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正在放弃医药板块。
从2024Q2公募基金持仓医药板块的变化来说,的确支撑呈现着这种结论。
自2023Q4以来,全部基金医药持仓已经经历了连续两个季度的下降,一方面全部公募基金医药板块持仓占比从2023Q4的13.57%下降到10.97%,再到2024Q2的10.16%;另一方面,全部公募基金整体医药超配比例从2023Q4的3.84%下降至2024Q1的3.78%,再到2024Q2的3.42%。
全部公募基金的医药重仓持股数据或许更加显著。据国投医药数据显示,2024Q2全部公募基金的重仓持股中,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占比仅为9.88%,医药持仓占比达到自2022Q3以来最低值。
这种躲避、撤退的情绪有多极致?更有甚者是全基的公募基金经理,有部分全基基金基金经理表示:最近一段时间都不会关注医药。
相信我,这绝对不会是一篇在低位“泄气”的分析,而是恰恰在这样情绪低落的环境下,个中蕴含的机会,值得被冷静地看见。
01 历史复盘:低配意味着机会
物极必反。
当非医药基金仓位配比低到一定程度,以及医药估值处于极低的水平,仓位回补就会出现并带动行情。
上一次全部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占比达到或接近历史低值还是在2022Q3,当时全基金医药持仓占比为9.43%,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医药持仓占比为4.52%,创下10年新低。2024Q2这一次也不遑多让,除了全基金医药持仓占比逼近10%以外,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医药持仓占比为5.29%。
值得注意的是,历经2022Q3这一次基金持仓占比的低点之后,基金对医药板块的风格从 “整体减持” 变成 “ 整体增持” 。
从全指医药指数历史走势可以看出,从9月的最后一周开始出现显著交易放量,一直持续到当年的12月中旬,同时全指医药指数这轮反弹幅度高达20%,展现出了下跌趋势中极强的反抗力。而2024Q2结束以来的4周里,全指医药目前已经走出了三连阳的走势,有筑底迹象,不过确认全基回补需要等待交易量放大的确认。
以目前全指医药指数的位置而言,已经接近2018年第一波集采下跌走势的最低点6991.28点(目前7964.6点);再从估值水平比较,4年半之后行业的综合盈利水平和基本面显然比2018年的时候更好,只不过估值溢价水平更低了。医药行业估值低迷,曾几何时已经成为为老生常谈的话题。
当行业估值历史低位、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占比逼近历史低位时,投资者都不应悲观。回顾近10年历史,全指医药在2015Q4、2018Q4和2022Q3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但随后行业板块都走出了反弹的走势,更有后续走出大级别行情的情况。
02 板块内,资金向哪里流动?
存量关注医药的资金流向,也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医药行业前四大市值占比板块非常稳定,分别为化学制剂(2024年从Q1到Q2行业市值占比变化:27%→26.4%)、医疗设备(21%→24.4%)、CXO(9.4%→10.6%)和中药(9.2%→10.4%)。
结合多个卖方细分行业占比变动数据看,2024Q2基金主要加仓的方向仍然是中药、医疗器械。
不难从流向能判断出,存量资金避险情绪十分“明确”。
中药尽管自2023年中以来经历了一个较大级别的回调,但与CXO、医疗器械等行业细分板块相比显然并不够看。
中药的避险逻辑胜在其对政策、地缘政治风险有很强免疫性,同时行业中国企改革概念的公司并不少,符合时下的资金偏好,简要逻辑如下:
1)近年中药鼓励政策较为密集,同时集采更为温和,与部分化药、医疗器械动则90%+价格降幅形成鲜明对比;
2)中药内需市场几乎主要业绩,不受地缘政治影响出海预期,符合资金避险需求;
3)资金可选择性布局拥有独家品种或者受名方保护品种的药企,业绩确定性更强;
4)部分中药公司在被国资收购后进行改革,基本面出现质的改善,吸引资金布局。
医疗器械大赛道的做多逻辑较为分散,但随着长期下跌挤掉泡沫甚至超跌,各个细分赛道价值和催化也显现,举几个例子:
1)医疗设备行业受到政策影响较大,近日不仅国常会统筹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进一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而且监管层要求健全强化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
2)集采大降价后续标价格回暖给企业带来正面影响,如骨科耗材集采续约平均中标价提升、IVD发光集采价格温和等;
3)部分领域创新产品上市及放量带来业绩高成长,如有晶体眼人工晶体(ICL)、连续血糖监测仪(CGM)、脉冲电场消融(PFA)等等。
03 行业要兴,CXO需起
医药板块要有整体性的行情,CXO板块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一是CXO的容量很大,A股中的CXO上市公司数量超过25家,市值总量占医药板块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另外,从近年医药主题基金前10大重仓股变化分析,CXO上市公司常年占前10大重仓股其中4席,如果基金要集体做多医药板块,CXO公司可能是优先的一些标的。
第二是CXO的折射性很强,众所周知CXO作为药物“卖水人”,素来被市场投资者视为创新药行业的“滞后晴雨表” 。同时,国内几家头部CXO公司海外占比均在50%以上,其最新的业绩增长和新签订单指标,也被用来审视海外药企是否碍于《生物安全法案》和地缘政治因素减少与中国CXO合作的趋势或苗头。
CXO行业的触底反转信号,无疑对全行业走势拥有极高的情绪和做多参考价值,一方面目前凯莱英、昭衍新药和康龙化成的环比数据和新签订单情况已经说明了一些东西,更大的确认需要看药明双雄的中报预告确认;另一方面,或许也有敏锐投资者意识到,每次CXO板块的反弹日,都能带动部分其他医药板块的反弹,情绪共染价值拉满。
对于医药行业占比最大的化学制剂连带部分生物制品行业而言,投融资、出海、现金流显然是复苏的关键要素,CXO指标的归位,至少能够提振其中的两点,这显然是难能可贵的。
结语:过去的2024H1数据,只代表已经完成的行为,既然医药行业已经到了如今的地步,不被恐慌情绪影响,保持谨慎乐观,并无大错。
聚焦关注全指医药成交量和药明系2024H1业绩预告的两个指标。$药明康德(SH603259)$$凯莱英(SZ002821)$$康龙化成(SZ300759)$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