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香港数码港举办了一场由HKAIIA和UtilityNet联合主办,Cyberport协办,Techub News承办的盛大活动——“边缘智能2024 - AI开发者峰会”。此次峰会匯聚了全球顶尖的AI开发者、学术界专家领袖和知名芯片制造商,共同探讨分布式AI的发展趋势、技术突破和应用实践。本次峰会的核心宗旨是匯聚全球智慧,聚焦于边缘计算智能化与分布式AI的深度融合,以期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在为期一天的活动中,各位与会者通过主题演讲、DEMO SHOW、互动问答、圆桌论坛等形式,全面展示了边缘计算和分布式AI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众多精彩的环节不仅展现了AI技术的魅力和潜力,也引发了与会者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Techub News作者的笔触,一同回顾此次峰会的精彩瞬间,感受来自全球AI开发者、学术界专家领袖和知名芯片制造商的激情与智慧。

 

香港人工智能创新协会主席潘君宇与香港立法会议员容海恩大会致辞

 

 

香港人工智能创新协会主席潘君宇,在“边缘智能2024 - AI开发者峰会”上的致辞,概述了AI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边缘智能作为推动AI发展的关键力量的重要性。他强调了举办这次峰会的意义,旨在推动边缘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并分享全球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产业趋势。


潘君宇表示,边缘智能作为融合边缘计算和智能技术的新兴领域,正逐渐成为推动AI发展的关键力量。他希望通过这次峰会,匯聚全球智慧,推动双关基础的创新应用,为中国香港的创客事业以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潘君宇还介绍了香港人工智能创新协会与中国电子学会即将组建的2025世界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香港站组委会,旨在吸引全球青少年来香港参加比赛,发掘和培养更多青少年科创人才,共同推进香港成为国际科创之都。

 

 

香港立法会议员容海恩女士首先表达了她对参加此次AI开发者峰会的喜悦之情,并高度赞扬了以“边缘智能2024 AI开发者峰会”为主题的选择,认为这一主题聚焦的前沿领域——边缘计算技能化与分布式AI的深度融合,是非常合适且必要的。

 

她强调,当前AI与边缘计算的融合正在开启分布式智能的新时代,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数据处理效率,还为确保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为立法会的继续委员和多个与科技和创新相关的委员会的成员,容海恩一直对人工智能和创新科技的发展保持关注。她曾在立法会提出要求政府制定完善的法律机制来规范和监管人工智能的应用,以确保科技发展能惠及社会大众,同时防范潜在风险。

 

她认为,AI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技术、法律和邻里等层面的风险。因此,平衡创新与监管,激发创新活力,同时防范潜在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为瞭推动香港的AI发展,容海恩表示将在立法会积极推动以下工作:1. 敦促政府制定香港AI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支持措施;2. 加快完善AI相关的法律法规,平衡创新与监管,保障公众利益;3. 支持各界协同创新,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突破AI核心技术;4. 强化AI的教育和人才培养。

 

容海恩议员还呼吁政府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投身AI和边缘计算的融合创新,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和标准制定,推动融合应用规范化落地,为香港的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香港人工智能创新协会主席潘君宇与香港立法会议员容海恩女士致辞结束后,共同为本场边缘智能2024 - AI开发者峰会进行开幕启动仪式。

 

香港理工大学内地事务总监陆海天教授主题演讲《Al 与法律服务的未来》

 

 

在峰会上,香港理工大学内地事务总监陆海天教授发表了关于“AI与法律服务的未来”的主题演讲。他首先祝贺香港人工智能创新协会的成立,并对潘主席的发展计划表示赞同和期待。

 

陆教授指出,法律服务是一个刚需,但同时也是一个效率较低的市场。他分析了法律服务市场的现状和痛点,包括律师工作的重复性、易错性,以及初级律师从事大量低效、重复性劳动的问题。同时,客户对降本增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陆教授强调,AI技术可以赋能传统法律行业,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他提到,通过应用AI技术,律师可以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服务客户的高水平需求上,而不是被繁琐的重复性劳动所束缚。此外,AI还可以帮助律师减少错误、提高决策效率,并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服务。

 

陆教授还解答了人们对于AI赋能传统法律行业的疑虑,并展示了一些应用案例。他认为,AI技术并不是要取代律师,而是要成为律师的得力助手,共同推动法律服务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陆教授呼吁法律行业积极拥抱AI技术,共同探索法律服务的新未来。他的演讲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也为AI与法律服务的结合指明了方向。

 

OpenDAN 首席架构师刘智聪主题演讲《Al+Web3:分布式理念的深度实践》

 

 

刘智聪,作为OpenDAN的首席架构师,在边缘智能2024 - AI开发者峰会上,展现了他对AI与Web3结合以及分布式理念在其中的深度实践的独特见解。他分享了过去一两年在AI和Web3领域的深入研究和经验积累,并坚信这种结合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刘智聪首先强调了传统操作系统架构无法满足现代AI应用的需求,因此提出了基于分布式理念的全新AI操作系统的必要性。他介绍了OpenDAN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成为开源AI操作系统领域的领军者,以支持更高效、更灵活、更安全的AI应用。

 

OpenDAN 首席架构师刘智聪表示,在 AI 时代,LLM 本质上是芯片产业,是新的 CPU,在此之上一定会有 AI 操作系统,并带来新的应用模型和形态,最后彻底改变目前的移动互联网生活。接著指出:AI+Web3 是一次移动互联网级别的革命,将根本改变人与计算的关系。AI 是生产力,Web3 是生产关系。AI 给了人们更直接的必须使用 Web3 的理由。在 Web3 的架构下才能实现更公开透明的训练,实现真正对齐。

 

 数码港金融科技部门Web3助理经理Bobo Lee《数码港对Web3.0生态发展的支持》

 

 

Bobo Lee, 数码港金融科技部门Web3助理经理 ,在主题演讲中深入探讨了数码港对Web3.0生态发展的支持。他强调了数码港自去年起建立的Web3社区,致力于将香港打造成为全球或亚洲的Web3中心。数码港聚焦三大领域:金融科技、智能生活和数字娱乐,这些领域都广泛应用了网站和区块链技术。

 

数码港有三个主要目标:吸引Web3领域的人才,推动香港Web3行业的发展,以及向大众和学生普及Web3知识。自Web3社区成立以来,数码港的Web3企业数量已从80家增长到超过220家,包括 3 家独角兽企业 Animoca Brands、Certik 和 HashKey。这些企业涵盖了从基础设施、协议和安全系统到各种Web3应用的广泛领域。

 

在招揽人才方面,数码港设立了Web3 Academy,为公众提供区块链解决方案的培训。此外,数码港还与大学合作,通过数码港合作伙伴计划(Cyberport Partnership Program)选拔了20支队伍,提供七天培训并设立比赛,优胜者可获得10万港币种子基金。数码港还设有实习计划,与Web3公司合作提供全职和兼职实习机会,为实习生提供优厚薪酬。

 

7upDAO创始人兼CEO张颖峰《迈向下一代 RAG》

 

 

在7upDAO创始人兼CEO张颖峰的主题演讲《迈向下一代RAG》中,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公司和RG技术。张颖峰表示,他们公司的愿景是朴实化人工智慧,让每个企业都能利用AI技术。他们通过开源软体Infinity和Redflow,提供了一种端到端的RG解决方案,旨在解决大模型针对私有数据的提问问题。

 

有数据进行提问。在演讲中,张颖峰通过图示和解释,深入阐述了RG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他提到,RG技术通过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向量,并存储在向量数据库中,实现了对数据的快速检索和生成。这一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业务场景,如对话式AI、搜寻、推荐等,从而提升了AI技术的实用性和普适性。

 

此外,张颖峰还介绍了他们公司的开源产品和RG技术的进展情况。他表示,虽然目前开源产品的star数量还不是很多,但Redflow在短短一个半月内已经获得了近7400的关注度,显示出其潜力和受欢迎程度。

 

UtilityNet 亚洲技术主管TerrillTsang 《服务于人工智慧的数字芯片网络》

 

 

UtilityNet 亚洲技术主管 Terrill Tsang 在他的主题演讲《服务于人工智慧的数字晶片网络》中,深入探讨了数字晶片网络在人工智慧时代的重要性。他首先引用了张玉峰和张总关于 Infinity flow 的分享,以及刘志聪刘总在 open AI OS 方面的见解,指出大模型可能是这个时代的 CPU。进而,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模型背后是否还有其他的“CPU”?

 

UtilityNet 亚洲技术负责人Terrill Tsang 表示,大模型时代避免不了对硬件的探索。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硬件定义软件,软件的存在依赖于硬件平台。UtilityNet 认为协议或者软件应该比硬件更具价值,传统软件由芯片组/驱动程序/系统接口定义,而UtilityNet是一个从价值需求本身颠覆了传统的硬件先行的逻辑。

 

在这里我们把UtilityNet称为一个软件,采用Software Defined Hardware (SDH)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价值创造的过程始于一个有价值的代币及其背后的协议。由有需求价值的代币和协议定义了软件,然后软件定义了所需的SDK,接着是驱动,最终影响到物理芯片的设计。这种由软件到硬件的逆向工程的过程在区块链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它体现了价值驱动的核心逻辑。

 

Infinity Labs GP 合伙人Bova《机构视角下 AI+的产业规模化发展路径》

 

 

在今天的会议上,Infinity Labs GP的合伙人Bova分享了他们在Blockchain领域关于Data Intelligence Layer的最新研究成果。Bova强调,尽管Infinity Labs不常进行公开路演,但他们在过去的七八年里已经成功孵化和投资了50多个项目,其中包括10个深度自研、投投研和孵化的项目,总投资规模达到40-50亿人民币。

 

Bova提到,尽管在Web 2.0领域,Data和Dance已经相对成熟,但在Blockchain行业,这一领域还处于早期阶段。现有的解决方案,如Doom和Domalytics,虽然提供了75万的数据面板以支持链上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但仍依赖于中心化的数据运营,这限制了它们的发展潜力。Bova认为,未来应该出现更加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以使数据更加透明、可靠和易于使用。

 

在Blockchain领域,DI的应用场景正在快速增长。例如,ED VI等divide场景使户能够直接从链上读取数据,如ether restaking的铺位信息,并通过分析数据来指导智能分仓和分配决策。此外,收益聚合也帮助用户找到当前收益最高的铺位和AMM协议。这些应用场景都需要稳定可靠的数据源来支持智能合约的执行。

 

为了实现这些应用场景,Bova提出需要构建一个满足实时性、零信任和AI生产力的数据层。这个数据层必须能够并行处理数据以支持智能合约的实时执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避免任何形式的篡改或欺诈,并且能够与AI技术相结合,将需求具象化为可执行的任务。

 

最后,Bova认为在Blockchain领域实现数据国际化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挑战。通过构建一个满足实时性、零信任和AI生产力的数据层,可以为Blockchain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支持,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互动问答

 

 

 

 

在今日的会议中,互动问答环节成为了一个亮点。主持人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与区块链、Web 3.0、AI应用等前沿科技领域相关的问题,旨在与现场嘉宾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嘉宾们对于这些问题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热情。整个互动问答环节气氛热烈,嘉宾们的积极参与和准确回答不仅增进了现场观众对这些领域的瞭解,也展现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热情。主持人对嘉宾们的表现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邀请他们到签到台领取小礼品。这一环节不仅为会议增色不少,也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宝贵机会。

 

 

Manta Network联合创始人Kenny《人工智能在Web3中的应用》

 

 

Kenny,作为Manta Network的联合创始人,发表了关于“人工智能在Web3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他拥有丰富的科技行业背景,曾在云计算领域创立公司并专注于企业云迁移项目。这些经历使他深入了解了大型公司如华为、美国银行和Shell在科技实施方面的策略。

 

Kenny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学位,并曾担任知名人士Gary Ginsler的助教,后者现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主席。他在AI领域也有深厚的工作背景,曾在名为Since Time的AI公司工作,专注于图像识别,特别是面部识别和检测。此外,他还在Array Insights公司工作过,这是一家开发预测模型的医疗AI平台,旨在通过模型更早地发现癌症等疾病,从而帮助患者更早地进行治疗。

 

在今天的演讲中,Kenny简要介绍了AI和区块链的话题性,并强调了将这两者结合的重要性。尽管演讲时间短暂,但他希望通过分享能增进听众对AI在Web3应用中潜在价值和作用的理解。总体而言,Kenny的演讲为听众提供了一个关于AI在Web3领域如何发挥作用的有见地的视角。

 

圣码智能科技 董事会主席邓伟廷《统一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的新一代机器学习框架》

 

 

圣码智能科技董事会主席邓伟廷的主题演讲《统一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的新一代机器学习框架》深入探讨了经典计算和量子计算如何在新一代机器学习框架中融合与应用。邓伟廷首先介绍了自己的背景和圣码智能科技的发展历程,强调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在智能设备和人工智能领域深耕。

 

他提到,圣码智能科技不仅在人脸识别等先进算法方面有所建树,而且在算法优化、基础训练以及后来的AI模型开发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今天的演讲主题更加聚焦于量子计算机以及与传统AI或边缘AI的结合。

 

邓伟廷详细介绍了自己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的角色,作为海外分部的总裁,他负责将公司的视野拓展到全球。他提到圣码智能科技是一家位于中国合肥的量子计算机公司,致力于在量子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公司具备从芯片设计、半导体芯片生产到超级冷却器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并拥有自己的算法和大规模芯片生产流程。

 

最后,邓伟廷强调了圣码智能科技在量子计算机整个产业链中的全面布局,包括芯片、转换器、电路到整个量子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生产,以及操作系统的开发。他表示,圣码智能科技正致力于推动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在机器学习领域的融合与发展,为未来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圆桌论坛 :《 推动 Al+/ Web3/算力硬件产业协助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

 

 

 

 

主持人:香港理工大学内地事务总监陆海天教授


参与嘉宾:Daren Market联合创始人Hanggi;7upDAO 创始人Nathan Zhao;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与管理合伙人张云燕;JoJoWorld创始人ZAck;AQUMON Arthur;

 

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的此次圆桌论坛中,不仅聚焦了AI+、Web3及算力硬体产业的前沿议题,还匯聚了法律、金融、科技和投资等多领域的专家见解。张云燕律师以其丰富的经验,提醒我们在AI的无限潜力中需平衡合规性与监管,确保技术的健康发展。AQUMON 首席经济学家雷震博士则从金融角度揭示了AI和量化算法如何提升服务体验,展示了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阔应用。7upDAO 创始人Nathan Zhao分享了Crypto领域的投资心得,突显了AI与Crypto结合所带来的新机遇。此外,JoJoWorld的创始人Zac描绘了元宇宙的宏大愿景,激发了对未来虚拟世界的无限想象。而Daren Market的联合创始人Hanggi则从电商领域出发,探讨了科技创新如何推动行业进步,并强调了可持续性和环保在未来电商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些嘉宾的分享不仅展示了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香港在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

 

总体而言,本次圆桌论坛展现了香港在新兴技术领域的活跃度和创新力。通过不同领域的交流和合作,香港有望更好地把握新兴技术的发展机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这也需要政府、企业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推动香港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

 

在热烈的掌声和深入的讨论中,我们圆满结束了本次“边缘智能2024 - AI开发者峰会”的最后一个环节——圆桌会议。这场会议匯聚了全球顶尖的AI开发者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了边缘智能与分佈式AI的前沿技术和应用实践。

 

回顾今日的盛会,我们见证了香港理工大学内地事务总监陆海天教授、OpenDAN 首席架构师刘智聪、数码港Web3助理经理Bobo Lee、InfiniFlow创始人兼CEO张莹峰、Infinity Labs GP 合伙人Bova、UtilityNet 亚洲技术主管TerrillTsang、Manta Network联合创始人Kenny、圣码智能科技 董事会主席邓伟廷等多位嘉宾的精彩演讲。他们深入分享了边缘智能与AI+的相互融合,以及在分佈式智能创新应用中的重要角色。同时,与会者们也积极参与问答互动,共同探讨了边缘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

 

本次峰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边缘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业趋势,更搭建了一个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我们期待,通过这一盛会,能够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推动边缘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广泛应用。

 

在此,我们要感谢所有与会者、嘉宾、工作人员和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与参与,正是有了你们的共同努力,才让这次“边缘智能2024 - AI开发者峰会”成为了一次难忘的盛会。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携手共进,共同书写边缘智能与AI领域的辉煌篇章!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