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旅集团:2022年旅游景区运营收入2.99亿 对应毛利率为43.19%
旅业杂谈
07-29
近日,新世纪资信评估发布了《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跟踪评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构维持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文旅集团”)AA 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并维持本期中票 AA 信用等级。
成都文旅集团成立于2007年3月,作为成都市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和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国有独资企业,成都文旅集团核心业务主要包括旅游经营性业务及工程劳务代建(景区基建)业务,同时依托旅游资源开展文化创意及旅游营销等业务,并自2018年起布局体育、文创产业,加大物业租赁业务规模,业务涉及范围较广。
成都文旅集团目前拥有西岭雪山、宽窄巷子、平乐古镇、安仁古镇、西来古镇、三岔湖、大熊猫国际生态园度假区和金堂县五凤古镇等旅游资源,分别由公司与旅游景区所在地政府合资成立的项目公司负责运营,公司均系相关项目公司的控股股东,收入主要来源于景区门票、索道、景区内酒店、景区物 业租赁等。
2020-2022 年,成都文旅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9.39 亿元、11.42 亿元和 12.56 亿元,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35.86%、38.24%和 32.27%,其中 2022 年旅游类业务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主要受益于项目转让结算的 利息及投资回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95%,但因该业务毛利率较低,当年综合毛 利率较上年下降 5.97 个百分点。
2023 年第一季度旅游业务逐渐复苏,加之物业租赁及销售业务收入持 续增加,当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19%至 4.28 亿元;综合毛利率为 52.85%,较上年同期微降 1.45 个 百分点。
成都文旅集团运营成熟景区主要为西岭雪山风景区和宽窄巷子景区,其中西岭雪山景区收费性项目较多, 系景区运营业务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2020-2022 年,旅游景区运营收入分别为 2.24 亿元、3.08 亿元和 2.99 亿元,西岭雪山运营收入占比分别为 55.36%、55.85%和 67.35%。2022 年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3.03%;毛利率为 43.19%,同比下降 1.30 个百分点。2023 年一季度不同景区游客接待量恢复情况有所 分化,当期该业务营业收入 1.64 亿元,同比下降 10.38%;业务毛利率 64.50%,较上年同期下降 1.45 个百分点。
西岭雪山景区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距成都市区 95 公里,总面积 482.8 平方公里,于 2011 年 1 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 AAAA 级旅游景区。随着滑雪基地、滑雪度假村和索道游览等旅游项目陆续竣 工,西岭雪山已成为集观光游览、户外运动和度假休闲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
成都文旅集团下属控股子公司成都文旅(834833.NQ)负责经营西岭雪山景区内的索道、滑雪场和酒店餐饮等经营性业务,全资子公司成都西岭雪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岭雪山公司”)负责景区门票销售和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上述两家子公司均拥有西岭雪山风景区独家经营权至 2049 年 12 月 31 日,期满后可与西岭雪山管委会商 议决定是否延长。
目前景区门票执行价格仍为夏季(3 月至 11 月,下同)60 元/人,冬季(12 月至次年 2 月,下同) 120 元/人,其中元旦、春节为 160 元/人;上山索道执行价格夏季和冬季均为 120 元/人往返,单程 70 元/人;滑雪场夏季执行夜场滑雪 98 元/场,冬季执行周一至周五 2 小时以内 120 元、3 小时以内 180 元、全天 400 元,节假日收费有所上浮。
2020-2022 年,西岭雪山景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24 亿元、1.72 亿元和 2.01 亿元,其中 2022 年 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下降 8.23%至 72.12 万人次,但因索道、滑雪等娱乐项目、酒店客房餐饮等景区内 二次消费收入增加,当年业务收入同比仍实现增长 16.95%,其中非门票收入合计占比为 77.59%。
2023 年第一季度,西岭雪山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下降 32.12%至 29.72 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 1.18 亿元,同 比下降 22.59%,其中非门票收入合计占比为 71.80%。
宽窄巷子景区为国家旅游局评定的 AA 级景区,地处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之一的少城 片区,距市中心“天府广场”约 1 公里,由平行排列的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历史文化街区及 45 个四合院落组成,2008 年 6 月正式对外营业。
宽窄巷子景区属开放式景区,该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 宽窄巷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宽窄巷子公司”)负责该景区的运营。截至 2023 年 3 月 末,宽窄巷子可出租的院落和铺面面积分别为 2.04 万平方米和 0.07 万平方米,2023 年第一季度院落 和铺面月租金分别为 207.32 元/平方米和 1010.42 元/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 24.34%和 25.04%。
2020-2022 年,宽窄巷子景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0.83 亿元、0.99 亿元和 0.60 亿元,主要来源于院 落出租及管理费用,其中 2022 年景区游客量同比大幅下降 53.65%至 609.74 万人次,部分商户退租影 响租金收入下滑,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39.92%。
2023 年第一季度,宽窄巷子游客接待量同比大幅增 长 229.31%至 615.38 万人次;同期实现营业收入 0.30 亿元,同比增长 20.12%,其中租金收入为 0.19 亿元。
从市场竞争看,宽窄巷子周边与其功能、定位较为相似的景区主要有锦里古街和文殊坊街群,三 者同处成都市青羊区,且均为以文化内涵为依托形成的旅游商业街。但宽窄巷子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 定位于中高档休闲消费市场,着重实现商业街休闲娱乐功能。
为进一步凸显宽窄巷子的旅游地位,该 公司正在通过宽窄巷子项目二期工程对景区文化保护街区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并通过建设宽窄巷子精 品商业、文化演艺和商务配套区实现对景区的提档升级。
宽窄巷子项目二期计划总投资 6.00 亿元,截 至 2023 年 3 月末累计已投资 3.44 亿元,其中 2023 年 1 月公司投资设立成都宽窄少城文化发展有限公 司(简称“成都少城”)作为宽窄巷子二期项目公司,目前该项目正在提请审议确定国际征集概念性方 案。
目前,该公司其他景区资源中已初步投运的为平乐古镇(一期景区项目)、五凤溪古镇、安仁古镇 和西来古镇,2020-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其他景区业务收入分别为 0.17 亿元、0.37 亿元、0.38 亿 元和 0.16 亿元,2022 年以来随着景区运营日渐成熟,经营持续改善,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收入 分别同比增长 2.85%和 190.28%。
截至 2023 年 3 月末,该公司在建的文化旅游项目主要为大熊猫生态园三、四期项目、金堂县五凤 古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宽窄巷子项目二期等景区以及体育场馆改造等。
上述景区建设内容分为 两部分,一是景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土地整治、环境整治等,该部分采用代建模式,即由公 司下属的景区项目公司完成建设后,地方政府或其派出机构支付相关建设成本,同时在约定年限内,项目所在地政府会给予增量部分税收返还补贴,但该部分补贴规 模较小,且支付进度受当地政府财力影响较大;二是景区经营性资产运营部分(即下表列示项目),由 公司下属子公司以自有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形成旅游产品后通过运营景区管理获取收益。
截至 2023 年 3 月末,公司主要在建的经营性项目计划总投资 62.35 亿元,已投资 29.23 亿元,2023 年 4-12 月计划 投资 17.68 亿元,短期内仍面临较大投资压力。
成都文旅集团工程劳务代建业务主要是对旅游景区进行综合开发,包括规划区域的旅游配套资源土地整 治、景区设计、景观建造、旅游设施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公司以前年度与成都市政府等机构签订多 项景区合作开发协议,获多处文化旅游景区规划区域的独家开发经营权。
对于成都下属县市项目,成都文旅集团一般代表成都市政府与当地政府合资成立项目公司进行开发建设,项目公司负责融资。相关景区项 目的基建均采用代建模式开展,当地政府及其下属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城投建设公司向公司支付代 建款项等,并以封闭区域内指定的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支付代建款项的保障,同时公司确认工程劳务代 建收入。
该业务收入包括代建劳务费和代建费用,其中代建劳务费为委托方在代建工程结束后,以项 目竣工结算额为基数,一般按 5%-8%比例支付劳务酬劳,原则上在项目竣工结算后支付;代建费用系 公司为建设投入的资金,双方根据审定的投资额结算代建费收入,代建资金由项目公司完成单个小项 目建设竣工结算后一次性支付。
2020-2022 年,成都文旅集团确认工程劳务代建业务收入分别为 0.09 亿元、0.01 亿元和 0 亿元,受业务结合周期影响呈下降态势,同期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6.99%、42.56%和 0%。
成都文旅集团负责建设的景区基建项目包括三岔湖基建项目、安仁古镇基建项目、平乐古镇基建项目、 西来古镇基建项目和五凤溪古镇基建项目,上述项目计划总投资 69.60 亿元,已先后于 2016-2017 年 完工,截至 2023 年 3 月末已累计投资 65.16 亿元,累计回笼资金 30.45 亿元。
总体看,该公司景区基建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后续投资需求较小。但受项目结算周期,所在景 区整体规划和拆迁进度及土地出让安排、收入返还安排等影响,项目资金回笼期较长。为平衡资金支 出,公司可根据旅游整体规划及资金运营需要适当性选择上述景区内的经营性资产进行转让。
成都中青旅是国家特许经营的我国公民出境游的组团社之一,也是成都市主要的旅行社之一。2012 年,成都市国资委将成都中青旅 100%股权划入该公司,并负责公司旅行社业务,旅游业务产业链更加 完整,可与景区建设与经营等业务协同发展。
成都中青旅业务主要依托于国内游和出境游,2023 年以 来随着居民出行意愿恢复及出入境管控逐步放开,公司旅行社业务经营有所改善,截至 2023 年 3 月末 公司旅行社拥有网点营业部 98 个,较上年末增加 9 个。
2020-2022 年,成都文旅集团实现旅行社收入分别为 1.67 亿元、2.05 亿元和 1.08 亿元,其中 2022 年同 比下降 47.29%。同期公司旅行社业务累计接待游客 14.46 万人次,同比下降 50.83%,均来源于国内游 业务,当年未新增旅游线路。2023 年第一季度该业务收入 0.43 亿元,同比增长 144.55%;同期共接待 游客 11.17 万人次,同比增长 220.06%,当期新增 22 条旅游线路。
截至 2023 年 3 月末,成都文旅集团旅行社业 务的国内旅游线路已全面恢复,一季度新增国内旅游线路 17 条,此外东南亚出境旅游线路已基本恢 复。
近年来成都文旅集团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来自物业租赁收入和资金使用费收入等,2022 年以来新增文化演 艺收入,为子公司成都市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兴文公司”)影视项目收入。
2020-2022 年及 2023 第一季度分别实现其他业务收入 5.39 亿元、6.28 亿元、8.49 亿元和 2.21 亿元,2022 年收入主要 包括项目转让结算的利息及投资回报 2.65 亿元、物业租赁及销售收入 2.43 亿元、资金使用费收入 1.05 亿元和文化演艺收入 0.64 亿元,其余主要为体育产业收入、文化创意及旅游宣传、酒店及餐饮、旅游 公交等业务,单项收入规模相对较小。
2022 年,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35.20%,增幅主要来自项目转 让结算的利息及投资回报业务;2023 年第一季度,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5.58%,主要包括物业租赁 及销售收入 1.51 亿元。
2020-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成都文旅集团分别实现项目转让结算的利息及投资回报收入 0 亿元、 0.15 亿元、2.65 亿元和 0 亿元。2022 年主要来自无锡锡东新城体育综合体项目8,该项目由子公司莱茵达体育小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莱茵达体育小镇”)负责,当期因政府进行回购确认收入(最终以审计结算为准);同期该业务毛利率为 2.78%,盈利水平较低。截至 2023 年 3 月末,该项目合计回笼资金 2.11 亿元。
2020-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成都文旅集团物业租赁及销售9业务收入分别为 2.19 亿元、2.17 亿元、 2.43 亿元和 1.51 亿元,主要由体投公司等子公司经营。
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体投公司分别实现 物业租赁(含部分房地产销售)收入 1.67 亿元和 1.04 亿元,占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 68.47%和 68.96%。 2019 年,体投公司收购的上市子公司莱茵体育(000558.SZ) 和为整合“西村大院”10等文旅资源收购的成都西村创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村文化”) 分别于当年 9 和 10 月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公司写字楼、商铺资产可出租面积增加,截至 2023 年 3 月 末,该业务可供出租面积合计 62.73 万平方米,已出租面积为 39.36 万平方米。
2020-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该公司资金使用费收入分别为 1.37 亿元、1.43 亿元、1.05 亿元 和 0.17 亿元,系来自应收大邑县财政局的 13.52 亿元欠款本息11以及应收成都市青羊区统一建设办公 室宽窄巷子二期棚改项目 4.45 亿元12资金及利息;2022 年收入有所下降主要系 2021 年以来回笼较多 资金所致。
其中应收大邑县财政局欠款资金将于 2017-2024 年分期偿还,未付结算款按照中国人民银 行公布的 5 年期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上浮 50%计算资金占用利息,截至 2023 年 3 月末累计已回笼 资金 3.81 亿元,其中 2022 年回笼 0.18 亿元,2023 年第一季度未回笼资金。应收成都市青羊区统一建 设办公室棚改资金预计将根据拆迁进度回款,按照人民银行 5 年以上基准利率上浮 50%计息,截至 2023 年 3 月末累计已回款 1.20 亿元,系于 2022 年回笼。
此外,2020-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成都文旅集团体育产业收入分别为 0.52 亿元、1.00 亿元、0.46 亿元和 0.08 亿元,其中 2022 年同比下降 53.94%,主要系受外部环境冲击等因素影响莱茵体育业务收 入减少;2023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71.10%。
作为成都文旅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板块之一,该业务主要由体投公司和成都体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体产公司”)负责,主要包括体育赛事举办、成都体育中心场 馆运营、体育中心场地租赁、大型演艺活动、赛事冠名等,但受承办活动规模及数量的影响,业务收 入和利润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2020 年赛事活动暂未落地,业务收入主要来自莱茵体育下属丽水体 育馆贡献。
2020 年 11 月,莱茵体育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重组意向方案为莱茵 体育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公司持有的文旅股份 63.34%股份。后鉴于外部环境对全国滑雪场带来较大 冲击,文旅股份业绩持续受到影响,加之体育运动和文旅产业受到较大影响,莱茵体育于 2021 年 6 月 发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公告。
2023 年 7 月 7 日,莱茵体育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关联交易的 提示性公告》,其拟以直接持有的杭州莱茵达枫潭置业有限公司(简称“杭州枫潭”)100%股权、南京 莱茵达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南京莱茵达”)100%股权(简称“拟置出资产”)与公司直接持有的 文旅股份 63.34%股份(简称“拟置入资产”)等值部分进行资产置换,拟置出资产交易价格与拟置入 资产交易价格的差额以现金补足(如有);同时莱茵体育拟以现金购买公司全资子公司体产公司直接持 有的文旅股份 3.33%股份。上述交易完成后,文旅股份将成为莱茵体育的控股子公司。
目前该事项尚处于初步筹划阶段,交易各方尚未签署任何协议,交易方案、交易价格等核心要素仍需进一步论证和协商,尚需履行莱茵体育、交易对方必要的决策、审批程序,存在未能通过该等决策、审批程序的风险。新世纪评级将关注该事项进展及后续对公司产生的影响。
2020-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成都文旅集团文化创意及旅游宣传业务收入分别为 0.32 亿元、0.45 亿 元、0.46 亿元和 0.09 亿元,该业务主要由成都中青旅和全资子公司成都文旅旅游营销管理有限公司 (简称“营销公司”)负责经营,以城市旅游目的地广告、营销活动推广为主,将文化、旅游、体育等 多个领域进行整合营销,为公司自有项目提供营销宣传方面的支持。
为加强生态文明及人居环境建设,2017 年 9 月成都市政府公布天府绿道规划方案,全域规划形成 “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的区域级绿道 1920 公里、城区级绿道 5000 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 10000 公里 以上,其中锦江水生态治理13和锦江绿道建设14是核心建设项目,是市域天府绿道“一轴两山三环七道” 体系中的核心“一轴”,北起天府源湿地,南至黄龙溪古镇,河道长度 150 公里,规划形成 240 公里绿 道。
2017 年 11 月,成都文旅集团与中交生态环保投资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等其他 12 家单位 共同出资设立成都锦江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锦江绿道公司”)负责上述核心项目建设。
锦江绿道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 50.00 亿元,截至 2023 年 3 月末累计实收资本 49.90 亿元,公司已累计 出资 20.50 亿元(其中 12 亿元由成都市国资委拨付),持股比例为 41.00,为控股子公司。
该项目属天府绿道“一轴两山三环七道多片”体系的“一轴”,沿线途径都江堰、郫都、五城区、 高新、双流、天府新区 10 个区(市),串联紫坪铺、三道堰、黄龙溪等 9 个城镇,锦江流域辐射全域 成都 70%的人口,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锦江水生态治理(总投资约 79.3 亿元)和锦江绿道建设功能及配 套(总投资约 61.9 亿元),总投资共计 141.2 亿元。
根据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的资金筹措方案,
1) 在建设期内,由市、区(市)两级政府共同承担项目建设资金 120 亿元,将项目建设资金纳入锦江两 岸两公里范围内可上市的约 4.6 万亩经营性净地上市后的综合增值收益中,按照都江堰市 20 万元/亩、 市土储中心及其余区(市)60 万元/亩进行分担,根据土地年度上市计划将分担的建设资金纳入市、区 (市)两级财政预算,锦江绿道公司据此制定相应投资计划,截至 2023 年 3 月末已上市土地面积 4625.14 亩,锦江绿道公司可获资金 22.64 亿元,实际回款需待区财政收到土地款后拨付,同期末已累计收到12.59 亿元;
2)争取专项补贴约 5 亿元;
3)PPP 模式筹集 16.2 亿元16。四川省政府分别于 2018 年 8 月和 2019 年 1 月发行两期政府专项债券(即“18 四川 13”和“19 四川 14”),用于锦江绿道一期示范 段项目(成都中心城区段和高新区段,项目总投资 50 亿元)建设,发行金额分别为 20 亿元和 4 亿元, 期限均为 7 年,票面利率分别为 4.1%和 3.32%。2020 年 12 月据四川省财政厅印发的《关于做好地方 政府专项债项目调整有关工作的通知》,上述资金由成都市财政局统筹 10 亿元,剩余 14 亿元已于 2022 年 1 月全部使用完毕。
2022 年 6 月 13 日,四川省政府发行专项债17用于锦江水生态治理(一期)建设 项目锦江截污管涵工程(两江环抱区段),首期募集资金 4.00 亿元,利率 2.91%,期限 10 年,目前已 使用完毕。
截至 2023 年 3 月末,该项目已投资 29.94 亿元,计划 2023 年 4-12 月投资 7.86 亿元,后续 具体投资将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前期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锦江绿道公司资本金和政府专 项债券,后续将持续梳理沿线上市土地情况,归集土地资金。
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建设锦江公园的最 新要求,绿道建设已逐渐转变为锦江公园建设,公司现按《锦江公园总体规划》沿江打造一批标志性 节点项目,有机融入绿道体系。
截至 2023 年 3 月末,锦江绿道项目的中心城区绿道除南河段、五丁桥 -太升桥段已全线贯通,郊野段都江堰、郫都、双流、天府新区已建成,建成上新桥公园、成华公园、 活水公园、东湖公园、北三环桥项目等,并在进行未完工项目的提升改造、建筑修缮以及活动中心、 停车场等项目的前期推进工作。
此外在相关建设基础上,该项目还将按照城市发展战略要求,布局相关产业,围绕“乡村振兴” “夜游锦江”等产业投入约 140 亿元,于 2019 年 1 月开始建设,由锦江绿道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筹措 资金。
根据成都市政府特许经营权管理委员会会议纪要,成都文旅集团作为承接主体,被无偿授予锦江、 青羊、金牛、武侯、成华等五城区(含成都高新区)范围内的锦江沿线投资建设城市公园及绿地等公共 设施经营权、锦江“一轴”水上旅游观光游览经营权、锦江“一轴”水上利用经营权、锦江“一轴”水 上娱乐及水上运动项目经营权、锦江绿道沿线户外广告载体使用权、锦江“一轴”范围内投资建设公共 停车场经营权、锦江绿道公共人防工程建设及运营权、锦江绿道旅游线路经营权、锦江绿道按规划建 设的书报亭经营权等 9 项经营权,以作为绿道建设相关资源配置。
截至 2023 年 3 月末,围绕“夜游锦江”主题的锦江游船项目已开通 4 条航线,包括“活水公园至 339 天府熊猫塔”段、“东门码头至安顺廊桥”段、“音乐广场码头至安顺廊桥”段和“石牛堰码头至东湖公园”段,该项目由锦江绿道公司下属子公司成都九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此外,公司以前年度竞得 5 宗土地使用权,其中 之一所涉房地产项目锦庐-1 期已全部具备预售条件,住宅楼栋已全部封顶,截至 2023 年 3 月末累计投 资 7.07 亿元,预售面积 11.4 万平方米,实现销售回款 3.34 亿元,预计将于 2023 年底确认收入。
公司 预计 2023 年将陆续推进汇江楼项目、高新区中和老码头 38 亩商业地块项目等产业项目,以及郫都区 合资公司股权投资等项目,其中汇江楼项目目前正在进行装修建设,预计 2023 年开业;高新区中和老 码头项目尚未完成地块工厂部分拆迁。
近年来随着在建项目持续投入及业务开展,成都文旅集团资金需求较大,债务规模持续增长,2020-2022年末及 2023 年 3 月末负债总额分别为 170.51 亿元、182.70 亿元、203.69 亿元和 221.93 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61.32%、64.07%、64.94%和 66.72%,2022 年以来公司财务杠杆水平有所升高。
若考虑成都文旅集团权益类债务,将其他权益工具中的“2020 年第一期债权融资计划”3.00 亿元计入相应负债,同期末 经调整后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62.39%、65.12%、65.90%和 67.62%。
近年来成都文旅集团经营持续亏损,对权益资本积累产生一定影响;但作为负责整合成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国有独资企业,公司持续获得成都市国资委资本金注入等各类支持,所有者权益实现稳定增长,2020-2022 年末及 2023 年 3 月末分别为 107.58 亿元、102.47 亿元、109.96 亿元和 110.68 亿元,其中实 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合计占比分别为 46.24%、51.89%、48.50%和 48.54%,权益资本稳定性仍偏弱。
同期末实收资本分别为 31.35 亿元、35.29 亿元21、35.29 亿元和 35.67 亿元,2023 年 3 月末较上年末增加系 收到政府划拨房产所致;资本公积分别为 18.39 亿元、17.87 亿元22、18.04 亿元和 18.05 亿元,2022 年 末较上年末小幅增加系收到成都市财政局拨付资本金 0.16 亿元所致。
此外,2020-2022 年末及 2023 年 3 月末未分配利润分别为-3.18 亿元、-3.68 亿元、-4.84 亿元和-4.85 亿元,近年来受外部环境持续冲击 影响持续为负;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 50.58 亿元、42.53 亿元、49.79 亿元和 50.12 亿元,2022 年末较上 年末增长 17.07%,主要系锦江绿道公司收到少数股东资本金 7.75 亿元所致。
为匹配项目建设等长期资金需求,成都文旅集团债务以长期为主,2020-2022 年末及 2023 年 3 月末长短 期债务比分别为 147.80%、253.34%、167.88%和 209.61%。
从具体构成来看,成都文旅集团负债主要由刚性债 务、其他应付款、递延所得税负债和专项应付款构成,2022 年末分别为 157.28 亿元、18.95 亿元、8.09 亿元和 5.11 亿元,占比分别为 77.21%、9.30%、3.97%和 2.51%。
其中,刚性债务较上年末增长 9.12%; 其他应付款较上年末增长 57.97%,主要系锦江绿道管控范围内上市土地分担建设资金从专项应付款转 至其他应付款所致。其中,账龄超过 1 年的其他应付款主要包括应付成都资阳三岔湖合作区域管委会 办公室待结算拆迁款 2.19 亿元、应付简阳市财政局往来款 1.68 亿元、应付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往来款 0.61 亿元、应付四川省蒲江兴城投资有限公司往来款 0.34 亿元和应付金堂县财政局土地款 0.31 亿元等 资金往来款。
专项应付款较上年末下降 49.00%,主要系上述锦江绿道土地分担建设资金转出所致。递 延所得税负债较上年末增长 19.98%,主要系受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及税务折旧等影响应纳税暂 时性差异增加所致。
此外,同期末应付账款较上年末增长 99.04%至 4.84 亿元,一方面系在建工程竣工 结转暂估成本 1.35 亿元,另一方面系下属子公司四川三岔湖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根据诉讼判决计提应付 四川中洲三岔湖投资有限公司 0.76 亿元所致;合同负债较上年末增长 53.41%至 3.46 亿元,主要系锦江绿道公司收到预售房款 1.20 亿元所致。
2023 年 3 月末,专项应付款较上年末增长 33.49%至 6.82 亿 元,主要系绿道公司收到土地分摊资金所致,其余负债构成较上年末无重大变化。
跟踪期内,成都文旅集团刚性债务持续增长,期限仍以中长期为主。2022 年末中长期刚性债务合计 110.93 亿元,占刚性债务的比重为 70.53%;因长期借款、中长期债券临近偿付期,短期刚性债务较上年末增 长 42.60%至 46.34 亿元,公司偿债压力有所加大。
2023 年 3 月末,中长期刚性债务较上年末增长 18.82% 至 131.81 亿元,占刚性债务的比重提升至 75.99%,主要系新增长期借款和新发行 8.00 亿元中期票据 “23 蓉城文化 MTN001”所致;随着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即期偿付,短期刚性债务较上年末下降 10.12% 至 41.66 亿元。
成都文旅集团主要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及政府专项债来满足资金缺口。2022 年末银行借款余额为 81.72 亿元,占刚性债务比重为 51.96%,包括信用借款 48.26 亿元、抵押借款 13.91 亿元(抵押物为宽 窄巷子房产、大邑县不动产等)、质押借款 9.96 亿元(质押物为莱茵体育 50%股权及与成都市青羊区政 府签署的《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合同》项下的全部权益与收益)和保证借款 9.60 亿元。
同期末,债券余 额为 44.70 亿元,占刚性债务比重为 28.42%,包括应付债券 31.70 亿元、短期融资券 5.00 亿元和一年 内到期的应付债券 8.00 亿元,债券发行期限多为 3 年或 5 年;余额较上年末增长系当期发行 10.00 亿 元私募债“22 蓉旅 01”和 5.00 亿元超短期融资券“22 蓉城文化 SCP001”所致。
此外,其他中长期刚 性债务 29.09 亿元,较上年末增幅系新增锦江截污管涵工程(两江环抱区段)专项债 4.00 亿元(期限 为 10 年,利率为 2.91%)和成都革命历史纪念馆基础配套设施项目政府专项债 1.63 亿元(期限为 20年,利率为 3.27%)等。
融资成本方面,2022 年以来成都文旅集团本部新增银行借款利率区间为 3.00%-4.00%,下属子公司新增 银行借款利率区间为 2.80%-5.00%;新发行债券利率为 1.99%-3.95%,新增专项债利率区间为 2.91%- 3.42%,整体来看公司融资成本控制较好。
成都文旅集团旅游主业现金回笼情况尚可,但其他业务中项目转让结算的利息及投资回报、资金使用费 收入等回笼周期较长,2020-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现金率分别为 94.42%、127.63%、91.06% 和 98.19%,其中 2022 年较上年下降 36.57 个百分点,一方面系 2021 年安仁公司收回应收大邑县财政 局安仁古镇基建项目完工结算款 3.20 亿元,而 2022 年资金使用费收入回笼资金下降;
另一方面系 2022 年确认无锡锡东新城体育综合体项目结算收入,但部分回购资金将于 2023-2024 年分期支付所致。2020- 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95 亿元、2.18 亿元、-0.49 亿 元和-0.57 亿元,其中 2022 年主要因公司旅游主业经营承压而呈净流出状态。
2020-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成都文旅集团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分别为 14.44 亿元、11.67 亿元、 20.03 亿元和 2.97 亿元,主要用于在建工程等资本性支出,同期处置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 长期资产净流出分别为 11.94 亿元、17.48 亿元、13.34 亿元和 1.84 亿元。此外,2022 年投资支付现金 7.41 亿元,主要系收购成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成都农商行”)1.8049%股权24所致。
成都文旅集团投资和经营活动资金缺口主要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来弥补,2020-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筹 资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6.13 亿元、-9.47 亿元、23.60 亿元和 17.08 亿元。其中,2022 年吸收投资收到 的现金为 9.76 亿元,主要系锦江绿道公司收到少数股东注资 7.75 亿元;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 金 13.28 亿元,包括专项债资金 6.73 亿元、锦江绿道公司收到土地分摊资金 4.57 亿元等,综合致当期 筹资活动现金流呈大额净流入。
近年来成都文旅集团资产总额逐年增长,2020-2022 年末及 2023 年 3 月末资产总额分别为 278.09 亿元、 285.17 亿元、313.66 亿元和 332.61 亿元。公司资产仍主要由非流动资产构成,同期末非流动资产占比 分别为 56.53%、59.76%、59.99%和 57.84%。
2022 年末,成都文旅集团非流动资产为 188.16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0.42%,主要由投资性房地产、在 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应收款和长期股权投资等构成,
同期末占非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 为 32.49%、28.90%、9.69%、7.26%、5.17%、4.99%和 4.28%。其中投资性房地产较上年末增长 14.15% 至 61.14 亿元,增幅来自在建项目完工转入 2.05 亿元、原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为经营用出租 3.34 亿元 及公允价值变动增值 3.28 亿元,年末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成都文旅宽窄巷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 公司(简称“宽窄文化”)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为 16.12 亿元,西村文化投资性房地产 13.59 亿元以 及莱茵体育投资性房地产 16.14 亿元;
在建工程较上年末增长 32.17%至 54.39 亿元,主要由锦江绿道 (29.04 亿元)、金沙演艺综合体(6.91 亿元)、大熊猫生态园三四期项目(6.03 亿元)和宽窄巷子二期 (3.45 亿元)等项目建设成本构成,增幅主要系锦江绿道项目投资增加 8.92 亿元、金沙演艺综合体投 入增加 3.38 亿元等所致;固定资产较上年末下降 16.22%至 18.22 亿元,主要由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 等构成,降幅主要系兴文公司和莱茵体育将部分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等所致;
无形资产较上年末下 降 17.57%至 13.67 亿元,主要包括位于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附近约 40 余亩的可开发用地以及西岭雪 山附近的雪山小镇开发用地,降幅主要系将部分土地转为存货所致;
长期应收款较上年末小幅下降至 9.72 亿元,仍为应收大邑县财政局安仁古镇基建项目完工结算款;长期股权投资较上年末小幅增加, 仍主要为成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都中小担”)6.51 亿元股权投资等,增幅系权 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实现投资收益 0.27 亿元所致。
此外,其他非流动资产较上年末增长 73.59%,主要 系新声剧场项目完工待竣工结算所致;商誉 8.05 亿元系公司因收购莱茵体育产生。2023 年 3 月末,非 流动资产较上年末增长 2.23%至 192.37 亿元,其中当期对成都中小担增资 2.33 亿元,期末长期股权投 资较上年末增长 24.82%至 11.72 亿元;随着锦江绿道、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工程的推进,在建工程较 上年末增长 3.05%;
因兴文公司影视项目投资持续增加,其他非流动资产较上年末增长 24.76%;其他 权益工具投资较上年末下降 29.76%,主要系对成都天府奥体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减资所致。
成都文旅集团流动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存货、其他应收款和应收账款构成,2022 年末分别占流动资产 的 21.02%、39.71%、15.44%和 10.71%。其中,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长 10.13%至 26.38 亿元,受限部分 为 0.17 亿元;存货较上年末增长 5.60%至 49.84 亿元,主要包括开发成本 46.27 亿元,由都江堰绿道开 发项目、大熊猫生态园项目以及古镇、景区等开发建设项目等构成;
其他应收款为较上年末下降 19.44% 至 19.38 亿元,主要包括应收大邑县政府的安仁古镇基建项目款项资金使用费 6.16 亿元、成都市青羊 区统一建设办公室 4.45 亿元宽窄巷子二期拆迁资金、青羊区房管局 3.81 亿元水表厂项目结算款项和成 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 1.41 亿元宽窄巷子二期拆迁资金占用费等,降幅主要系锦江绿道公司冲销土地款 4.64 亿元所致;
应收账款为 13.45 亿元,主要系应收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管理委员会三岔湖项目结算款 8.55 亿元。
此外,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3 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加主要系收购成都农商行股权及其 公允价值增值所致;预付款较上年末下降 34.31%至 3.34 亿元,系绿道项目建设预付工程款结转所致。
2023 年 3 月末,成都文旅集团流动资产较上年末增长 11.75%至 140.25 亿元,其中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长 51.00%至 39.83 亿元,主要系外部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他流动资产较上年末增长 20.20%,主要系待抵扣进项 税增加所致;其余流动资产结构较上年末无重大变化。
2020-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成都文旅集团经营收益分别为-4.45 亿元、-4.20 亿元、-4.17 亿元和 0.32 亿元,近年来持续为负,其中 2023 年第一季度呈盈利。
同期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毛利 3.37 亿元、4.37 亿 元、4.05 亿元和 2.26 亿元,2022 年主要来自毛利率相对较高的旅游景区经营、物业租赁及销售和资金 使用费收入,项目结算收入规模较大但业务毛利率低。
2020-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成都文旅集团期间费用分别为 7.35 亿元、7.94 亿元、7.57 亿元和 1.78 亿元,2022 年同比下降 4.73%主要受益于管理费用压降所致,同期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9.82%至 2.90 亿元;此外主要受益于融资成本降低,财务费用同比下 降 0.45%。
2020-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分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49 亿元、2.76 亿元、3.36 亿元和 0.13 亿元,2022 年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73 亿元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 变动收益 1.64 亿元。
同期投资收益分别为 0.19 亿元、1.00 亿元、0.31 亿元和-0.005 亿元,2022 年主要 为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0.27 亿元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分红 0.04 亿元,同比 降幅主要系对成都中小担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减少所致。
2020-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其他收益 分别为 0.28 亿元、0.14 亿元、0.18 亿元和 0.09 亿元;营业外收入分别为 0.11 亿元、0.50 亿元、0.19 亿 元和 0.02 亿元,2020-2022 年其中的政府补助合计分别为 0.33 亿元、0.29 亿元和 0.21 亿元。上述事项均对当期营业利润形成一定补充。
2020-2022 年及 2023 年第一季度,成都文旅集团利润总额分别为-2.56 亿元、0.37 亿元、-0.18 亿元和 0.53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3 亿元、-1.06 亿元、-1.46 亿元和 0.33 亿元,2022 年受公司旅游主业经营仍承 压,收入主要贡献来源盈利水平低,当年净利润亏损扩大。
成都文旅集团EBITDA 主要由利润总额和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构成,2020-2022 年分别为 3.16 亿元、 6.26 亿元和 5.75 亿元,其中 2022 年同比下降 8.19%主要系当期利润总额由盈转亏所致,EBITDA 对刚 性债务和利息支出的保障程度均有所降低。
2020-2022 年末及 2023 年 3 月末,成都文旅集团流动比率分别为 175.68%、221.94%、165.04%和 195.65%, 现金比率分别为 62.59%、48.04%、47.88%和 69.74%,其中 2022 年因中长期债务临近偿付期,短期偿 债压力增加,但因年内收购成都农商行股权导致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大幅增加,现金比率较上年 末变动不大。
另需注意到公司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存货占比较大,2023 年 3 月末上述 资产合计占比 59.47%,资金回笼进度较为缓慢,资产实际流动性受上述款项回收或资产变现能力影响。
截至 2023 年 3 月末,成都文旅集团受限资产账面价值为 37.99 亿元,占总资产的 11.42%,主要包括投资 性房地产 33.47 亿元、固定资产 3.51 亿元、存货 0.60 亿元及货币资金受限 0.08 亿元,用于履约保证金 或借款抵质押物。
或有负债方面,截至 2023 年 3 月末,成都文旅集团为成都京东方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原名成都中电熊猫 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成都京东方”)10.00 亿元借款提供担保,代偿风险可控。
据公司审计报告 披露,截至 2022 年末成都文旅集团有 1 起重大涉诉事项,为子公司文旅股份与上海御庭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上海御庭”)等的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文旅股份作为原告申请仲裁,主要仲裁请求包括要求 上海御庭支付违约损失 0.16 亿元,目前案件尚未正式开庭审理。
成都文旅集团作为成都市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和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国有独资企业,近年来在政 府资本注入、重大项目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获得政府较大支持。
2018 年和 2021 年成都市国资委分别对成都文旅集团以货币增资 11.00 亿元和 3.00 亿元,并于 2021 年获闲置房产无偿划转 0.94 亿元,资本实力得到增 强。
同时,成都文旅集团承担了成都市天府绿道项目的核心建设部分,主要项目建设资金根据土地年度上市计 划已纳入市、区(市)两级财政预算,并被无偿授予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等五城区(含成都高新区)范围内的锦江沿线相关经营权 9 项,以作为绿道建设相关资源配置。
自 2018 年以来,成都文旅集团持 续获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资金支持,截至 2023 年 3 月末累计获四川省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拨付 26.93 亿元, 其中涉及绿道项目 18 亿元。此外,2020-2022 年政府补助分别为 0.33 亿元、0.29 亿元和 0.21 亿元。
成都文旅集团与多家银行保持合作关系,间接融资渠道较为畅通。截至 2023 年 3 月末,公司已获得金融 机构授信总额为 237.37 亿元,其中已使用 128.12 亿元,剩余授信 109.25 亿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