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选车首款轿车智界S7新品发布会已于11月28日召开,智选车品牌联盟“鸿蒙智行”也同步发布。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了汽车整车板块尾盘拉升,截至28日收盘,赛力斯涨3.73%、北汽蓝谷涨6.78%,江淮汽车涨6.56%、一汽解放、一汽富维双双涨停。
(不做投资推荐)
无独有偶,特斯拉电动皮卡Cybertruck于11月30日上市并量产,首发便有100万辆的预订单,迅速成为爆款。
今年以来,华为汽车不断登上A股市场的炒作热点,热门车型的不断推出,也带动A股市场上华为汽车概念股的热度持续,而特斯拉的爆款车型发布或将引领电动皮卡行业扩容,进一步促进电动化渗透率提升。
热点背后,投资机会值得深挖,汽车板块要“飞升”了吗?哪些值得投资呢?今天就给各位投资者朋友们来细数个中关窍!
一、汽车板块东风渐起,自主品牌有望崛起
汽车产业随着终端创新持续落地,上游持续降本、降价,以及产品性价比的进一步提升,若能价格企稳+创新引发需求增长,结构性机或将更加明显。
消息面上,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未来两年,国家促进新能源车消费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今年年底新能源车有可能出现一轮涨价潮,2024年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年,年初或将出现开门红爆增的局面,建议大家持续关注相关板块投资机会。
政策面上,7月政治局会议倡导提振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电动智能汽车作为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落地产业,有望成为汽车发展新增长点。
图1:近期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重要政策

(来源:政府官网)
纵观市场现状,2021年、2022年及2023年H1,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十的车企中均只有特斯拉一家外资企业,其余均为自主品牌,比亚迪稳居市占率第一的位置,且2022年、2023H1的数据均为第二名的3倍以上。可见当下自主品牌崛起正在加速进行,销量及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结构上来看,8-15万的车型、25-30万及40万以上的中高端市场有望迎来拐点。
图2:2021年以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十的车企

图3:2021-2023H1国内新能源汽车分价位渗透率

图2、3来源: 交强险数据库,中汽协,海通证券
二、指数化投资有助于把握行业机遇
无论是传统的汽车巨头大众、宝马、丰田,还是新能源车巨头特斯拉,抑或是科技巨头谷歌、苹果、华为、小米等,都在纷纷入场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很难说最终冠军会花落谁家,普通的投资者更加难以判断。对于大家来说,想要把握其中的巨大行业机会,建议关注行业主题指数基金,如新能源汽车指数、智能电动汽车指数等的相关基金。
$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发起联接A(OTCFUND|012698)$ $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2699)$
举例来看,目前国证新能源汽车指数(399417.SZ)拥挤度处于底部并逐步修复的态势,短期处于局部筑底状态。截至2023年11月21日,该指数的市盈率(TTM)为19.94,处于近五年9.8%的分位处,即低于近五年91.2%时间的估值。随着市场情绪渐渐出现修复拐点,投资价值凸显。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81121-20231121。
最后,当下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无论汽车板块是否能如愿触底反弹,乘风而起,我们都需要知道,阶段性的市场状况并不会根本性影响到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如果看好一个具有向好逻辑的行业,那么不妨保持乐观、持续观察,手握筹码方能游刃有余地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机会。
#新能源赛道爆发##7月新能源车零售增长31.9%##9月新能源车企成绩单公布,谁是黑马?##宁德时代营收突破3000亿元#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材料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做保证,相关分析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相关意见和观点未来可能发生变化,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公司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任何担保。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