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2022年4月,证监会核准中国诚通集团成为融通基金实际控制人;5月,张威出任融通基金董事长。
两年前,摆在张威面前的是一家百业待兴的基金公司,一方面,要平稳顺利实现向央企系基金公司的全面转型;另一方面,要从时代变革角度去思考融通基金的未来战略定位和发展,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思熟虑之后,在逾150家公司的公募基金行业中,融通基金提出打造具有“红色基因”的央企特色基金公司的口号。
在这一口号下,融通基金正焕然一新:不仅更新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确定了企业愿景、企业发展理念,确定了打造服务国有资本运营和居民财富管理“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还逆市引入了30多位投研人员,打造平台型投研体系、构建多层次的投研梯队。两年来,融通基金实现了业绩和规模双丰收。
在融通基金的深圳总部,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董事长张威,听他谈谈融通基金这两年间的“变”与“不变”,以及所走的金融为国为民的差异化之路。
一、转型为“央企系”,焕发新生
2022年,中国诚通集团的入主,是融通基金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融通基金在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之后,成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据张威介绍,中国诚通为融通基金注入了央企“红色基因”,带来了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增添了强劲有力的“红色引擎”新动能。
在这两年间,融通基金更新了一系列顶层设计,确定了建设成为具有国有资本运营特色的一流基金管理公司的愿景;确定了长期导向、合规经营、守正创新的企业发展理念:确定了打造服务国有资本运营和居民财富管理“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与之同时,公司的治理体系、决策程序、管理规范、财务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接轨国资管理要求并持续规范优化,公司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另外,推动组织架构调整与业务发展相匹配,完成了固定收益部门、机构业务部门、合规审计部门等多个部门的组织架构调整,提升了管理效能,满足了业务运营的实际需求。
数据也证明,融通基金在并入中国诚通集团后焕发新生。2022年6月底,彼时融通基金公募资产规模为1150亿元(非货526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融通基金公募资产规模增长至1451亿元(非货730亿元),增幅26%;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行情并不配合的情况下,融通基金非货规模逆市新增204亿元,增幅近40%,而同期全行业非货规模减少0.17%。非货规模排名,由66名提升至54名。非公募业务方面,2022年二季度,月均规模为1142亿元,行业排名第十二。今年一季度,月均规模为1218亿元,行业排名提升至第八。
业绩和规模并进。权益方面,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过去两年融通基金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行业排名前1/5。融通内需驱动、融通健康产业、融通成长30等多只基金获专业评价机构五星评级,更涌现出万民远、范琨等多位知名优秀基金经理。
固收方面,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融通基金固收类基金近两年超额收益率行业排名前15%。
二、“双轮驱动”金融为国 金融为民
焕然一新的融通基金,“双轮驱动”发展模式锚定了服务国有资本运营和居民财富管理,践行金融为国、金融为民。
在服务国有资本运营上,融通基金在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指数开发、REITs等领域大力布局央企主题投资特色产品和业务。如2023年,发行成立了融通中证中诚信央企信用债指数基金,首发募集资金达20.31亿元。如利用自身专业的投研能力支持中国诚通集团与中证指数公司联合开发了一系列指数,今年6月20日全市场首只聚焦国企战略新兴产业的指数——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发布。
张威还介绍,目前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三只ETF基金已经上报,获批后将陆续发行。未来还将支持中国诚通集团丰富“央企价值+”指数系列,并持续推动相关指数ETF基金的发行。
去年6月,诚通证券携手融通基金共同开启“聚焦新质生产力·走进央国企”系列调研活动。截至目前,先后调研走访了近60家国央企上市公司,主题涵盖“新质生产力培育”“东北全面振兴”“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等。为后续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国资央企新质生产力构建、贯彻落实国资委五个价值精神和市值管理要求打下基础。
在服务居民财富管理上,张威表示,融通基金要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在投资端、产品端、服务端发力。
投资端,要追求中长期投资业绩,主动产品做出一定的超额收益,将长期业绩和风险管理摆在第一位,不从事“赌短期”“炒概念”“投资风格漂移”等激进投资行为,有意识地控制回撤、坚持组合均衡、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被动产品,则捕捉细分行业的Beta,建立Smart Beta。在投资中,努力为基金经理创造“无噪音”环境,提倡基金经理独立思考,不受干扰。
产品端,精准刻画投资者客群,增强产品的辨识度,公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条线、多策略布局基金产品,以匹配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期限资金。
服务端,践行“逆向销售”,引导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成为更加成熟和专业的投资人。为了帮助投资者克服追涨杀跌、分散建仓成本,融通基金从2005年就开始推广定投,也是全市场最早推广定投的基金公司之一。近20年来,A股市场经历多轮牛熊,但融通基金从未放弃定投业务,每年举办近千场定投讲座。
三、“两翼齐飞”发力ETF业务和国际业务
战略上,融通基金选择构建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
国内业务上,融通基金将大力发展以ETF为主的被动投资业务。这一战略选择是充分考虑到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目前行业正从“1.0”的明星基金经理时代,向“2.0”的工具化时代,以及“3.0”的主动指数工具化时代迈进,并积极储备、稳步推进“3.5”的人工智能时代。
张威表示,从融通基金实际情况出发,将大力发展被动产品,大举布局“3.0”主动指数工具化时代。工具化产品指数基金具备费率低廉、持仓透明、便利性高等优势;而且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市场有效性不断提升,主动基金长期稳定跑赢指数的难度越来越大,更加突显优秀指数的投资价值;从海外趋势来看,被动投资管理规模已经超过主动权益投资。
不过,面对越来越“卷”的被动投资竞争,融通基金走的是差异化路线。张威介绍,专业创造价值,融通基金的优势是主动定制指数,把优秀投研能力注入指数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去年发布的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年内以来分别上涨20.57%、14.94%、1.07%,三只指数在A股市场同类主题指数中均居第一。
国际业务同样是融通基金战略发力方向。张威表示,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融合、人民币国际化,公募基金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化发展机遇。国际业务的拓展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全球资产配置投研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在国内降费的大背景下,“出海”也能够让公司进入新的市场,拓展客户群体和业务范围,获得更多投资机会,增加公司收入来源。另外,引入海外主权基金、养老金、保险、银行等长期资金,可为国内资本市场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更重要的是,国际化业务发展战略也是基于融通基金的自身禀赋,融通基金外方股东日兴资产是亚洲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400亿美元,在全球11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拥有包括超过200位投资人员在内的900多位员工,渠道数量多达400家。同时,融通基金在2013年设立了香港子公司——融通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目前管理规模已超200亿港元,成为国际业务重要的“桥头堡”。
“今年5月,在拜访日兴资产时,我们在中东(阿布扎比)业务合作、国际销售合作、央国企主题系列指数ETF业务、投资顾问业务、投研管理交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合作共识。接下来,加快国际化发展是公司的重点工作。”张威表示。
四、打造平台型投研体系构建多层次的投研梯队
投研能力是基金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张威介绍,融通基金重视投研核心能力建设,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打造多层次的投研梯队。
在行业内,投研“两张皮”、无法形成合力的现象非常普遍,但融通基金将投研一体化做到极致。在融通基金内部,是研究驱动投资,而非传统的研究员驱动投资。基金经理不仅为所管理的基金负责,同时作为投研一体化的成员,需要参与到其擅长的行业和个股的研究工作中,并辅导相关研究员,共同为投研一体化服务。
对于基金经理的培养,融通基金也有两阶段特有的流程和工艺:第一阶段,通过公共组合培养研究员的大局观,增强组合配置经验,加快从研究员成长为基金经理的进程;第二阶段,以投资体系六要素的框架为指导,持续推动基金经理主动完善适合自己的、内部自洽的投资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基金经理总结提炼,实现从合格基金经理到优秀基金经理的跨越。
此外,融通基金也积极联合中国诚通集团、诚通证券推进与日兴资产的高水平合作,充分汲取其国际化经验和全球化投资优势,加强与融通国际的协同,重点增强国际业务团队实力,提升海外投研能力,从而更好的提升服务国内居民的财富管理,服务国资央企的能力。
目前整个行业在降本增效,但融通基金仍在不断扩充投研队伍,加强“硬实力”。张威介绍,近两年来融通基金的投研团队引入31位员工,重点加强了权益、量化、固收、国际、专户、FOF团队的人才队伍建设。
融通基金老中青投研梯队已初步形成。如代总经理商小虎,拥有23年境内外资本市场投研经验,是团队领军人物。具备16年基金管理经验的副总经理邹曦,是市场上少有的任职时间超过10年的投资总监,组合投资部总监余志勇也具备24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近12年基金管理经验。
此外,融通基金旗下的中生代基金经理逐渐崛起,如研究部总经理兼融通内需驱动基金经理范琨、融通健康产业基金经理万民远、融通蓝筹成长基金经理关山、融通产业趋势先锋基金经理刘安坤、融通产业趋势精选基金经理李文海等,他们管理的基金穿越投资周期后逐渐被市场认可。
五、用感情、事业、待遇、环境来留人激励在前、约束刚性
人才是公募基金的核心资源,如何能留住优秀人才,这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对此,张威直言,融通基金尊重人才,提倡适度激励,构建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竞争机制,激励在前、约束刚性。基金公司的人才激励举措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据悉,自中国诚通入主以来,融通基金针对选聘录用、绩效管理、职级体系、薪酬福利等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建立健全招聘管理制度,在员工招聘上始终以战略为导向,坚持任人唯贤、平等竞争、增人增效的原则;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以明确的指标考核员工的工作表现及贡献程度,帮助公司及时识别绩优及绩差员工。
“我们对于优秀员工给予充分的激励和晋升机会,而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则及时进行辅导和调整,针对连续表现不佳的员工设有退出机制,真正实现员工能进能出,保持团队的活力和竞争力。”张威介绍。
实际上,融通基金还根据不同条线和岗位的特点及贡献,合理设置薪酬结构和激励机制,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效益的变化,及时调整薪酬水平,确保收入能增能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我们提倡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不断增强员工的央企荣誉感和企业归属感,提升员工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要留住那些志同道合的人,认同公司的文化和制度,与公司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的人。”张威强调。
融通基金四位一体的留人方式,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曾经在同业头部公司工作近20年的杜国彦,于去年加入融通基金,为公司机构业务和固收业务的拓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带来了近200亿的业务增量。
一个小细节也体现出融通基金的“温暖”:去年,融通基金开展了“谈心”工作,员工提出73项意见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六、合规是“生命线”
回望基金行业发展的26年,行业稳健发展的背后,也有不少基金公司大起大落,凸显出基金公司经营的“高门槛”,其中,合规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张威对合规两字的认识尤为深刻,对公司的基础制度建设非常重视。
在张威的主导之下,2022年以来,融通基金新增制定和修订103项规章制度、指引、业务规则、管理流程等,更好地践行依法合规,同时废止16项不适用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效率。
在张威看来,合规是公司的生存基础,是公司的“生命线”,公司业务坚持在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原则上合法合规开展,通过科学高效的合规风控体系,使投资者对资产放心,对公司信赖安心;全公司从业人员应坚守合规底线,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公司铸造坚强后盾;在公司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合规经营,不断加强完善合规内控制度建设,持续有效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才能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公募基金行业受到社会舆论高度关注,承载了千千万万投资者的信任和托付,唯有以严格的风控合规管理,方能有效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张威进一步表示。
据悉,融通基金一如既往保障合规、风控、审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把防控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将风控合规贯穿在业务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加强主动风险管理,把风险苗头扼杀在萌芽阶段,完善风控合规制度建设,加强事后审计工作,落实“全员合规”理念。
七、行业高速发展打造百年老店
近期关于公募基金行业传闻颇多,引发市场关注。对此,张威表示,公募基金是制度最健全、运作最规范、信托关系履行最彻底的资产管理机构,也是投资者权益保护最为充分的惠普金融行业。
“正因为如此,26年间公募基金虽遇到过惊涛骇浪,但是没有出现翻船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我们相信未来公募基金也会稳中求进。”他表示。
张威进一步表示,从长期看,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居民财富的积累,居民资产需要保值增值。公募基金门槛低、阳光透明、高度规范,成为居民理财的重要选择。
另一方面,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推动公募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降低投资者成本;完善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提倡公募基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支持基金公司加大逆周期布局力度,着眼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收益,投资者的体验感与获得感不断增强。
在这一大背景下,公募基金“大有可为”。张威表示,世界首只公开募集基金——“马萨诸塞投资者信托”,今年刚好成立100年,百年来年化收益逼近10%。这正是融通基金的奋斗目标,成为一家“百年老店”。
张威表示,央企中有着辉煌历史的百年企业并不罕见。背靠央企,融通基金肯定不能做野蛮生长、毫无克制的“暴发户”,也不能急功近利、做一闪即逝的流星,而是要做资本市场上的“常青树”,追求基业长青。
“实际工作中,不盲目追求规模和业务的扩张,不以激进的业务模式换取短期的规模和利润,而是追求做强做优。”张威表示,在资本市场,有时候赚快钱很容易,比如爆款产品或市场高点时,客户会“非理性”入场,这时是公司快速扩张的好时机,但对客户而言风险收益比已经明显不合适。基金公司如何引导客户,至关重要。对基金公司而言,对规模和利润的克制,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美德。
罗马非一日之功,一流企业亦需岁月淬炼。锚定国有资本运营特色的一流基金管理公司的目标,融通基金坚守“勇毅担当、守正创新”的精神内核,步履坚定,持之以恒,终将久久为功。
记者观察:
融通基金,变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2001年,开放式公募基金正式诞生,开启行业新时代。融通基金于同年正式获批,成为国内第二批、全国第13家成立的基金公司,至今已23年。
自2022年中国诚通集团入主之后,这家老牌基金公司悄然焕发了新机。这不仅体现在业绩和规模上,更多的改变在细微处。
身份变了,使命变了。入列中国诚通集团后,融通基金提出了打造具有“红色基因”的央企特色基金公司的口号。融通基金的logo也变了,由金融蓝变成了象征央企的红。
身份决定使命,公司不再“唯利润论”,而是既要服务国有资本运营,又要满足居民理财需求。公司也确定了新的企业愿景:建设成为具有国有资本运营特色的一流基金管理公司。
事业部打破了,部门墙打破了。据融通基金董事长张威分析,公司事业部最大的问题是各自为政、各自为战,容易导致员工追求部门利益最大化,而忽略持有人、公司和股东利益。
打破事业部的同时也打破了部门墙,部门间协同更顺畅了。2023年年初,权益部门和固收部门协同管理融通增强收益,实现了规模业绩双丰收。2022年底,该基金规模仅6600万元,2023年底规模增至45.65亿元。
留人思路变了,认同感强了。张威强调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缺一不可。不断增强员工的央企荣誉感和企业归属感,提升员工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要留住那些志同道合的人,认同公司的文化和制度,与公司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的人。
张威特别强调环境留人,要给基金经理宽松稳定、不受干扰的环境,业务探索上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基金经理短期业绩不好时,他也曾发信息鼓励:独立思考,不受干扰。
制度多了,管理细了。2022年之后,融通基金新增制定和修订103项规章制度、指引、业务规则、管理流程等,同时废止16项不适用规章制度。清晰的制度有助于坚守防风险的底线、降低沟通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在“变化”之余也有不少“不变”之处。比如,投研氛围未变,始终尊重行业的客观规律,积极奋斗于市场一线。如研究部总经理范琨带队在江苏调研,一天辗转一个城市,从高铁到大巴到滴滴快车,不辞辛苦。比如,优秀的基金经理们从来不掖着藏着,将经验和理念传承,为团队赋能。投研团队聚集了一群勤奋、有责任心、三观一致的“老实人”,胜则同庆,交流经验,挫则同勉,守望相助。
面对日益激烈的公募基金的竞争,融通基金在“变”和“不变”之间,以红色央企基金公司的姿态激流勇进。
编辑:小茉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