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在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初期,基本面、政策面共振,现阶段逢低配置煤炭板块正当时。本周基本面变化:供给方面,本周样本动力煤矿井产能利用率为92.3%(-1.3个百分点),样本炼焦煤矿井产能利用率为89.8%(+0.41个百分点)。需求方面,内陆17省日耗周环比上升13.70万吨/日(+3.64%),沿海8省日耗周环比上升2.80万吨/日(+1.15%)。非电需求方面,化工耗煤周环比上升23.47万吨/日(+4.06%);钢铁高炉开工率为80.21%(-1.07个百分点);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为42.44%(-6.32个百分点)。价格方面,本周秦港Q5500煤价收报846元/吨(-4元/吨);京唐港主焦煤价格收报1900元/吨(-80元/吨)。值得注意的是,截至8月8日,煤炭期货纽卡斯尔9月合约价格收于149美元/吨,连续7天持续走强,煤炭价格累计上涨幅度达6.7%,是今年迄今为止的最高价格。我们认为,随着海外煤炭价格的持续上行,有望引发进口煤减量从而支撑国内煤炭价格企稳回升。煤炭配置核心观点:从煤炭供需基本面看,随着多地进入高温天气带动电厂日耗增加(历年三季度电煤消费明显高于二季度),以及下游复工复产向好尤其是停缓建基建项目的复工,非电需求有望逐步改善,叠加安全监管持续约束下国内煤炭供给收缩(24年1-6月,全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7%,我们预计全年产量有望同比下降),产地港口煤价持续倒挂,水电对火电挤兑效应弱化,以及海外煤价持续维持高位或引发的进口煤减量,我们预计随着日耗整体抬升及非电需求持续边际改善后,动力煤价格仍具上涨动能,焦煤价格有望反弹力度更高。从我们的煤炭投资底层逻辑看,其一,煤炭产能短缺的底层投资逻辑未变,即,煤炭供需两端供给最为关键,供给无弹性而需求有弹性,行业景气周期依旧处于上行期,这是投资煤炭资产的最重要支撑。其二,煤价底部确立、中枢已站上新平台的趋势未变,即,当前要客观看待煤价淡旺季的正常波动,无需过度在意短期价格回调,更应该关注在高成本产能和疆内外运成本支撑下,尤其是近年来煤价反复压力测试下,煤价具有底部支撑且中枢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其三,优质煤企高盈利、高现金流、高ROE的核心资产属性未变,即,在煤价底部支撑下,资源禀赋优、开采成本低和服务年限长的优质煤企具有仍有望保持较高的ROE水平(15%-20%)和盈利创现能力,依旧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核心资产。其四,煤炭资产相对低估且估值整体性仍将提升的判断未变,即,煤炭板块具有高贝塔特性,综合考虑一级市场对价、上一轮产能周期复盘演绎、PB-ROE估值对比、股息率边际底部下调等,煤炭板块有望由盈利驱动转为估值驱动,且市场价值向合理价值回归,核心龙头企业估值提升也有望带动板块整体估值修复兑现。从煤炭资产配置策略看,我们认为煤炭板块向下回调有高股息边际支撑,向上弹性有后续煤价上涨预期催化,叠加伴随煤价底部确认有望带来估值重塑且具有较大提升空间,煤炭资产仍是非常具有性价比、高胜率和高赔率资产。当下,部分煤炭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由于市场预期较高影响煤炭板块迎来较大回调,再次出现情绪恐慌性底部机会,且短期情绪层面的估值调整将给煤炭板块带来买入良机,我们继续坚定看多煤炭,再度提示务必坚决逢低配置。总体上,能源大通胀背景下,我们认为未来3-5年煤炭有望维持供需偏紧的格局,优质煤炭企业依然具有高壁垒、高现金、高分红、高股息的属性,叠加后续煤价筑底有望推动板块估值重塑,板块投资攻守兼备且具有高性价比,短期板块回调后已凸显出较高的投资价值,再度建议重点关注现阶段煤炭的配置机遇。

  结合我们对能源产能周期的研判,我们认为在全国煤炭增产保供的形势下,煤炭供给偏紧、趋紧形势或将持续整个“十四五”乃至“十五五”,或需新规划建设一批优质产能以保障我国中长期能源煤炭需求。在煤炭布局加速西移、资源费与吨煤投资大幅提升背景下,经济开发刚性成本的抬升有望支撑煤炭价格中枢保持高位,叠加煤炭央国企资产注入工作已然开启,愈加凸显优质煤炭公司盈利与成长的高确定性。当前,煤炭板块具有高业绩、高现金、高分红属性,叠加行业高景气、长周期、高壁垒特征,以及低估值水平和一二级估值倒挂,煤炭板块投资攻守兼备。我们继续全面看多煤炭板块,继续建议关注煤炭的历史性配置机遇。自下而上重点关注:一是内生外延增长空间大、资源禀赋优的兖矿能源、广汇能源、陕西煤业、山煤国际、晋控煤业等;二是央改政策推动下资产价值重估提升空间大的煤炭央企中国神华、中煤能源、新集能源等;三是全球资源特殊稀缺的优质冶金煤公司平煤股份、淮北矿业、山西焦煤、潞安环能、盘江股份等;同时建议关注甘肃能化、电投能源、兰花科创和华阳股份等相关标的,以及新一轮产能周期下煤炭生产建设领域的相关机会,如天地科技、天玛智控等。

  近期重点关注

  1. 2024年1-7月全国进口煤炭2.96亿吨 同比增长13.3%:海关总署8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24年7月份进口煤炭4620.9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694.9万吨,增长17.7%。7月份煤炭进口额为323.1亿元,同比增长17.1%。2024年1-7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煤炭29577.9万吨,同比增长13.3%;累计进口金额2111.6亿元,同比下降3.7%。(资料来源:海关总署、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2. 国际市场煤炭价格创今年新高 连续上涨达149美元/吨:据CNBC 印度尼西亚频道8月9日雅加达报道的消息,国际动力煤期货基准价格连续7 天上涨,几乎接近每吨 150 美元。路孚特(Refinitiv)数据显示,昨日周四(2024年8月8日)收盘时,洲际交易所(ICE)煤炭期货纽卡斯尔(Newscastle)9月合约价格收于149美元/吨,环比前一交易日上涨0.74%,连续7天持续走强,煤炭价格累计上涨幅度达6.7%。昨日的走强也导致煤炭价格同时创下两项纪录。第一个记录是今年迄今为止的最高价格。如果再往前看,昨天的煤炭价格也是2023年12月7日以来的最高水平;第二个记录是价格连续上涨走强天数达7天,是自2024年3月上旬煤炭价格连续走强11天以来的最长连涨交易日天数纪录。(资料来源: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公众号)

  3. 加快推进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研究及制修订:按照系统推进、急用先行、开放协同的原则,围绕重点领域研制一批国家标准、采信一批团体标准、突破一批国际标准、启动一批标准化试点。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三位一体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100家企业和园区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按照统筹发展、需求牵引、创新突破的原则,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碳计量体系,提升碳计量服务支撑水平。2025年底前,研制20项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开展25项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制定50项“双碳”领域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关键领域碳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计量能力基本具备,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相关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稳步推进。(资料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公众号)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