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蓝盾退债的违约,无疑再次向投资低资质转债的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多位分析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蓝盾退债的违约,将可能导致市场对类似弱资质转债的信用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引发市场对这类债券的避险情绪。
蓝盾退债违约
根据蓝盾退债的募集说明书,蓝盾股份于2018年8月13日发行了538万张可转债,存续期为6年,即到期日为2024年8月13日。公司2024年8月13日支付蓝盾退债本金及最后一年利息。
根据该转债的发行公告,蓝盾退债的票面利率第一年为0.4%、第二年为0.6%、第三年为1.0%、第四年为1.5%、第五年为1.8%、第六年为2.0%。
但蓝盾股份的公告称,公司未能筹集到兑付本息资金,将无法按期兑付债券本息。同时公司表示,主要银行账户、资产已被法院冻结/查封,资金严重短缺。
实际上,蓝盾退债已于2023年9月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蓝盾转债退市主要缘于其发行人连续数年业绩不佳,同时还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相关规定以及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核意见,深交所决定公司股票及蓝盾转债终止上市。
在进入退市板块前,蓝盾转债的价格最低曾跌至24.501元;在进入退市板块后,蓝盾退债的价格持续攀升,最高协议转让价格甚至达到106.681元。不少投资者预期,蓝盾退债的规模不足1亿元,容易通过下修转股消化,并且公司曾多次公告下修转股价。
但随着蓝盾退债实质性违约,部分投资者的幻想破灭。公司表示,由于公司可转换债券已出现实质性违约情况,公司将依据《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的约定择机召集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
近期,蓝盾退债也多次提示风险,提醒投资者该转债的本息将可能无法按期兑付。联合资信于今年6月底决定终止公司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评级。根据最新评级结果,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CC,蓝盾退债信用等级为CC,评级展望为负面。
在蓝盾退债之前,搜特退债也曾因无法支付回售金额和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2024年5月,搜于特发布转债回售结果公告称,公司目前可用货币资金余额无法覆盖搜特退债剩余票面总金额及利息,公司因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兑付回售本息。搜特转债成为我国史上首只发生实质性违约的可转债,转债市场30年零违约的记录被打破。
信用风险再次扩大
回顾历史,在2020年之前,转债基本都以转股的形式退出,发行人一般可以通过强赎或者下修促转股。2020年之后,正股退市以及信用债违约事件导致相关转债价格大幅下跌,信用风险开始受到市场关注。2023年以来,随着搜特转债的实质性违约事件发生,正股退市以及债务重组引发本息兑付担忧,信用风险再次扩大。
截至目前,已退市或锁定退市的转债有搜特退债、蓝盾退债、鸿达退债和广汇转债。正邦转债、全筑转债因正股被裁定破产而提前到期,按照普通债权根据清偿方案进行偿付。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强调了“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格局”。随后,证监会配套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沪深交易所同步修订退市规则。
退市新规进一步提高交易类、财务类指标要求,显著调低财务造假退市的标准门槛。华安证券认为,随着新“国九条”及股票上市规则的修订,股票市场退市规则愈发趋紧,现存转债发行企业将面临更大的退市压力,正股退市风险将会成为更加常见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在转债退市之前,监管层往往以关注问询函形式提示公司存在的潜在风险隐患。华安证券认为,退市企业通常同时存在继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偿债能力堪忧。一旦信用违约实质发生,具体清偿方案各家公司之间差别较大,投资者利益将很难得到保证。
“转债市场违约风险不断发生,会冲击投资者对于可转债市场的信心,降低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这个过程中,信用资质弱的品种受到冲击会大一些。”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促进转债市场健康发展
蓝盾退债违约无疑再次提醒投资者应加强企业经营和资产定价上的专业性研究。袁华明表示,投资者应尽量规避这类由经营问题带动的股票和债券下跌损失,而不是盲目相信各类所谓的“刚性兑付”。
“面对信用风险的上升,投资者可能需要改变投资策略,减少对高风险债券的持仓,转向更为稳健的投资标的。”排排网财富理财师姚旭升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转债违约事件会影响市场情绪,导致市场对可转债的整体需求下降,价格波动加大。
具体来看,盈利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公司资质以及偿债能力是评估转债风险的主要指标。华安证券认为,盈利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是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前者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各类利润率衡量,后者通过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反映。公司资质包括问询函、信用评级及股权质押率等,反映企业的经营实力和稳定性。偿债能力则通过流动性资产、资产负债率及现金流净额等指标评估企业按时偿还债务的能力。这些指标共同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风险分析。
可转债是一种攻守兼备的品种。以往,投资者只需把握“双低策略”基本上就可以“躺赢”。如今,随着个别正股存在退市风险,同时转债违约事件时有发生,转债价格正不断刷新下限纪录。
业内人士指出,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加强交易监管、加强风险防范以及加强合作协调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可转债市场的监管,保障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万科,又有大消息!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