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照片里的故事 | 青春洒海港,打造“中国芯”

  

  

  

  

  

  青春洒海港 打造“中国芯”

  今年对于我们软件研发团队而言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一家人、在一起,手足情、过日子”,山东港口“家”文化的温馨与感动,在我们身上有了生动的写照。就在今年的3月份,由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自主研发的A-TOS系统已经正式在兄弟港口——山东港口日照港上线,助力日照港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提升23%,船舶昼夜装卸纪录劲增12%。这是A-TOS系统进行推广的坚实一步,也是加速山东港口融合发展、构建核心竞争优势的有力一招。我清楚记得,当系统成功部署的那一刻,这帮年轻人的脸上,流露出掩盖不住的激动与自豪。

  这,是一份源自“家”的自豪。

  

  时间回到2016年,我刚毕业加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我的故事,就从这里说起。

  我们软件团队,负责集装箱码头智能管理系统开发和运维,也就是码头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大脑统筹全局,神经负责运行。因此,自动化码头运行的好不好,信息系统可以说是关键中的关键。过去,“大脑”是国外厂商“一面倒”的垄断。因此,在自动化码头三期——中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的自动化码头建设过程中,山东港口坚定“大脑”国产化的目标,要把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项任务,对我们这个不到30人、平均年龄只有29岁的团队来说,十分艰巨。但我们迎难而上,发起了研发的“攻坚战”。

  没有休息日、吃住单位、大脑24小时运转、做梦都是代码和数字……在拆解了1500多个业务流程,归类2200个系统功能,攻克十余项关键核心算法后,“大脑”的雏形跃然眼前。

  但在距离系统上线不到两周时,出现了近乎“无解”的死锁难题。系统一运行就故障,我们不知错误在哪里。当对300多处系统输入进行数万次拦截、校验与测试,对每一个潜在风险点计算之后,终于解决了问题——竟然只是输入错了一个字符!小字符,却能引发大问题,要想系统好用,不仅考验专业技术,还考验耐心和细心。

  经历无数不眠夜后,码头的“大脑”终于上线运行,桥吊平均作业效率达到60.18自然箱/小时,第9次刷新了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的世界纪录!

  

  A-TOS的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和小伙伴们来不及感受新系统上线的喜悦,马不停蹄的展开了对智能控制系统A-ECS的新一轮研究。我们心里清楚,只有“大脑”和“神经中枢”双剑合璧,才能真正发挥出超越百分之百的效果。

  智能设备控制系统A-ECS是支撑自动化码头设备24小时不间断作业的关键,但优化升级或定期维护时必须重启系统,会耽误码头正常生产作业近1个小时,对作业效率影响非常大。由于牵涉到自动化控制和设备导航,对实时性要求很高,30年来行业内没人能实现系统的不停产升级。为了攻克这项难题,我和小伙伴们摸着石头过河,从如何降低系统重启对生产作业的冲击入手,到如何在系统重启时保证信息不丢失,再到如何完成毫秒级的系统“热”切换,30余项议题一项一项的论证、设计和研发。为了精益求精,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研发的时候更是没白没黑的编写数万行代码。终于,我们成功研发出了一键无感升级的全新系统架构,首次实现了港口领域设备控制系统的不停产升级和维护,每周例行重启作业系统成为了“过去式”。

  

  大脑和神经中枢的自主创新,带来了新质生产力的巨大变化。这座全国产全自主的自动化码头节省人力80%,最高效率达到60.2自然箱/小时,第10次刷新世界纪录。同时,大脑系统被列入山东省首版次的高端软件,具备国际化竞争力。

  能够在山东港口这一方热土上成长成才,对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都是无比幸运的。我们正是背靠山东港口“大家庭”强大的整体实力和领先的智慧绿色发展优势,才能实现码头不断换挡升级,始终在全球同行业中走在前列,圆了自己的科技报国梦。

  成为山东港口“大家庭”的一员,是我青春的骄傲和奋斗的方向。我会继续在这个家中,和家里人一起,扎根海港热土,不断用创新让这座码头的“中国芯”实现更多突破,为山东港口“三大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供稿 | QQCTN

免责声明如: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意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