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近两年压力最大的基金经理,个人认为一定是All in新能源的,尤其是光伏。
倘若一个季度前,医药基金经理或许还能与其争一争高低,不过横空出世的减肥药给他们续了好几条命,现在只剩新能源基金经理还被死死锤在坑底,毫无还手之力。

上周有个事件在新能源圈里还比较轰动:一夜之间, $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A(OTCFUND|000209)$ 、 $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C(OTCFUND|013526)$ 的持有人发现基金净值完全对不上了,因为当天新能源涨幅不错,新兴产业却微跌。
然后愤怒的基民找到了孙浩中12月5号发的文章,才恍然大悟他调仓了,还调的很彻底。但一个月之前,孙浩中还曾发文说新能源“否极泰来“,转变为何如此之快,在我们外人看来恐怕只能成为迷思。

其实风格漂移的基金经理并不少,孙浩中之所以引起这么大动静,在于基民一直觉得他是一位忠诚的新能源原教旨主义。
毕竟在孙浩中较短的基金经理生涯中,是新能源曾给他捧上神坛。如果把时间拉回到2021年6月1日,新兴产业创下历史新高,分别以127.95%、233.3%的收益斩获近1年、近2年的偏股混合基金冠军。即便回到2022年6月20日,孙浩中管理的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基金任职回报也高达168.67%。
之后新能源不断回调的过程中,越来越多新能源基金或早或晚选择了调仓,孙浩中却坚持不漂移,哪怕在最近的三季报里,我们从基金前十大持仓里看到的,还基本是清一色的光伏锂电票。

调仓动作很难去评价是非,但从近几个交易日结果来看,新兴产业走势出现了久违的抬头,在周五新能源冷淡的情况下大涨2.12%。而从今天市场上AI的表现来看,周一的净值涨幅应该也是超过新能源的。

然后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毕竟无论如何,实打实的收益才是投资者的逻辑起点。如果后续AI算力和新能源的走势继续背离,或许相关负面舆论会自然消散。
于我个人看来,孙浩中的“过”或许是调的太晚了,在今年上半年许多基金经理跳车新能源转向AI的浪潮中,他没舍得调;但他最新文章里的一句话我还是比较认同:新能源虽然估值较低,但向上的催化不明确。
谁都知道新能源估值低,但抱着抄底心态进入的现在多半已经被套的牢牢的。我也是三个月前割肉了新能源,转到了微盘股基金,也算是深刻体会到了跟随or背离趋势有多大的差距。
最后,我始终觉得,什么时候逃离新能源都不迟,持有过的人都懂其中的痛苦,权当心理救赎也不为过。后续就看孙浩中能不能将功赎过了,我也能继续吃上瓜。
我是兰哥,喜欢每天唠点新东西,最近在关注微盘股基金,欢迎点个关注一起聊聊。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