缅甸:受禁令影响,缅甸产量大幅下滑。

(2)印尼:锡矿品位整体下降,陆地资源贫化,精锡供应总量逐步下降。

(3)中国:锡矿资源短缺,25年前锡矿供应难有大幅增长。

需求端:消费电子复苏+光伏用锡高增速,打开锡需求增长空间。

(1)消费电子:锡价与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强相关,2023年8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6.8%,环比+1.9%,趋势性拐点出现,需求开始回暖。

家电领域整体需求逐步回暖,2023年1-9月空调产量同比+12.3%;家电冰箱产量同比+17.9%。

(2)光伏焊带:根据我们测算,25年光伏用锡将达到5.4万吨,22-25年光伏耗锡CAGR+29%,打开锡消费需求新空间。

供需缺口持续扩大,锡价有望进入上行周期。

我们预计2023-2025年锡供需缺口分别为1.1/1.6/2.1万吨,供需缺口不断扩大有望推动锡价持续上涨。

过去每轮锡价上行周期都伴随着主产区供应的下滑和新兴需求的爆发,我们认为ChatGPT算力芯片+MR产业化趋势有望成为锡价上行周期的主要驱动力,公司作为龙头标的将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7.9%,实现EPS分别为0.99元/1.42元/1.71元,对应PE分别为14/10/8X。

随着下游消费电子行业持续复苏,公司作为龙头标的将充分受益,给予2024年12倍PE,目标价17.0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