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全球IPO市场充满了喜忧参半的情况,既有令人欣喜的亮点,也有出乎意料的转折。在经历了2021年下半年的“至暗时刻”及2022年的动荡低谷期后,2023年中概股企业赴美IPO上市的热度明显回升,相比去年同期,中概股的IPO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显著增长。为更好地协助企业规划接下来的资本运作,下面华谊信将带您回顾2023年的中概股赴美上市情况,并展望2024年的发展前景。

一、 回顾2023年中概股赴美上市概况

2023年全年中概股企业赴美IPO上市数量及融资额相较去年有明显增长。

从上市数量上来看,2023年美股市场共迎来36家中概股,另有11家中概企业选择通过SPAC方式在美股上市。IPO上市数量在2023年有大幅上涨,SPAC数量基本持平。

从募资规模上看,2023年赴美IPO上市的36家中概股企业的首发募资总额超9亿美元。其中,IPO募资额度前三的分别为禾赛、硕迪生物以及上个月刚刚登陆纽交所的“中国MRO第一股”——震坤行,分别募集资金1.9亿、1.61亿和6200万美元。融资数量及融资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12.5%、51.51%,融资数量和规模的增长显示出中概股的逆势回升态势。

值得注意的两家企业,第一家是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技术开发商禾赛科技于2023年2月9日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是自2021年滴滴退市事件以来中概企业在美国募资规模最大的IPO,总共募资1.9亿美元,也是当年在美国市场进行的中概股企业中募资规模最大的。

第二家是中国领先的MRO采购服务平台震坤行于2023年12月15日在纽约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MRO行业的首支赴美上市股票。根据发行价计算,震坤行的市值约为25亿美元,也是过去两年半中概股市值最大的在美上市IPO。

二、2023年中概股企业赴美上市热度回升分析

一方面,内地企业赴境外上市持续受到监管层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赴境外上市。 2023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其中特别提到“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华谊信认为这表明着监管机构对企业走出去融资的态度更加明确。

另一方面,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企业的备案进程已大大加快,更多“绿灯”案例涌现,提振市场预期。其中,以北京车与车科技有限公司为境内运营实体,以注册在开曼群岛的Cheche Group Inc.为境外发行上市主体的车车科技,在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之后成为第一家采用VIE架构的赴美上市企业。

华谊信认为,这表明了中国证监会用表态和行动为VIE模式“放行”,这可能会吸引更多中国企业选择VIE模式。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中的结构境外架构搭建至关重要,需要有对中国法律和美国资本市场都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丰富实践经验专业团队进行辅助。

三、展望2024年中概股赴美上市

展望2024年,中概股企业赴美上市的趋势将继续增长。首先,据中国证监会官网的披露,截至2023年12月28日,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企业还有27家企业已经提交备案申请(如下图)。

从上图拟赴美上市的公司备案中可以看出,在国内对境外上市备案监管日臻完善和审批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更多企业正在考虑或准备在美国市场上市,中企赴美上市队伍仍在持续扩张中,2024年美股市场IPO可能会出现进一步回暖。

其次,全球IPO的复苏形势所依赖的宏观背景正在改善,各公司都在迫切等待更为良好的市场条件以拓宽IPO窗口。在地缘政治缓和等背景下,IPO活动有望加速推进。

预计在美元加息周期接近结束、中美审计监管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以及境外上市备案制度的逐渐成熟等因素的推动下,2024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将会呈现出更为强劲的增长趋势。

四、2024年赴美上市建议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和行业属性,尽早筹划适合的资本市场路径。根据华谊信多年深耕境外上市的经验,无论是选择国内还是国外上市,企业都需要经历较长的规范过程。

一方面,赴美上市的整体周期通常在8个月至12个月左右。如果企业计划在2025年中期赴美上市,那么在2024年第一季度,就应该开始聘请中介机构,进行股权架构调整、公司财务及业务合规梳理;财务、业务及法律尽职调查等前期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在上市进度表上预留足够的时间,来完成相关前置审查和备案程序,以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和程序。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