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今年以来,全球生物医药市场的合同制造和开发企业(CDMO)并非一帆风顺,一些行业巨头遭遇财务动荡,部分小公司更是在汹涌激流中徘徊。行业专家普遍认为,CDMO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尽管CDMO行业在今年遇到了巨大的发展阻力,但业内普遍认为,CDMO的未来还会亮点纷呈。

11月,康泰伦特公布了其2024财年43亿~4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计划,公司正在“为增加GLP-1需求而扩大生产装备和验证线路”。而另一巨头龙沙虽尚未打算进入GLP-1市场,但该公司预计2024-2028年的销售额会增长11%~13%,将专注于细胞和基因治疗、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线业务。

CDMO医药贸易集团和生物制药外包协会主席Gil Roth表示,加强药品和其他资产国产化的努力仍是未来各国政府产业政策调控的重点,这对于CDMO行业而言算是一个“福音”。

其指出:“制药公司仍在开发新药,尤其是小众药物,需要与服务提供商、CDMO企业合作,实现药物最优供应,使患者受益。”

另一医药市场分析人士亦对CDMO行业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其分析,今年欧美的新药审批数量不断增加,意味着“阻碍审评过程的审批影响因素已得到缓解”,CDMO市场因此会获得更多业务:“市场需求将增加,此轮行情周期可能会持续一到两年,对CRO/CDMO制药服务的需求有所改善。”

CDMO行业已触底,处于融资低谷期。作为一个成长性行业,这种发展疲软状态最糟糕的时期或许已经过去了。

麦肯锡日前发布的《China biopharma-Charting a path to value creation》报告显示,中国药企在药物研发上具备效率优势。

在临床前环节,从靶点确认到候选化合物阶段,国内3家代表性生物技术企业只需12~20个月,而全球制药行业的均值为24~36个月。在这一环节,国内企业节省了30%~50%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国内企业在药物研发上采取了跟随策略。

在临床环节,以PD-1药物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为例,国内头部生物技术企业入组患者的入组速度为0.9,是全球制药行业均值的1.8~3倍;以GLP-1药物为例,国内头部生物技术企业入组患者的入组速度约为10,达到全球制药行业均值的5倍。

$CRO(BK0899)$    $创新药(BK1106)$    $创业板综(SZ399102)$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