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江苏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也喝白酒,肯定会关注到。五年前,亲朋好友聚会时,基本上都是海天梦,这几年,看到的逐渐都是国缘系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要说,国缘系列对标海天梦,酒质或者性价比好到哪里去,恐怕也不客观,但是洋河做大以后有点飘,恐怕是主因,反正我的酒不愁卖,至于后来出现的诸如外购基酒,假酒之类,不能引起足够重视。

外购基酒事件背后推手是谁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者开始转变了,你不重视我的诉求,又存在可替代的,那就喝别的呗,况且喝酒跟风的势能会越来越大。于是乎,就是现在的状态,省内被国缘系列全面赶超,一定程度上,国缘增长有多快,洋河处境就有多尴尬。

此外,洋河也不是不努力,手工班,微分子,头排,酱酒,还有高之蓝,遥之蓝,五花八门的推出新品,但就是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感觉,三个字:不聚焦。相反,国缘k系发展基本接近天花板时,顺势推出v系列,稳扎稳打,不急不躁,辨识度很高。

再说了,洋河竞争对手又不止国缘,跟国缘争的仅是苏派绵柔白酒有限的市场份额,再看看川酒,贵酒,汾酒,皖酒,哪个地区不是强手如林,如果本地市场都无法确定领导地位,还奢望通过全国化去抢占外地市场,那肯定是事倍功半,不切实际。

加上其他不利因素,包括地产、公务上的需求锐减,只能说,要打翻身仗,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着是便宜啊,15倍市盈率,5个点分红,为啥资金都这么傻不抢筹码啊?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