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到地方,未来产业正成为各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上海证券报记者观察到,自去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持续释放加大力度发展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号。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已经行动起来,纷纷出台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措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孕育兴起和不断壮大的过程。

  多地积极布局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

  “5月,我们公司与合作伙伴泰国马汉科理工大学首次在泰国实现低轨卫星互联网宽带通信网络试验验证,这也是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的首次海外应用探索实践。”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畅向记者表示,本次合作迈出了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技术海外推广与应用的第一步,也是公司面向未来产业、持续聚焦发力卫星星座建设和应用的“又一小步”。

  作为民营商业航天公司,银河航天已成功发射多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构建起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这是北京布局未来产业、谋划商业航天大棋局的一个缩影。

  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做好商业航天大文章,今年1月,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银河航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向记者表示,这体现了北京狠抓未来产业发展的魄力和决心,极大地鼓舞了商业航天民营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决心与信心。

  近日,西安高新区发布了旨在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前瞻性地布局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智造、未来健康、未来能源以及未来材料这六个领域,力争成为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未来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是重塑全球创新版图与经济格局最活跃的先导力量,更是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国家信息中心未来产业和平台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胡拥军表示。

  记者梳理发现,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地率先制定关于未来产业的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与配套政策举措,把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作为拼经济、谋长远的重头戏,并提出中长期未来产业发展蓝图。

  目前,全国有约20个省市围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布局未来产业发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