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做短期还是中长期,都需要不断思考,市场机会在哪?差别是短期切换快,靠概率和操作水平取胜,中长期靠市场理解力。

比如这两年中长期如果选择新能源、医疗,那就是无底洞,如果选高股息或人工智能那依旧能吃肉,后视镜投资方式谁都会,那关键是以现在为起点,接下来市场机会在哪里?

首先应该把市场做好分类,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总体上可以分为:泛科技、大金融、大基建、大消费。

1、泛科技。不管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还有以前互联网、TMT等,都可以划分到这个大类,特征是成长性、故事多,容易走出大牛股,只要股市存在,这个肯定是最佳机会之一。

江山代有故事出,各领风骚好几年(月)。这是短线选手和量化的战场,普通人能跟上喝汤就不错了.

2、大金融,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还要加上一部分地产,除了牛市和极度低估时候值得入场,平时就是典型鸡肋行情,另外国有几大银行还承担护盘责任,在市场整体大跌时候薅国家队羊毛,肉不多没意思。要是高位进场,只能等下一次牛市才能解套。

牛市时候证券、保险放量脉冲式行情值得期待。

3、大基建,除了铁公基外,还包括周期性行业算一起,经济复苏期是最好投资机会。作为周期性行业跟大金融差不多都是鸡肋投资方向,为什么中国股市始终起不来,就是因为大金融和大基建占了股市大半壁江山,股市靠的是长期想象力,基金和金融都不具备。

大基建里除了煤炭、有色、化工等这类阶段性涨价行情外,平时都没什么看点。

4、大消费,主要包括医药和食品。这类想象空间不大,但是稳定,能够给市场带来一个很好的稳定预期,市场上涨时候涨得少,下跌时候相对抗跌,长期看来涨幅也是惊人。其中医药里创新药可以划归到泛科技里面,一旦故事被市场接受,想象空间不可限量。

消费出牛股,能够跨越牛熊的牛股,关键是理解力够不够?

做好分类之后,结合市场大势情况,接下来做什么方向就一目了然,大盘在短时间内(2024年)不太可能有大行情,宏观经济也没有明显大刺激计划,这样大基建和大金融基本上不考虑,即使要做,仓位也要低一点,做好长期低吸准备。

接下来市场机会主要还是集中在大科技、大消费。3000点以下,不管是科技还是消费相对位置都谈不上高,什么时候拉起来,拉多高,只有走出来之后才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验证下,作为中长期这个位置消费比金融更适合布局,比如海天35,平安42,等3-5年后看哪个涨得更好?

这两年虽然指数不断下行,但泛科技阶段性出现很多机构性机会,人工智能,算力、AIGC、大模型等等,很多股价大涨之后已经跌回到起点,一批人赚钱,一批人深套。

昨天有个朋友问我,股市存在有什么意义?

炒作就是最大的意义,炒作带来价格/价值波动,有人进场,有人离场,在这个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实现市场资源配置。

举个简单例子,这两年人工智能二级市场炒得火热,会吸引很多风投资金投入人工智能,哪怕最后一地鸡毛,这个过程带来就业、行业人才培养,可能投资公司未必成功,但行业不断向前发展,从火车到飞机,从互联网到手机·····都是这么过来的。

~~~~~~~

最近这周,国家队不断下场扫货etf,勉强把指数拉起来,大家参与意愿依旧不高,6000多亿成交量看不到什么行情,多休息,保住本金。

全文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