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路世明
编辑|大 风
随着竞争不断加剧,车圈“怪相”愈演愈烈。前不久,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称:某车企在使用黑公关手段,对比亚迪品牌及产品进行贬低、拉踩和恶意诋毁!比亚迪将征集黑公关有效线索和证据,并对有效线索及证据提供者奖励20万﹣500万人民币。事实上,这不是比亚迪第一次以重金悬赏的方式打击网络“黑公关”。早在2021年12月,比亚迪就曾发起“比亚迪清朗行动”,并将奖励金额确定为5万至100万元。到2022年6月1日,比亚迪又宣布将举报奖励提高到5万至500万元人民币,为期一年。2023年12月3日,比亚迪再次宣布,黑公关的举报奖金最高500万元,长期有效。

来源:比亚迪网络举报中心
车圈“黑公关”事件并不鲜见,早已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各家车企和品牌创始人拿出来控诉。即便车企们还曾自发形成过专门针对黑公关的联盟,但在利益的驱动下,“反黑联盟”的收效一直不大。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机,黑公关不仅会对那些用心做产品、搞技术的企业带来伤害,更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创新动力,阻碍中国汽车的高速发展。此次比亚迪通过悬赏征集黑公关证据线索的这一举措,或许会对所有行业里的黑公关乱象起到震慑作用。但真正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需要所有参与者的自觉。

王传福 来源: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
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引起了一阵议论。有网友支持广汽的保守策略,认为盲目的竞争只会导致恶性循环;而更多的声音则倾向于比亚迪的进取态度,认为只有不断的自我超越,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事实上,相比长城与比亚迪之间的“矛盾”,广汽与比亚迪的“暗自较劲”还算温和。去年5月,长城发布声明称比亚迪旗下的两款热销车型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存在排放不达标问题,并向相关部门进行了举报。而比亚迪则回应称:测试车辆严格来说,不符合国标要求的送检状态,长城不能以此作为依据。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力!此事件彻底让两家车企撕破了脸,以至于近日的新哈弗H6发布会,成为了一场史无前例的“DISS”比亚迪大会。在发布会上,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CGO李瑞峰表示:如果一味的卷价格,卷到低于成本,让利还让本,纵然披着科技的外衣,低价低质的商业本质是不会变的;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底盘结构缩水,取消吸能盒,用无镀层不防腐的车身钢板以次充好,最终还是消费者利益受损;有的企业在其公开的上市财报中,内部计提的单车法定三年三包费用,两年翻了一倍, 这其中的奥秘值得深思......
来源:新哈弗H6发布会
对于李瑞峰的言论,不少网友认为新车发布观众更想看到新技术、新科技、性能提升点和价格,而不是一直在“内涵”友商。也有网友表示,“少些怨气怒气不行吗?好好做好自己产品,技术是核心”。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工厂 来源:比亚迪官网
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自研自产,比亚迪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价格优势下销量不断攀升,而销量带来的规模化优势又能继续压缩成本,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比亚迪近年来迅速崛起壮大的核心原因。
关键在于,其他车企自身的规模化优势和产业链成本很难做到比亚迪的成本,如果跟进价格战,那基本上就要面对不断亏损的结果。于是,有些车企就会产生“棋盘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通过棋盘外的盘外招解决”的思维,通过“黑公关”来打压比亚迪,毕竟舆论战利用好了也是一件大杀器。不过作为“受害者”,比亚迪却表现得十分聪明。比亚迪不仅通过“重金悬赏”在震慑对手,也通过“拉拢”友商来分担自身“火力”。李云飞曾表示:“希望奇瑞不但能做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第二,更希望离比亚迪近一点,且离我们越近越好,这样可以帮我们分担一些‘火力’。”有意思的是,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未来两年通过一系列车,看到比亚迪的背影,做到中国第二。

比亚迪秦Plus Dm-i荣耀版 来源:比亚迪官网
跟进死得慢,不跟进死得快。而目前,国内汽车品牌超200多个,预计3到5年左右将只剩下不到20家,70%左右的汽车品牌都将要淘汰掉。
站在这样一个可预知的结果前夕,怎样“卷”才是正确的卷?对于这个问题,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只卷价格,不卷技术,那是没意义的。这就好比互联网的“烧钱模式”,最终比拼的只有背后的资本实力。但如果在价值基础上卷价格,站在消费者角度,不管怎么卷都是利好。而作为参与者,车企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用好技术、好产品、好价格,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因为当消费者认可后,就自然会帮你说话,这比任何竞争手段都有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