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明姓名、公司、职务、部门,通过概率更大。

能源一号近日获悉,天合光能(688599.SH)已牵手10家单位,联合组成全新光伏企业---江苏群创光伏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群创光伏”)。其中天合光能持股高达57%以上,是绝对控股方。综合信息显示,尽管这家新合资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光伏设备、光伏发电技术等,但不出意外的是,能源一号猜测,它应是天合光能正式吹响叠层电池(或为钙钛矿)制造的大号角。

公开消息显示,7月5日成立的群创光伏,注册资本1.6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等。

天合作为控股方,捷佳伟创、小牛自动化、福斯特、晟成光伏、宇邦新材、常州聚和新材、帝尔激光等10家公司都是股东之一。11家股东方里,有7家上市公司,且大部分为天合的核心供应商。

曾经,天合光能给了这些供应商大量订单,一方面等于在协助一些企业顺利上市,同时在光伏如日中天的时候给予了企业稳定向上发展的动力。如今,天合希望进入一个全新电池组件领域,邀约这些供应商的加盟似乎顺理成章。

从董事会成员名单中看到,曾为晶澳CEO的谢健正式出任天合这家新的钙钛矿子公司董事长一职。天合两位元老级“高管”张映斌、陈奕峰也在董事席位上。并且,张映斌也是该企业的总经理。

进军叠层电池,主攻或为钙钛矿

群创光伏公司成立之前,几大公司联手的消息已有眉目。今年3月30日,新一代光伏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在常州举行。天合光能等股东单位代表相互签约,宣告新一代光伏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式成立。新一代光伏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由天合光能牵头筹建,已与聚和材料、捷佳伟创等8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出资共建协商,并联合光伏产业链相关龙头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围绕光伏产业进行协同创新,联合布局新一代光伏产品——晶硅叠层太阳电池。

创新中心将从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重构光伏产业链,加速推进叠层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将一批光伏产业链优质企业的创新资源聚集到常州,计划经过3—5年的建设,逐步走上自主运营的轨道。

高纪凡认为,联合创新的体系在全世界都不是彻底开放的,需要在联盟企业里面做优先级,通过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构建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而群创光伏的工作方向,应该是为叠层电池做好技术铺垫,在设备端、材料端全面先行,掌握核心、自主产权,随后推出重要的电池产品,并延伸至组件端。天合光能现在布局叠层电池(钙钛矿),走了一条特别之路,即实现群策群力,希望可以“弯道超车”。毕竟现阶段包括协鑫、隆基等都已在钙钛矿的前期研发和制造端,掌握大量领先技术。

从群创光伏的股权结构里不难看到,天合光能持股57.5%,为第一大股东。天合系的设备商---捷佳伟创、小牛自动化分别持股7.5%,股权排名并列第二;同时,相关天合设备商如苏州晟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25%,并列排名股权席位的第三。

此外,为天合长期提供光伏材料的福斯特等上市公司也被邀请进入股东名单。福斯特为全球第一大的光伏胶膜供应商;宇邦新材的主要产品为光伏焊带等。11个股东中,有7家是上市公司,它们大部分是天合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谢健、张映斌、陈奕峰“三人组”,全面开拓天合新战场

值得关注的是,这家天合系的新公司董事会成员也非常有意思。

前晶澳科技CEO谢健成为了群创光伏的法人代表及董事长。公司总经理为张映斌、董事则有天合系的陈奕峰加入。

上述三人,应是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钦点的“新拍档”。无论是从股东阵容,董事会成员还是投资1.6亿注册资本、此前相关公开信息看,这一家公司都是高纪凡所给予厚望的。天合通过新公司的运作,做好叠层电池技术后,也必然会瞄准上市。尽管如今新型光伏企业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今年5月初,能源一号独家获悉,前晶澳科技执行总裁,前东方日升董事长、总裁谢健,已入职由高纪凡创办的光伏组件一体化厂商天合光能,担任创新业务部门的高管。群创光伏的浮出水面,意味着谢健的新职业生涯在天合再度开启。

1978年9月出生的谢健,前半程的管理层之路相当“精彩”。2006年之前,他曾任平安证券投资银行部业务经理。当年4月起,谢健做出了人生的重大选择:进入光伏领军企业晶澳科技工作,也促使自身的事业线全面“开挂”。

选择一个好时机,进入一个当时正在蓬勃而起的新赛道,28岁且正当青春的谢健十足幸运。他历任晶澳控股投资部经理及总监、首席执行官助理及董秘。此后,谢健一度成为了晶澳控股副总裁、晶澳控股CEO。36岁时,年轻的谢健出任晶澳控股执行总裁。2018年6月起,谢健被东方日升挑中,换入新公司。随后,因公司创始人林海峰那时希望暂转幕后,谢健再度有了机会,身份被更新为该企业的董事长。

2021年,谢健离职创业,创立新组件品牌“元太光伏”及相关企业推向市场。由于组件行业竞争惨烈,且头部阵营大势已定,想要在众星云集的战场上杀出一条路来谈何容易。元太光伏的运营之路并不顺遂。谢健很快把相关企业股权转售给了弘元绿能,结束创业者身份。他本人也再度作为职业经理人,今年5月加盟天合光能的新事业。

群创光伏这家新公司中,还有两位“天合系”高管也要划重点。上述企业的董事、总经理为张映斌,在天合光能从业高达15年之久。

张映斌于1973年出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1997年8月至2009年,分别在上海华虹NEC、中芯国际、XFAB Malaysia薄膜技术等工作。2009年3月至今,历任天合有限技术研发和中试高级经理、总监;太阳能电池制造部总经理、高级总监;产品与工程技术中心总经理、助理副总裁。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兼任湖北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7年12月至今,担任天合光能产品战略规划及管理助理副总裁。

2020年,天合宣布最新研发的210mm硅片大尺寸组件下线。企业坚定不移地携手东方日升等站在了182系列的另一边。时任天合产品战略与市场负责人的张映斌频繁“露面”,向外界释疑、与客户及合作伙伴不断沟通,在新品迭代的市场业务体系建构及布局、技术路线解读及对决“182”的过程中展露了自身能力。

据了解,张映斌目前除了群创光伏总经理一职外,还在天合光能内部有了新职:分工或与品牌与市场等方向有关。

天合系的另一高管陈奕峰,也是群创光伏的董事之一。“80后”的他,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据公开信息,陈本人或是28岁入职的天合光能,历任主任工程师、高级经理、研发总监、技术工程中心负责人、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管理层等职。2024年1月,陈奕峰获晋升,成为天合光能上市公司的副总经理。

从高纪凡对群创光伏的“三人组”搭配上看,似乎有些道理:谢健擅长于管理及投资,又做过新公司,适合企业战略;张映斌为研发出身,熟知市场,今后在整体管理执行层面上将起到承接、贯通的作用;陈奕峰则长期扎根科研、掌握研发技术的精髓,与各大光伏设备商,也是股东方、研发机构的沟通势必畅通无阻。因此,这家全新公司或很快起势,走向资本市场也可能更迅速。

从董事会成员名单中,能源一号还注意到了两个人的名字,分别是田养华、周惟仲。其中,根据公开报道,田养华在2023年时的职务是小牛自动化机械研发部部长。周惟仲,在2024年4月时的职务为捷佳伟创董事长助理、市场研究中心总经理。小牛自动化、捷佳伟创分别也是这家天合系新公司的股东方代表。

各大公司发力钙钛矿

目前,各大核心组件厂商在钙钛矿技术、制造等都有了非常不错的进展。

协鑫光电首条GW级叠层组件产线预计于2024年竣工、2025年开始投产。目前,在1.71平方米尺寸的组件上已获得了26.36%的全球最高叠层效率认证。

晶科能源或计划,到2026年制造出效率超过34.0%的钙钛矿/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叠层电池。

东方日升预计在2027年开发出850W以上、效率30.0%的钙钛矿叠层电池。

通威股份已宣布组建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预计在2024年将建成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中试线。

6月19日,隆基绿能宣布,经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电池研究所(Fraunhofer ISE)认证,其叠层团队研制的商业化M6尺寸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实现30.1%的光电转换效率。

协鑫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就表示:到2025年,钙钛矿叠层组件的产能将陆续放量,2026年实现大规模制造,2027年全面实现叠层产能大爆发。

钙钛矿电池的叠层效率起点超过了晶硅组件效率的终点,这意味着在同等面积上,钙钛矿叠层电池能够产生更多的电力。未来十年内,钙钛矿叠层转化效率的理论上限可以达到45%,量产效率上限大概在36%左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钙钛矿叠层电池的性能将会进一步提升。

钙钛矿叠层电池的应用场景广泛,不仅可以用于传统的光伏发电,还可以应用于建筑一体化光伏(BIPV)、便携式电子设备、柔性光伏等领域。其灵活的可调性与适配度决定了它可以与其他光伏技术如HJT、TOPCon等自由组合,进一步提升整体系统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这些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为钙钛矿叠层电池的市场扩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此外,产业链的完善和规模化生产的实现也是关键驱动因素。目前,中国在钙钛矿制备生态链上的配套能力全球领先,关键设备和主辅材的国产化,以及上下游工艺模块的协同迭代,为钙钛矿有效驾驭“复杂而敏感”的材料,实现稳定的规模化量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天合光能在钙钛矿的实践中,也有进展。其在2023年建成钙钛矿电池实验室,通过电池结构、新型功能材料及工艺的设计、开发与导入。截至2023年12月,公司工业化可量产工艺的大面积(16cm2)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达到了28.53%;同时,在叠层电池组件研发和器件可靠性验证方面也取得了全面进展。(部分来自云奇新材料、百度等)

(上图为推广位)

(上图为推广位)

能源一号独家,转载请联系后台,得到允许后使用。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来自第一财经重要管理层、在美大型上市公司市场公关重要管理层等,具有十年以上的全球顶尖财经媒体、工商管理业务资深经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