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作为投资的一种方式,让投资者在市场的波动中,找到了一种平衡。不少定投人能够在市场回调的时候坚守不离,做资金的“守望者”,但当市场开始上涨时,却变得犹豫不决:市场攀升,同样的资金能买的份额却减少了,定投的收益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纠结的根源 01
定投策略的核心在于分摊成本,通过在市场的起伏中积累更多基金份额,降低持有基金的平均成本。
而在实施定期投资策略的过程中,很多投资者通过不断实践与学习,发现了一个优化成本摊销效果的方法:可以利用市场的波动,手动调整扣款节奏,来增强成本平均效应。举例来说,在定投时若遇到市场大跌,增加扣款额可以获得更多基金份额,从而降低平均持有成本。相对地,若遇到大涨行情,考虑到同等扣款额所获得的基金份额会减少,持有总份额的成本可能会上升,选择暂停扣款也不失为是一种选择。
定投获利的秘诀 02 长期坚持
定投的本质是追求模糊的、长期的正确。以股票型基金为例,如果在任意时间点购买并持有股票型基金不到3个月,其胜率仅有58.86%。然而,如果将持有期限延长至5年,其胜率则可以超过90%。随着持有期的增长,投资胜率逐渐上升,同时最大和平均收益也呈现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区间:2004.1.1-2023.6.30。胜率指持有一段时间内投资获得正收益的概率;股票型基金数据采用万得885000.WI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偏股型基金数据采用万得885001.WI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偏债型基金数据采用万得885003.WI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计算方式为2004年1月1日起每天投资指数,分别持有不同期限,平均收益率计算方式为算术平均。风险提示:模拟测算投资于指数,不代表单只成分基金的表现。模拟测算仅供参考,不代表真实收益,不预示未来收益。
因此,对于定投而言,长期坚持远比“择时”更关键。
持续优化定投虽然操作简便,受到许多投资者的青睐,但也不是“一招鲜吃遍天”。任何投资策略都应结合当前的经济周期、市场状况以及投资者的个人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应用。
定投款扣还是不扣? 03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答案,主要取决于投资目标和周期。如果投资周期足够长,投资目标是为了长远的子女教育、安养晚年,在市场没有出现极致过热、泡沫化前,即使遇到一两个或几个大幅上涨的交易日,也不必过于担心,没有必要停止扣款。如果投资周期较短,比如三五年或更少时间,那么在调整扣款频率之前,最好先对市场的大致位置进行判断,根据具体方位来调整投资节奏。
要判断市场的大致位置,可以参考一些指标,比如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股票的估值水平、市场的成交量和拥挤程度、股债性价比等。这些公开可查、基金经理们密切关注的指标也能帮我们判断当前市场是处于相对高位还是低位。如果市场处于高位,需要考虑边战边退,保护投资成果;如果市场处于低位,则可以更加积极乐观一些。
在明确方位之后再来调整定投策略,如果市场在高位遭遇了大涨,那么可以暂停扣款,甚至考虑适时止盈。如果市场在低位遭遇了大涨,这可能只是右侧行情的开始,此时应该保持冷静,继续坚持定投。
市场波动是正常现象,投资者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策略来应对。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气魄,也要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从容。
往期精彩
【盛·学堂】想要投基更靠谱?做“四有”投资人
【盛·学堂】如何在投资马拉松中突破"疲劳点"?
【盛·学堂】增量资金vs存量资金,投资策略怎么选?
【盛·学堂】用Citywalk的方式打开投资
【盛·学堂】基金转换与先卖后买,有什么差异?
【盛·学堂】谷雨话投资丨捕捉市场的“春雨”,探寻增长之道
【盛·学堂】长期定投仍浮亏,是定投失效了吗?
【盛·学堂】春天的风能不能吹到A股?
【盛·学堂】投资如何做到长短结合灵活切换?
【盛·学堂】春季躁动后,迎来四月决断?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并不等于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也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本公司提醒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在了解产品情况、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