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顾:纯债产品业绩波动加剧,但月度收益尚可

(一)固收产品收益回顾:纯债产品净值呈V型走势

在过去一个月,尽管债券市场出现调整,但由于基本面对债市仍有较强的支撑,纯债产品的整体收益相比上一期实际上有小幅的提升,但净值波动性增加。其中,中长期债券基金指数跌幅为0.26%,短期债券基金指数跌幅为0.11%,回撤幅度并不算大,和4月债市回调时的产品回撤幅度相近。不过,与前期净值的平稳上行相比,这种波动变得较为显著。而含权债基平均净值跌幅较上一期有所扩大。

截至8月14日,产品近一个月收益率依次为,中波动(中长期纯债基金)0.40%(上期0.32%)>中低波动(短债基金)0.23%(上期0.21%)>低波动(高等级同业存单基金)0.18%(上期0.20%)> 现金管理类0.14%(上期0.14%)。中波动进阶的固收+月度收益率为-0.82%(上期-0.53%)。

图1:稳健类产品近1年以来净值累计收益走势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2:稳健类产品近1个月以来净值累计收益走势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截至8月14日,各细分资产收益上,债券收益显著好于流动性资产,国债涨势好于信用债。长期限利率债继续偏强。可转债和A股均延续下跌。

图3:各类指数近1个月及本年以来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二)债市回顾:利率震荡下行,短期注意波动

回顾来看,上个月影响债市走势三大因子(经济增长、银行间流动性和信贷增长)的表现为资金面中性偏松,信贷扩张偏弱,经济趋稳。三大因子对债市影响中性偏多。市场表现上,债券利率震荡下行。具体品种表现如下:

1、同业存单:利率震荡下行

过去一个月,3个月期同业存单(AAA)利率先降后升,最后走平,截至8月14日绝对水平达到1.84%。1年期同业存单(AAA)利率累计下行5bp,绝对水平为1.92%,低于1年期MLF利率(2.3%)。

图5:1年期同业存单(AAA)利率震荡下行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6:1年期中债国债/国开债利率震荡下行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2、债券:利率震荡下行

(1)利率债方面:国债利率震荡下行。1年期国债利率先降后升,最后走平,截至8月14日绝对水平为1.5%;5年期国债利率累计下行10bp,绝对水平为1.9%;10年期国债利率累计下行6bp,绝对水平为2.2%。10年国债-1年国债期限利差与上月基本持平,绝对水平为70bp。

图7:10年期中债国债/国开债利率震荡下行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8:3M /1Y期AAA中短期票据利率下行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2)信用债方面:中短期票据利率震荡下行。过去一个月,1年期AAA先降后升,最后走平,截至8月14日绝对水平达到1.96%。3年期AAA累计下行6bp,绝对水平为2.05%。5年期AAA累计下行9bp,绝对水平为2.14%。

图9:3Y/5Y期AAA中短票据利率小幅下行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10:3Y期AAA银行普通债利率小幅下行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信用利差方面,以中票为代表的信用利差震荡。3年AAA中票信用利差(中票收益率-国债收益率)与上月持平,为29bp,3年AA+中票信用利差与上月持平,为38bp。

图11:信用利差震荡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12:各期限信用利差震荡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3)金融债方面:3年期AAA级中债商业银行普通债利率震荡下行,累计下行5bp,截至8月14日绝对水平为2%。5年期永续债(AAA-)利率下行,累计下行12bp,绝对水平达到2.19%。10年期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AAA-)利率下行,累计下行8bp,绝对水平为2.31%。

图13:AAA-银行永续债利率下行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14:A股震荡下跌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3、A股:三大指数震荡下跌

过去一个月,上证综指累计下跌3.9%,截至8月14日收盘价为2,850;沪深300指数累计下跌5.5%,收盘价为3,309;创业板指数累计下跌6.6%,收盘价为1,584。

底层资产及行业趋势展望

(一)底层资产展望:长期利率下行趋势不变,短期波动增多 

1、资金:同业存单利率震荡

1年期AAA同业存单利率1.92%,在前期预估水平的范围内。展望后期,我们认为同业存单利率震荡偏下行,后续仍会有降息降准落地,并且贷款需求偏弱,导致银行对发行同业存单的意愿会相应走低。

2、债券:利率震荡向下,曲线陡峭化

(1)利率债:基于债券利率的三因素分析框架(名义GDP、货币信贷和银行间资金),利率债市场未来受到银行间流动性中性偏多、信贷扩张中性偏多、经济基本面中性的影响。预计债券利率震荡下行,中途仍会有小幅波动。

银行间流动性方面,7月央行下调政策利率10bp,预计后续资金DR007利率中枢会震荡下移,同业存单利率震荡向下,对债券中性偏多。

信贷市场方面,7月信贷投放或中性偏弱,趋势短期难以逆转。结构上,关注企业中长期贷款是否继续放缓。预计对债市影响中性偏多。

经济增长方面,7月制造业PMI略显乏力,需求端偏弱仍在向生产端传递,生产端边际走弱。7月地产销售回落,“517新政”后未见到连续客观变化。基建保持较高水平,但上行空间有限。整体来看,经济表现对债券中性。

总体来看,债券利率以震荡下行为主。7月下旬,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突破2.2%,低于此前预期的区间下限,我们认为在央行降息背景下,可以将10年期国债利率下限从2.2%顺移至2.1%附近。同时,8月中旬以后,监管加强力度调节长债利率,导致长债利率出现反弹。监管的影响通常偏短期,对利率的影响有限。以10年期国债为例,通常来说,监管因素引发的利率调整幅度大多在20bp以内,只有基本面显著改善才能引发利率调整超过30bp,进而可能会引发投资者调整策略。

总结来看,趋势上,债券的牛市还在持续,但要注意波动增多,尤其是利率下行至越低水平,越要做好应对波动增多准备。在策略上,尽管债券利率在下行,但尽量不在利率低点去追涨,而要在利率低点去调整仓位和久期,达到平衡的状态。当利率出现10-20bp反弹时,可以选择再次买入。

(2)信用债:信用利差震荡。7月债市多头情绪占优,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信用债收益率震荡向下,信用利差震荡。分类来看,城投、产业债、金融债走势基本一致。预计资产荒的大格局短期难以逆转,信用债仍会是机构配置的重要资产。不过考虑到近期信用利差过低,不少机构认为信用债风险与其收益匹配度降低,策略上会放缓配置节奏。由此,预计后期信用债收益率要继续下行,更多要依赖于降息。总体上,预计信用债收益率震荡向下,信用利差震荡为主,仍可以持有信用债,但需要一定程度上降低收益预期。

3、A股大盘:业绩压力仍存

展望未来,业绩基本面的疲弱仍将制约A股市场的表现。上证指数运行区间预测:之前预测大盘全年涨幅与5%的业绩增长水平相当。但鉴于二季度经济显著低于预期,全年业绩增长预期可以下调至零附近。基于此,今年上证中枢点位可能与去年底的2975点相近,大盘核心波动区间将下修至2700-3200点。如若近期明显反弹,建议适度下调A股仓位配置。

从策略上来看,建议继续采用“红利+”策略,业绩稳健的红利股应作为核心配置;科技板块关注景气度尚可的电子等子行业;消费板块聚焦政策支持方向(如受益于以旧换新的家电等行业)和消费平替领域,后续可适度关注消费红利指数,该指数相对于以白酒为主的传统消费品指数,涵盖更多的消费平替领域,且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

(二)资管行业跟踪及事件点评

1、信托公司与理财公司合作的“收盘价估值”服务,受监管部门关注。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华北地区金融监管部门对部分信托公司发出通知,明确禁止信托公司在与银行理财合作的过程中提供“收盘价估值”服务。指出这一新型估值模式存在三大风险隐患,即隐匿债券风险、存在估值操纵空间和监管套利空间。

点评:“收盘价估值”主要针对交易所私募债的估值,类似于成本法估值,其收盘价不能完全体现债券的公允价值,可能导致期限错配的风险,并且衍生出不公平对待投资者的问题。它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资管产品净值应反映组合公允价值的原则。目前,监管要求信托公司对存量业务进行清理。同时,要求全面排查信托公司与理财公司相关的合作业务,针对四大问题:配合理财公司违规使用平滑机制调节产品收益、在不同理财产品间交易风险资产、为现金管理类理财违规投资低评级债券、违规嵌套投资存款提供通道、配合理财产品不当使用估值方法。

展望来看,监管加强意味着推动银行理财加速净值化转型,理财波动或加剧;对于习惯了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可能会影响接受度。不过在债市走高的行情下,理财业绩较好,有助于平稳度过合规整改期,也有望推动理财产品继续向策略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固收产品展望:继续持有,风险可控

(一)从债市方向、股债比较、债券久期三方面展望

1、债市方向:本次及今年4月债市的回调,虽然导致产品净值出现一定幅度回撤,但市场尚能承受且未出现大面积赎回。债牛方向仍然较明确,基本面不支持收缩性政策出台,继续持有产品风险可控。

2、股债比较:债市赔率下降,股市胜率一般。虽然固收+波动大,但优选能够贯穿全年投资机会的固收+产品,也能较好起到分散配置的作用。

3、债券久期:短债产品和中长债产品各有优势,根据资金需求进行选择。短债产品适合防御性投资,波动性较低。中长债产品在债市牛陡环境下表现更优,能更灵活调控久期,捕捉市场机会,但波动也更大。

(二)固收型产品的三种配置思路

1、满足流动性管理需求的投资者,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下行,在优选T+1现金类理财的同时,可以分散配置在短债理财、短债公募基金、最短持有期理财。形成流动性管理工具的投资组合,以作应对。

2、稳健型投资者, 随着存款利率下调,中长期限稳健类理财产品具有相对比价优势,中期债市趋势不变,也有一定的配置价值。建议关注期限匹配策略、类成本法/优先股等积极策略的固收理财。

3、稳健进阶投资者,建议配置固收+理财、QDII基金和QDII理财。可以关注的策略包括:例如+高股息策略、+量化中性策略、+指数增强、结构化、+多资产/多策略(境内外债券/权益/衍生品)等,持续挖掘资产套利、REITs等投资机会。

-END-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由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文中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观点、得出的结论和建议等仅供参考,也不做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承诺及担保。理财非存款,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