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12月6日,港股药明生物开盘走高,盘中涨超5%,现报31.85元/股,上涨5.11%,市值1357亿港元。

消息面上,12月6日,药明生物港交所早间公告,公司获准于港交所购回最多4.25亿股股份。董事会宣布,12月5日已议决动用购回授权,以不超过6亿美元总价格购回股份。

药明生物表示,公司目前的交易价格并未反映其内在价值或公司的实际业务前景,而建议股份购回也反映公司对其自身业务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实际上,回购是药明康德做出的护盘动作。要知道,此前两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共计跌超30%,其中,12月4日,药明生物股价跌23.79%,并于当日上午停牌。12月5日,股价再下跌8.45%。

而公司股价下跌则是受药明康德下调业绩指引消息影响。12月4日,药明生物在官网更新的业绩展望中提到,由于研发和生产两大业务收入减少,公司整体收入或将不及此前预期。此外,新产能爬坡以及收入增速放缓均将导致公司利润下降。

具体而言,药明生物预计主要药物开发营收下降18%-20%,生产营收下降15%-18%。药明生物提到,在药物开发方面,新增项目的减少将影响约3亿美元收入减少,生产端收入下降由于监管机构批准滞后,3个来自大药企的重磅药延期,影响约1亿美元收入。

此外,药明生物还表示,“整个行业都在经历短期阵痛:行业个位数增长VS过去几年15%增长。”其还预计,受生物技术融资影响,行业在未来两年预期个位数增长。

作为CXO(医药外包)行业龙头企业,药明生物的此番表述也让市场感受到该行业的寒意。12月4日,药明生物带崩CXO概念股,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等集体跳水。

事实上,市场对药明生物的担心早有预兆,如从新签项目来看,2020年至2022年,药明生物新增项目数量分别为103个、156个、120个。而截至5月底,药明生物共有25个新签项目,而其去年同期新增项目数为47个,仅为去年同期的53%。

同样,业绩上,公司营收、净利润增速也明显放缓。数据显示,药明生物2018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则分别为149.61%、60.77%、66.59%、100.63%、30.45%,2023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0.59%。2018年至2022年,药明生物营收分别为人民币25.34亿元、39.84亿元、56.12亿元、102.9亿元、152.7亿元,2023年上半年药明生物实现营收84.92亿元,同比增长17.84%。

不过,面对市场怀疑,药明生物CEO陈智胜回应:虽然药明生物预计上半年营收仅同比增长10%,但公司依然维持全年30%增长的业绩指引。

想炒股,先开户!选东方财富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