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基金在牛市显著占优,但熊市稍微落后。
这是过去若干年的经验结论。
代表主动基金平均水平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与指数型基金指数2015年以来的详细对比如下表。

(数据来源:Choice,WIND)
2015年、2019年和2020年的牛市中,主动基金以碾压性优势战胜指数基金。
2022年以来的熊市里,主动基金的表现稍微不如指数基金,但这种情形并不是首次出现,2022年与2018年、2023年与2016年,主动基金与指数基金的差距大致相当。
这是从年度维度得出的结论。
01
较短时段的牛熊表现又如何呢?
懒人养基对比了今年2月6日以来主动基金指数和指数基金指数的表现,发现前面的结论依然成立,那就是:行情回暖,主动基金的优势又回来了。
先看中证基金指数在此一时段的涨幅排行。

(数据来源:Choice)
中证主动式股票型基金指数、中证主动偏股优选等权基金指数和中证主动偏股型基金指数分别以15.18%、15.10%和14.58%的涨幅,超过中证被动式股票型基金指数的14.16%。
再看东财基金指数的排行。

(数据来源:Choice)
普通(主动)股票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期间涨幅分别是16.65%和15.90%,明显高于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13.91%的水平。
02
具体的基金表现又如何呢?
先来看2月6日以来偏股基金业绩排行前30的基金明细。

(数据来源:Choice)
2月6日以来业绩排行前30的偏股基金中,仅一只云计算指数基金,排名第24,其余29只基金均为主动管理型基金。
从行业构成看,排名居前的大部分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主题基金。
其中就有原来由蔡嵩松管理、现在交由刘慧影管理的明显基金诺安积极回报混合。
还有明星基金经理闫思倩履新后管理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鹏华碳中和主题、鹏华创新未来(原来由明星基金经理王宗合管理)等等……
十几个交易日,净值上涨40-50%,这样的业绩几乎全部由主动基金创造,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的身影。
是不是隐隐可以嗅到,一种熟悉的味道?
把时间拉长一点,看看今年以来的偏股基金业绩排行。

(数据来源:Choice)
偏股基金前30中,仍然只有2只是指数基金,都是与煤炭相关的ETF。
28只主动管理型基金中,大部分与人工智能主题相关,也有重仓煤炭和石油石化的。
榜单中明星基金经理莫海波、黄海、王鹏赫然在列,其中莫海波独占6席,黄海有5只基金入榜。
斗转星移,被投资者诟病已久的主动基金(经理)似乎又行了。
03
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主要靠牛市创造,而在熊市中总体是有一定负超额的,只不过这个负超额比起牛市的正超额不在一个数量级。
了解了这个“规律”后,如何利用主动基金为自己服务的思路就出来了:
熊市落后时敢买(分批买、慢慢买),实际上也是一种捡便宜的行为。
牛市大幅领先时必须卖(分批卖、慢慢卖),锁定超额。
主动基金也只是一个投资工具而已,必须自己合理而聪明地使用。
指望主动基金牛市替我们逃顶、熊市替我们抄底是不现实的。
指数和基金梳理不构成投资推荐。
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诺安积极回报混合A(OTCFUND|001706)$ $万家新兴蓝筹灵活配置混合(OTCFUND|519196)$ $万家精选混合A(OTCFUND|519185)$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