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某百亿级明星基金经理所管的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的首个持有期届满,引来诸多热议。

2021年8月23日,正值这位明星基金经理炙手可热之时,这只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应运发行,同月26日,短短数日这只基金便完成募集快速成立,募集资金近150亿元。

然而三年过去,这只基金截至2024年8月23日累计收益率-58.33%,期间最大回撤达到62.76%。

那些当初奉上信任认购其中的持有人,该是什么心情?

诚然,自2021年末起,大A步入了一场漫长又严酷的熊市且至今仍未脱离,欠佳的市场环境给投资增添了许多困难。但这般令人沮丧的业绩表现仍显得让人大跌眼镜,尤其是在没有赎回冲击的管理条件下,这样的成绩太过刺眼,让咱一无名韭菜都禁不住替经理感到尴尬。

说来,自2020年起,这类设置了一定持有期,规定申购持有满一定期限后才能赎回的普通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变得非常多见。

这类基金的亮点之一在于,相较纯粹的开放式基金而言,其通过设置持有期减轻了基金的流动性管理难度,提升了产品的收益潜能。

尤其是那些设计了较长持有周期的产品,比如“三年持有期”,“持有期”规则有效约束了持有人频繁赎回的冲动,有助于通过长期化的投资降低周期波动所致的大幅亏损风险。

这些优势理论上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些优势能否真正发挥出来,能否转化为实际的效益,既受制于市场环境,也非常有赖于基金经理、投研团队的专业水平。

此外,基金经理的同理心也是一大影响因素,尤其在那些持有期较长的基金中,经理对持有人收益与亏损感受的在意程度,会影响到经理对投资策略的制定,对风险因子的考量权重。

从这么多持有期基金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既有优秀者展现出了较强或较合理的表现,也不乏一些令人深感失望的例子,比如,有基金经理在产品发售成立后一个持有期都没满的情形下就中途离任,有持有期较长的基金在第一个持有期的业绩表现就显著落后于同期可比产品平均水平,有持有期较长的基金的第一个持有期累计收益大幅亏损,等等。

这让持有人怎么评?

而作为一枚小小的基金持有人,评了又能怎样?

只能说,如果未来有小伙伴想要参与持有期基金,那至少考虑好两点:

一是要对产品定位,对基金经理本身的风格与能力预先做好充分了解,在产品、经理都符合自身诉求,在经理能力值得被认可的前提下,再决定是否要参与其中;

二是要看一看时机,尤其是在选择较长持有期的权益类产品时,毕竟市场大环境对权益基金业绩的影响非常直接且深刻,如果在性价比较低的时期介入,万一后面跟着像这两三年大A似的一场又坑又长的熊市,那真的很有可能让人非常被动。

$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C(OTCFUND|012968)$$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OTCFUND|016710)$$信澳智远三年持有期混合A(OTCFUND|014254)$@天天精华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