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bres.dfcfw.com/Files/iimage/20240807/9AA60E12F04591A7C9385D5E78C38DD6_w750h417.webp)
今年乳业半年报/预告显示,不少乳企,特别是上游乳企业绩出现由盈转亏。
事实上,2022年以来,整个乳制品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且上游企业困局愈发明显。今年奶业大会上便曾透露,当前万亿规模的中国乳业养殖亏损面超过60%,整个行业亏损面则超80%。另有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原奶价格已经连续27个月下滑,且在今年5月进入盈利红线,即出现“养奶牛即亏损”的情况。
目前,中国乳业现状受到多方关注,如“促进鲜奶消费”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奶业协会积极探寻“救市”措施、银行为乳业制定“定制化”纾困产品、终端多场景刺激消费等,乳业“保卫战”已然打响。
01
国家“出手”保奶源
奶业是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产业,亦一直是国家关注、扶持的重点对象。面对乳业“困局”,“国家队”始终处在纾困一线位置。
今日,“国家队之一”的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协同北京市奶业协会举办“兴农撮合·共筑健康中国”京津冀协同暨奶业高质量发展撮合活动。活动集结了各级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50余家乳企、行业顶尖专家等,群策群力为奶业探寻脱困新可能。
据了解,活动仪式上,工行北京分行与北京奶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和行业协会政策引导、市场协同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探索金融服务奶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突破。
![](https://gbres.dfcfw.com/Files/iimage/20240807/679BA07C1A939F7CD9CBDE350F975EBC_w1080h720.webp)
事实上,“国家队”对奶业的助力不止于此。中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在活动现场表示,“2022年以来,一改多年持续增长态势异常下滑,奶源出现阶段性过剩,奶价持续下跌,不少中小奶牛场出现资金链紧张,融资难等问题,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一系列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比如加大信贷力度。农业农村部精准对接,保障奶牛场资金需求,双向发力,促进产销平衡。”
02
“剑指”乳业根源问题
资金上给予助力,保证养殖业的可持续性、保证奶源的稳定供给,这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困境乳企的“生命线”。而如何根源解决问题,亦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焦点之一。
根本上看,供需结构的不平衡,或是当下乳企面临的主要考验。
首先是供需总量上的不平衡。2024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透露,2024年一季度龙头乳企液态奶销量下降约6%,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同期牛奶产量增长5.1%。
不过,供大于求便要“倒奶杀牛”似乎并不理性。北京市奶业协会会长常毅披露一项数据,世界人均饮奶量110公斤,我国人均乳品消费量占世界人均的30-40%,乳业发展空间很大。如此,如何培育居民乳制品饮用意识,或才是重中之重。
其次是产品结构与消费者需求或存在错位。在今年奶业大会上,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曾总结称,2022年以来国内乳品消费一反多年稳定增加的趋势异常下降,也说明当前乳品供给结构还不适应消费变化,具体呈现“三多三少”,即液态奶多、干乳制品少;高价乳品多、平价乳品少;城市消费多、乡村消费少的特点。
![](https://gbres.dfcfw.com/Files/iimage/20240807/D174AA1E0E101F771D31B9417BF0447F_w1080h720.webp)
此次“奶业高质量发展撮合活动”上,常毅提出上述类似观点。其主张,消费不振是暂时,苦练内功,激发内生动力与创新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还要从加强管理、推动数字化变革、降低企业成本,让消费者喝上价格更合理的高性价比产品;以及通过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企业活力等方面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协同首都乳业高质量发展,工行北京分行还发布“奶业一链一策一图谱”,通过深度调研奶业产业链特点,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政策及产品,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精准对接。此外,工行北京分行现场为在京奶企出具融资意向函,为乳企发展创新“通路”。
![](https://gbres.dfcfw.com/Files/iimage/20240807/FFB41FB69CF4F9861D4D5B1033A8AB9A_w1080h720.webp)
相信政府、社会各界、金融机构等愈来愈多力量参与其中,中国乳业不久将柳暗花明。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