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理他人办理金融业务的客户,应如何配合金融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9.目前金融机构主要采取哪些反洗钱措施?是否会因此延长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


答:客户代理他人办理金融业务,应出示被代理人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填写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和号码等信息。


2.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金融机构还会持续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吗?


答:是的,金融机构还要持续地关注客户及其日常经营活动以及金融交易情况,并及时提示客户更新资料信息。

3.当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名称等身份信息时,金融机构是否还需要重新识别客户?

答:是的。当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名称、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等信息时,金融机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客户应向金触机构出示相关信息。

4.金融机构除核对身份证件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识别客户身份?

答:金融机构还可以采取要求客户补充其他身份资料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回访客户,实地查访或者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等措施。如金融机构目前能联网核查居民身份证信息。

5.客户在金融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过期了,该怎么办?

答:应及时更新身份信息,若未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无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

6.金融机构在履行客户身份识别时,应将哪些情况作为可疑情况上报?

答:客户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无正当理由拒绝更新客户基本信息,或者金融机构在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怀疑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时。

7.如果客户所办理的业务部分符合洗钱特征,银行会拒绝交易吗?

答:交易符合可疑交易报告标准,并不意味着客户就是洗钱分子,因此金融机构要针对不同情形,采取不同措施。比如你去银行开户时说你没有身份证或者使用假名开户,银行肯定会拒绝。不涉及到这一类特征的业务,比如你的账户资金进出很频繁,与你的身份或经营状况不符,银行不会拒绝办理业务,但会作为可疑交易上报。

8.请举几个证券业可疑交易的例子。

答:例如,证券投资人要求证券公司变更其信息资料,但提供的相关资料有伪造、变造嫌疑。又如,客户频繁办理基金份额的转托管且无合理理由。

9.保险可疑交易标准有哪些?

答:《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列举了17类标准,如以趸交方式购买保单,但缴费金额巨大,与其经济状况不符,或者在保险赔偿发生时,客户坚持要求将资金汇往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以外的其他人。

10.个人如果发现了洗钱线索怎么办?该如何举报?是否有保密措施?

答:所有的公民举报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每个公民都有举报的义务和权利。公民可以选择多种形式进行举报,举报电话是010-88092000,举报信箱是北京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32-124信箱,接收单位是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邮政编码:100032;举报传真电话:010-88091999;电子信箱地址:fiurepot@pbc.gcv.cn;举报网址:www.camlmac.gov.cn。

所有的举报信息及举报人姓名等都是严格保密的。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并不等于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也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本公司提醒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在了解产品情况、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