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单个新药项目成立子公司,并以license-out寻求合作或出售的模式正被越来越多公司所复制。

撰文| 石若萧

编辑| 芳 晨

去年,发生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并购一浪高过一浪。

在2023年TOP10并购案中,神经领域的收购占据了三席,分别是BMS收购Karuna,艾伯维收购Cerevel和渤健收购Reata Pharmaceuticals,交易额度分别为140亿美元、87亿美元和73亿美元。

其中,BMS收购Karuna一案无疑最令人瞩目,金额不光在神经领域中排第一,几乎是后两位之和,并且在年度TOP10中还位列第二,仅次于辉瑞对Seagen的430亿美元超大额收购。

神经领域的兴旺发达,本质上是医药科技日新月异的体现。MNC和Biotech都不满足于只在传统的肿瘤、自免靶点上内卷,而是纷纷选择进入病理机制更加不明确的领域,既是为了广大患者的福祉考虑,也是为了抢先一步,在蓝海中先行占据身位。

但创新药研发从来不光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背后的经济支持也同样重要。自诞生之日起,Karuna这家公司就带着浓厚的金融创新气质,不断稀释风险、出售权益,在保证新药研发进度的同时,也让团队能够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收益,一路鼓胀风帆,直至驶进崭新的海域。

而它采取的模式,如今亦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借鉴并仿效着。

变废为宝的“捡漏者”

截至发稿,Karuna Therapeutics在股价超过了300美元,市值则在120亿美元以上。

这是什么水平?用国内药企来对标的话,已经超过了国产“创新二哥”信达生物,和“创新一哥”百济神州的差距也并不远了。

当下的寒冬中,Karuna如此受资本青睐,并购价和股价都能一直处于高位,背后离不开产品和团队的强力加持。

先看产品。根据官网信息,Karuna的管线池中一共有6款产品,其中4款信息都处于“未披露”状态,剩下的两款,其中之一是针对焦虑症的KAR-2618,目前正处于临床一期;另一款就是大名鼎鼎的KarXT,用于治疗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已向FDA递交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NDA申请,PDUFA日期为2024年9月26日,如成功获批,KarXT将成为数十年来第一个具有新的药理机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法。

除精神分裂症外,Karuna还在开展KarXT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精神病的3期研究。由于市场前景巨大,KarXT入选了Evaluate最具价值的10款在研新药榜单,2028年预期销售额高达28亿美元。

KarXT的关键创新由两款药组成:呫诺美林(xanomeline)和曲司氯铵(trospium)。前者最初由诺和诺德研发,后授权给礼来,但副作用限制了其进一步开发。2012年,Karuna与礼来公司签订了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礼来公司将与呫诺美林相关材料的所有权利转让给了Karuna。拿到授权后,Karuna将呫诺美林与曲司氯铵结合制成复方制剂,大大减少了副作用。

这一研发路径,足以窥见公司的理念:专门“捡漏”大公司不要的在研药物分子加以开发,然后“变废为宝”。

捡MNC的漏,无疑需要相当精准的眼光,以及完善的金融支持,而这正是Karuna及其背后团队最为擅长的技巧。

Karuna成立于2009年,2019年纳斯达克上市,公开发行价为每股16美元。背后的“孵化者”是PureTech Health。后者战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管线自己内部开发,另一部分管线则专门成立新的子公司来推进,方便独立融资和IPO。而母公司则在研发过程中不断稀释股份,出售权益,提前锁定收益,最大限度规避了新药研发的风险。

和生命科学产业内多数科学家创业的情况不同,PureTech Health的创始人Daphne Zohar女士是一名连续创业者,16岁就开始创业,涉足过手表、橄榄油等多个领域,但受到医院研究员父亲的影响,最终将方向锁定在了生命科学产业。拉拢Moderna联合创始人、“组织工程和药物递送之父”Robert S. Langer一起,于2004年创办了PureTech Health。五年后,诞生了专攻精神治疗领域的Karuna。

Karuna无疑是PureTech Health的代表作,其孵化路径,正是后者理念和“捡漏”、“组局”能力的最佳体现。人事履历上,Karuna的创始人兼研发总裁安德鲁·米勒(Andrew Miller)博士曾在PureTech Health担任过副总裁、风险合伙人等多个重要职位,是KarXT平台的首席发明者;前任首席科学官史蒂夫·保罗(Steve Paul)曾在礼来任职17年,曾领导了呫诺美林的开发工作;现任总裁兼CEO比尔·默里(Bill Meury)则是金融出身,曾在 Hied Capital Management(一家专注于医疗保健行业的私募股权公司)担任合伙人,拥有超过25年的行业经验。

拿到了药,组好了局,随着研发进程推进,PureTech Health开始了不断稀释风险的过程,一边引入新融资,推进IPO;一边多次出售Karuna的股权获得现金流。迄今为止,PureTech通过出售其普通股及相关许可,已获得7.8亿美元的现金,目前PureTech对Karuna的持股比例已经不足3%。

其中两次知名度较大的交易分别是,2021年,Karuna与再鼎医药宣布在大中华区就KarXT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合作协议,再鼎医药获得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开发和商业化KarXT的独家权利,Karuna将获得3500万美元的现金预付款,最高可达1.52亿美元潜在近期至长期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和其他付款,以及百分之十几至百分之二十之间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另一次是在2023年,PureTech Health与Royalty Pharma宣布签订高达5亿美元的KarXT特许权使用费协议。根据协议,Royalty Pharma将向PureTech支付1亿美元的预付款和高达4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换取该药3%的特许权使用费。PureTech将保留其在Karuna的股权和获得其他款项的权利。Royalty Pharma将获得PureTech对KarXT销售额高达20亿美元的3%特许权使用费的权利,以及超过20亿美元销售门槛部分的33%特许权使用费。

从财报可知,Karuna的研发投入并不低,2022年研发投入2.24亿美元,2023年这一数字达到3.64亿美元;2022年净亏损2.76亿美元,2023年达到4.34亿美元。提前出售股权和相关权益,能将母公司支出控制在最小,但总收益却又并不低:据业内人士统计,截至2023年11月底,Karuna Therapeutics已为PureTech Health带来了约46倍的投资回报率。

“稳赚不赔”的新模式

PureTech Health孵化Karuna的模式被称为Hub-and-spoke,指母公司对单个新药项目成立子公司,并积极抓住机会将子公司新药license-out合作或出售的模式,如今正被业内越来越多的公司所复制。

这一模式有相当多的好处,子公司可以专注于管线研发,吸纳研发专才,保持内部的创业者文化;而母公司则能够在背后提供财务、法律、管理、技术、融资、拓展适应证等全方位的支持,甚至协助参与公司治理;不同的子公司之间如果存在业务交叉,也能产生协同效应。大大增加了运营效率。

但最大的优势,还是在方便融资、降低风险上。Hub-And-Spoke模式下,由于子公司不受母公司融资策略的约束,能进行包括私募股权、公开募资、债权融资等多种形式的融资。相应的,投资者的选择也更丰富,可以选择投资母公司,由母公司将资金进行分配,也可只投资子公司,直接聚焦自己认为有前景的管线。

即便某个子公司管线失败,由于母公司持股比例并不高,损失往往也只在一定范围内。而将视角拉开,由于同时持有多个子公司,总体也增加了母公司成功的可能性。

除了PureTech Health之外,业内采取该模式最著名的案例有Roivant、BridgeBio、Centessa等。

除了模式一致,Roivant和PureTech Health还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创始人都并非来自科学界,而是投资人兼连续创业者。同样喜欢接盘捡漏,看上的第一款药Intepirdine正是GSK放弃不要的管线,适应证领域为各大药企久攻不克的阿尔茨海默症。买下这款药的Axovant公司随后迅速完成上市,成功融资逾3亿美元。

2017年,interpirdine在临床三期试验中失败,导致Axovant股价大幅下跌,在2018年进行了一系列重组,更名为Sio Gene Therapies Inc。不过依旧回天乏术,最终于2022年宣布清盘退市。

但子公司的研发失败并未对母公司造成多大影响,目前,Roivant有多个子公司,被称为“vant帝国”(子公司名字均以“vant”结尾),Immunovant专注于自免领域;Genevant专注于脂质纳米颗粒、核酸递送平台的研发;Dermavant则一家专注于皮肤领域的公司,拥有多个处于临床阶段的管线资产;Lokavant则专注实现临床试验数据的实时可视化及风险监测。

BridgeBio Pharma则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其初衷为发展治疗孟德尔遗传病的转化医学。与Roivant类似,2021年,其也遭遇了主要管线acoramidis临床三期的失败,但由于该管线归属于子公司Eidos,因此对母公司BridgeBio整体影响有限。

成立于2020年的Centessa Pharmaceuticals在自身拥有多样化管线的同时,子公司都专注于某个具体领域,例如:Apcintex专注于血友病;Capalla专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单克隆疗法;Janpix专注于小分子蛋白质降解技术。

而在如今的资本寒冬逼迫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有意或无意地采用类似的战术。例如前段时间凭借旗下右旋普拉克索完成4.5亿美元巨额A轮融资的Areteia,也来自于孵化方Knopp Biosciences精心运营的结果。为了实现右旋普拉克索的最大价值,Knopp Biosciences于2022年与资本联合创建了Areteia,将该药资产装入公司,进行单独融资,并将自身平台资产打包“卖身”给了Biohaven,实现了寒冬中的自救。

这一系列操作,跟早年行业年景好的时候恰好相反,早年许多生物技术公司都热衷于打造能够持续输出创新产品、构建产品组合优势的平台型公司,寒冬中,泡沫被刺破,Biotech进化成Biopharma的野心也随之梦碎,与之相反,那些更关注临床硬资产而非平台技术,提前稀释风险,将现金拿到手里的玩家们却都活了下来,迎来了行业复苏的曙光。

目前,PureTech Health已经成功开发出了27种疗法,除了已向FDA递交上市申请的KarXT,其纤维素水凝胶胶囊Plenity和多动症数字疗法EndeavorRx已经获得美国FDA的批准和欧洲上市许可。

看来,只要眼光精准,执行力得当,收益都是自己的,风险都是别人的,天下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事吗?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