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专注度,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自2020年起,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指导各央企严格限制非核心业务的投资比重与方向,加速剥离非主营业务及非优势业务。2024年6月3日,进一步明确指出,央企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或新增参股任何形式的金融机构,对于对主业支持有限且风险较高的金融机构,不应参与或增持其股权。
在此导向背景下,“退出”步伐呈加快之势。仅2024年以来,中粮集团、中国电信、五矿集团等已密集实施了银行股权的转让和剥离工作。
以徽商银行为例,3月中粮集团挂牌转让3811万股,6月马钢集团再次挂牌转让1759912股。再如汉口银行,5月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拟转让其2460万股等。
就在6月26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南方电网旗下广西鑫盟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以3.26亿元底价,将其持有的全部桂林银行8279.12万股(占总股本的0.91%)转让,披露日为2024年6月26日至7月23日。
一把“梭哈”,退出之意决绝。不过,财联社援引业内人士称,股东出让所持银行股权,与其自身经营情况、战略规划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而股权能否成功拍卖也受银行股权定价、经营业绩、盈利前景等多重因素影响。
那么,桂林银行基本面如何呢?
1
13年谋求上市路
辅导期仍存变数
公开资料显示,桂林银行成立于1997年3月,由桂林市财政、地方优势企业和城镇居民等众多股东共同发起设立的一家城商银行。经过多年发展,已成长为广西资产规模最大的单一地方法人银行,截至2023年末,资产总额破5000亿元达到5057.86亿元,在全国城商行中排名第28。
目前,广西省内还没一家上市银行,桂林银行自然被寄厚望。2023年3月,广西发布《广西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中提到,要在2024年底前,力争桂林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柳州银行3家本地城商行中有一家进入上市辅导期。
实际上,桂林银行早有上市渴望。早在2011年就开始筹备IPO,据北青金融,当年7月原董事长王能提出“争取5年内上市”目标。2015年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桂林银行关于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纳入费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的议案》,同时开展对自然人、非自然人股东股份的确权工作。
然而一年后,该行便宣布撤回挂牌新三板的申请。2019年,股东大会再次审议通过《关于启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相关准备工作的议案》。当年,新行长、副董事长吴东掌舵桂林银行,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适时向广西证监局申报上市辅导,进一步加快上市步伐,力争3-5年内在主板申报IPO”。
为此,桂林银行先后先后发行两期二级资本债券,累计募资40亿元。2022年9月,完成第七轮增资扩股,募资额达到101.61亿元,创下彼时国内近5年来非上市银行单次配股募金最多等多项记录。
不过直到2023年8月,该行才进入上市辅导期。据备案报告显示,中信证券对桂林银行的辅导分四个阶段,计划于2025年3-4月完成辅导,并制作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文件。虽较上述吴东的计划时间表晚了一些,但考虑到上市前期工作的繁杂及不可控性,已然不易。若能由此一切顺利、跻身广西首家上市行,也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
不过据中信证券2024年4月披露的最新辅导进展显示,该行目前仍存因历史原因,少量自有房产存在未取得土地证、产权证或房产证的情况,以及日常经营中涉及若干法律诉讼,通常因银行试图收回借款人的欠款或因公司客户或第三方对公司申请索赔而产生的“自有资产存在法律瑕疵”、“存在未决诉讼案件”的问题。
也就是说,兜兜转转13年,能否通过上市辅导期仍存变数。
2
“靠天吃饭”冷思
中间业务转型还需加劲儿
辅导期只是第一步,成功上市才是最终目标,而业绩面是一切成败的前提。
据官网披露的财报显示,2023年桂林银行营收114.93亿元,同比增长11.64%,净利润21.93亿元,同比增长26.91%,归母净利21.29亿元,同比增长31.1%。
整体成长性可圈可点。不过细分业绩结构,利息净收入是妥妥的第一大来源,全年贡献105.03亿元,同比增长20.56%,比重达91.39%。业务结构较为传统、单一。
中诚信在《2024 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二期)信用评级报告》中评价,该行定位于服务当地中小企业,贷款溢价水平较高,受信贷资产占比上升,例如2023年该行生息资产从2022年同期的127.45亿元增至147.62亿元,叠加存款利率下调和存款结构优化等因素影响,2023年净息差升至2.15%,因此净利息收入增长。
而非利息净收入方面,2023年合并口径下实现9.9亿元收入,其中非合并口径9.68亿元,同比减少37.8%,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更同比大减602.42%至-4.16亿元。
具体而言,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减少24.09%至2.85亿元、结算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30.85%至1.45亿元、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减少4.57%至1.03亿元、代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4.86%至7969万元、线上贷款交易收入减少72.92%至373万元、直销银行手续费收入减少100%、其他业务手续收入减少42.6%至436万元,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增长70.02%至10.36亿元。叠加投资收益增长44.13%至8.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31.26%至6070万元、汇兑净收益增长6.85%至2865万元、资产处置损益减少95.23%至27万元、其他收益减少42.82%至4.12亿元、其他业务收入减少22.93%至3316万元。
拉长时间线,利息净收入始终为第一大收入来源,2021年-2022年总营收95.12亿元、102.95,净利14.48亿元、17.28亿元,归母净利13.41亿元、16.24亿元,呈逐渐增长趋势。
其中,利息净收入85.34亿元、87.1亿元,占比达89.72%、84.6%。据中诚信报告数据,同期非利息收入从2021年的9.77亿元增至15.85亿元,其中非合并口径下非利息收入9.93亿元、15.56亿元。
以2022年为例,手续费及佣金收入6.92亿元,同比减少0.08%,手续费及佣金支出6.09亿元,同比增长4.41%,因此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减少24.1%至8285万元。此外,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净收益、资产处置损益、其他收益以及其他业务收入均呈增长趋势,一定程度上为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减少提供了缓冲空间、提升了整体非利息收入表现。
考量在于,在减费让利、互联网金融分食背景下,传统银行业普遍面临净息差收窄压力,“靠天吃饭”愈加艰难。若业务产品结构不能及时进化,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稳健度要打一个问号。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手续费等中间业务成了银企应对挑战的转型方向。从上述表现看,桂林银行中间业务转型并不乐观,若持续过多依靠净利息收入,收入来源较单一,或为该行未来可持续发展埋下“暗雷”。
3
要规模更要质量
不良贷款上升
多项指标踩监管“红线”
行业整体承压,稳健的资产质量、健康运营是银企穿越周期的一大底气。
单看资产规模,桂林银行拿的出手,据前述中诚信报告显示,合并口径下2021年-2023年该行贷款总额分别为2458.81亿元、2878.82亿元、3247.77亿元,存款总额为2999.21亿元、3423.81亿元、3786.48亿元,均逐年攀升。
然深入细观,资产质量却暗藏一些隐忧。其中,关注类贷款40.67亿元、41.97亿元、58.96亿元,不良贷款41.56亿元、45.86亿元、53.6亿元,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同期不良率为1.69%、1.59%以及1.65%,(不良贷款+关注贷款)/总贷款分别为3.34%、3.05%、3.47%。
中诚信表示,该行存量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针对部分出现短期资金周转困难但尚在生产经营的客户,该行为其办理展期、借新还旧、无还本续贷和延期还本付息业务,由于部分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后生产经营压力尚未缓解,截至2023年末,这些贷款余额228.86亿元,总贷款占比7.78%,其中关注贷款15.71亿元、不良贷款10.10亿元。中诚信直言,考虑到上述贷款在经济复苏环境中易转化为不良贷款,未来该行资产质量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如何规模质量并举、速度稳健兼具,是一个严肃思考题。
此外,作为盈利能力的三个监管指标,2023年,桂林银行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不含永续债)、成本收入比分别为0.43%、6.20%、37.02%,均低于监管标准的≥0.6%、≥11%、≤35%。存贷比也踩了“红线”。2022年、2023年分别为76.43%、78.06%(监管指标为≤75%)。
截至2023年末,桂林银行共计逾期贷款76.50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7.01亿元。其中,3个月以上及一年以内的逾期贷款增势最为显著,由2022年末的10.81亿元增至14.80亿元,占比亦提升0.08个百分点至0.5%。
作为抵御风险的核心指标,资本充足率也有待改善。合并口径下2021年-2023年,桂林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7.65%、9.32%、8.82%,资本充足率11.75%、12.73%、12.07%。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23年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4%、资本充足率为15.06%。桂林银行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中诚信建议关注,该行业务规模扩张和资产质量变化对资本充足水平的影响。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桂林银行并表口径资本充足率12.78%、一级资本充足率11.0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3%,均较2023年有所提升值得肯定。但同期,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5.43%;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3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7%,桂林银行显然仍处掉队、拖队状态。
截至2023年末,关联交易用信金额168.57亿元,授信风险敞口166.54亿元,占资本净额的36.94%。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报显示,桂林银行还与9家关联方发生重大关联交易。其中四家公司为时任副行长的卿毅新近亲属控制下的企业,还有两家是这些企业的关联企业。六家企业一共涉及26.87亿元的授信金额,截止报告期末,实际用信金额达到7.07亿元。
2020年4月,任职12年有余的卿毅新主动离职。据桂林市纪委监委2022年1月消息,卿毅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2021年8月、1月,桂林银行原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刘嵩、桂林银行临桂支行行长刘某华、时任临桂支行业务科净利廖某甲也因涉嫌违法违纪获刑。
据企业预警通显示,2022年桂林银行因关联企业授信管理不到位、违规清收处置不良资产、违规通过直销银行向“四证”不齐项目提供融资而收到罚单。
当然,罚单、获刑都有滞后性,不代表公司当下情形。只是,看看2024年以来,监管函、警示函、大额重罚乃至立法层面修订《证券法》,种种大招猛招如雷霆万钧,意味着强监管、高质量发展已形大势,基础合规性凸显上市企业的价值底座。在IPO奔赴路上,桂林银行多些查漏补缺、及时消除冲刺“绊脚石”总没有错。
4
巩固省内“一哥”地位
新人能否新气象
认清短板漏洞,是为了更好前行、呈现更好的自己。
客观而言,敢于执着冲刺IPO,桂林银行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回望2023年,一方面,该行为市场主体提供一揽子金融纾困优待举措。用好用活支小再贷款、“桂惠贷”等财税金融优惠政策,有力助推了广西市场主体融资“增量、提质、扩面、降价、提效”。
截至2023年末,桂林银行通过纾困政策,累计为小微企业提供82.39亿元贷款,全年累计投放支小再贷款147亿元,投放金额稳居全区金融机构前列,为广西1.26万家市场主体节约融资成本2.15亿元;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5.96%。
一方面,着力丰富居民“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多元消费场景,通过高频办会办节、减免收款码手续费、特色分期信贷服务、支付满减优惠、商户权益兑换等“场景+流量”措施,全力减费让利提振内需。
通过推出“带押过户”业务、完成房贷利率调整,为房企及按揭客户纾困解难贷款余额超58亿元。2023年末,该行累计配置商户满减优惠活动超6.44万场,为商户减免手续费超3.290万元、惠及商户超9万户,促进商户实现交易额超 297 亿元。
一方面,提升新市民服务精准度。加快打造“一站式”精准服务体系,率先在贺州市成立“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有效满足新市民群体在城市“落脚扎根”的安居、创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特色需求。全年累计为新市民群体发放住房贷款及经营性贷款1.99亿元。
一方面,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幸福度。推出石榴卡23项卡片权益,在桂林龙胜、百色隆林等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打造主题特色支行。截至2023年末,累计发放石榴卡19.99万张,向广西少数民族聚集区提供融资余额19.82亿元。
与此同时,还积极履行服务乡村振兴、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社会责任。
产业兴、金融才兴。受益于深耕区域经济、赋能区域实体,桂林银行的综合实力也在持续提升。
据2024一季度财报,当期桂林银行及控股村镇银行并表后资产规模总额同比增长10.39%至5570.5亿元;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1.8%至3903.92亿元,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1.84%至3363.17亿元。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8%至5219.85亿元,进一步巩固广西省内城商行“一哥”地位。资本充足率较2023年末也有可喜改善。
不过,一些顽疾仍不可忽视,比如不良贷款率1.67%、拨备覆盖率135.83%、流动性比例101.05%,较2023年同期的1.6%、141.38%、78.52%,均出现一定恶化。
此外,有媒体统计,2023年一年内,桂林银行就有13位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离任。虽说流水不腐,可如此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是否影响发展稳定度、战略可持续性,也值企业深思。
当然,新人新气象、新官上任三把火。焕然一新的管理层,能给桂林银行烧出多少新容新貌、消除多少积弊沉疴,吹响IPO提速号角,拭目以待。
兜兜转转13年,上市仍是一场鏖战。马拉松比拼中,看决心更看实力、看革新更看韧性。
本文为首财原创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